APP下载

汉语疑问词岛效应的语用预设新解

2013-05-25薛小英

关键词:张三移位焦点

薛小英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一、引言

移位是生成语法框架内重要的句法操作,名词组移位将名词移到IP的指示语位置,疑问词移位将疑问词移到CP的指示语位置。然而,移位还必须遵循一系列的限制规则。比如,英语疑问词移位遵守岛效应,疑问词不能从复合名词组、主语、附加语等短语中移出,请看下列例句。

(1)a.*Whatidid you read [NPa report [CPthat John boughtti]]?

b.*Which bookidid John go to class [CPafter he readti]?

c.*Whoidid [NPa story aboutti]amuse you?(Lasnik & Saito[1])

(1a)中的what从复合名词组内移出,(1b)中的which book从附加语内移出,(1c)中的who从主语内移出,这三个例句中的疑问词移位都违反了岛效应的限制,因此都不合格。

汉语疑问词是否遵守同样的限制规则呢?汉语与英语不同,疑问词没有移位到句首位置。处于岛中的疑问词,有的可以在岛外解释,有的不可以,如例(2)所示。

(2)a.[NP[CP他写什么]的书]最有趣?

b.* [NP[CP他为什么写]的书]最有趣?

相关文献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疑问词在逻辑式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语迹遵循语迹原则,(2b)不合格的原因是“为什么”的语迹违反了语迹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疑问名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疑问性质;疑问副词是算符,在逻辑式移位到CP的指示语位置。(2b)不合格是因为“为什么”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违反了临界条件。本文首先扼要地回顾这两种观点对岛效应的解释,然后指出它们存在的理论问题,最后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岛效应作出解释。

二、两种句法解释

第一种观点由Huang[2]提出,他认为疑问词论元能够在岛外解释而疑问词附加语不可以。第二种观点以Tsai[3−5]的一系列论文为代表,他认为疑问名词能够在岛外解释而疑问副词不可以。

(一)疑问词论元/疑问词附加语

Huang[2]认为语迹原则能够解释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Chomsky[6]提出语迹原则来解释英语疑问词移位的主语/宾语不对称现象。

1.语迹原则:语迹必须受到适当管辖。

2.适当管辖:A适当管辖B,当且仅当A管辖B并且(a)A是词汇语类或(b)A与B同标。

可见,适当的管辖语包括 N0、V0、A0、或 P0等词汇语类和语迹本身的先行语,Infl或AGR不可以充当管辖语。

请看下列例句。

(3)a.[S’Whoi[sdo you think [S’that [sJohn saw ti]]]]?

b.*[S’Whoj[sdo you think [S’that [stjsaw John]]]]?

(3a)中的 Who由从句宾语位置移至主句句首位置,句子合格;(3b)中的Who由从句主语位置移至主句句首位置,句子不合格。(3a)中的动词saw管辖who的语迹ti,遵守语迹原则。(3b)中,Infl和先行语who都不能充当语迹tj的管辖语,因为Infl不是词汇语类,who不处于语迹tj的最大投射—内层S’内。

我们再来看汉语疑问词的情况。根据适当管辖的定义,语迹的管辖语是词汇语类或是其最大投射内的先行语。疑问词论元语迹的管辖语是 V0或 P0,疑问词附加语语迹的管辖语是先行语,要使先行语适当管辖语迹,二者必须处于同一个最大投射内。疑问词隐性移位到辖域位置后,我们得到(2a,b)的逻辑式(4a,b)。

(4)a.[CP什么i[NP[CP他写ti]的书]最有趣]?

b.*[CP为什么j[NP[CP他 tj写]的书]最有趣]?

(4a)中动词“写”管辖疑问词“什么”的语迹ti,(4a)遵循语迹原则;(4b)中疑问词“为什么”不处于语迹tj的最大投射—内层CP内,因此不能充当tj的管辖语,(4b)违反了语迹原则。

(二)疑问名词/疑问副词

Tsai[3−5]认为“谁”“什么”“哪里”等疑问名词是变量,由处于辖域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并赋予其量化性质;“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副词是算符,在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这种观点的事实依据是疑问名词可以用作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而疑问副词不可以,如(5)所示。

(5)a.如果谁欺负你,请告诉我。

b.他什么都喜欢。

c.*如果他为什么欺负你,请告诉我。

d.*他为什么都喜欢。

(5a,b)中的“谁”和“什么”分别用作存在量词和全称量词,而疑问副词却没有这样的用法,如(5c,d)所示。因此,Tsai认为疑问名词在逻辑式仍处于原位,由处于外层CP标志语位置的疑问算符约束;疑问副词在逻辑式移位到辖域位置。(2a,b)的逻辑式为(6a,b)。

(6)a.[CPOp[NP[CP他写什么]的书]最有趣]?

b.*[CP为什么j[NP[CP他tj写]的书]最有趣]?

(6b)中的“为什么”在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NP和CP两个界限节,违反了临界条件,因此(6b)不合格。

(三)存在的理论问题

上述两种观点应用到了语迹原则和临界条件,但是这两条原则本身面临着严重的理论问题[7−9]。

“管辖”是语迹原则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成分统领关系,但是其本身是个非统一的概念,包含了中心语和补足语的关系,中心语和标志语的关系,移动的成分和其语迹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到了最简方案时期,因为它不符合一切从概念必然性出发的基本假设而被完全放弃。此外,Rudin[10]提供了事实依据来证明语迹原则不是一条普遍原则。保加利亚语多项疑问句中,所有疑问词都处于句首位置,如(7)所示。

(7)[CP[koj]izašto][C’tikupil knoga](谁为什么买了这本书?)

疑问词 zašto“为什么”和 koj“谁”都位于句首位置,zašto“为什么”处于CP的标志语位置,koj“谁”嫁接到该位置。显然,koj“谁”不能成分统领其语迹ti,例(7)违反了语迹原则。但是,例(7)是合格的疑问句,说明语迹原则在保加利亚语中不起作用。

临界条件是移位的限制条件,一次移位不能同时跨越两个界限节,但是,临界条件的适用范围却含混不清。(4a)中的疑问词“什么”在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两个界限节NP和CP,显然,(4a)违反了临界条件,但是(4a)是合格的。Huang[2]的解释是,临界条件只适用于句法移位,对逻辑式移位不起作用。Tsai[3−4]认为(6b)不合格的原因是,“为什么”向辖域位置移位的过程中,跨越了两个界限节,违反了临界条件。(4a)和(6b)中的疑问词移位都是逻辑式移位,(4a)可以违反临界条件,(6b)却必须遵守。由此可见,临界条件没有明确的适用范围。临界条件的另一个理论缺点是与最简方案不相容。生成语法发展到最简方案阶段后,句法推导的唯一目的是生成合格的逻辑式,逻辑式在任何阶段都可以拼读。管约论时期句法移位与逻辑式移位的区别不复存在,临界条件是否适用于逻辑式移位的规定都是不合理的。

三、语用预设新解

除了理论方面的问题,相关文献在语言事实的认定上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以往的研究都认为“谁”“什么”“什么时候”“哪里”这四个疑问词不遵守岛效应,可以在岛外解释。然而对于“为什么”“怎么样”是否遵守岛效应,却存在较大的分歧。Huang[2]认为“为什么”和“怎么样”是疑问附加语,遵守岛效应;Shi[11]认为所有的疑问词都是变量,岛效应与汉语疑问词无关;Tsai[3,4]认为表方式的“怎么样”和表目的的“为(了)什么”不遵守岛效应,而表结果的“怎么样”和表原因的“为什么”遵守岛效应。本文的观点是原因疑问词遵守岛效应,而其它疑问词都不遵守,例证如下。

(8)a.[我应该怎么做]比较好?

b.[[怎么样赢得]的胜利]才算光明正大?

(9)a.[我们为(了)什么学习]才有意义?

b.[[他为什么(谁)写]的书]最畅销?

(10)a.*[他为什么来]比较好?

b.*你不愿意用[[为什么他赚来]的钱]?

我们发现“怎么(样)”出现在主语岛(8a)和复合名词岛(8b)中,句子都是合格的,说明“怎么(样)”能够在岛外解释,不遵守岛效应。(9a)合格说明表目的的“为(了)什么”可以在主语岛外解释。(9b)的接受性似乎比(9a)要弱,但是如果我们把“什么”换成“谁”,句子的接受性就大大增强,说明表目的的疑问词可以在复合名词岛外解释,不遵守岛效应。例(10)不合格,说明原因疑问词遵守岛效应。

本文试图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作出解释。Karttunen[12]的研究表明,所有的特指问句都可以分解为预设和请求两个部分,疑问词是带有疑问特征的存在量词。比如,问句(11a)的预设是x,张三昨天在超市买了x,答句(11b)告知x的具体内容是牛奶;(12a)的预设是$x,张三昨天在超市碰到了x,答句(12b)确定x的值是李四;(13a)的预设是$x,张三昨天在x买了牛奶,答句(13b)确定x的值是超市;(14a)的预设是$x,张三在x去北京,答句(14b)确定x的值是明天。Tomioka[13]发现,原因特指问句与其它特指问句不同,其预设中不包含存在量词。比如,问句(15a)的预设中没有存在量词,因此其答句既可以是(15b)也可以是(15c)。原因特指问句的预设究竟是什么?Tomioka[13]的答案是原因特指问句的预设是陈述句,而且该陈述句的命题值为真。同样以(15a)为例,该问句的预设是“张三在超市买牛奶”这个命题为真。如果这个命题为假,即“张三在超市买牛奶”这个事实不成立,我们就不能提出(15a)这个问句。

(11)a.张三昨天在超市买了什么?

b.牛奶。

(12)a.张三昨天在超市碰到了谁?

b.李四。

(13)a.张三在哪里买了牛奶?

b.在超市。

(14)a.张三什么时候去北京?

b.明天。

(15)a.为什么张三在超市买牛奶?

b.因为超市的东西便宜。

c.因为张三喜欢喝牛奶。

既然原因问句的预设中没有确定的存在量词,那么其提问的对象是什么?原因问句的答句回答的又是什么?对相关语料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原因问句的答句不是唯一的,它们随着原因问句的焦点变化而变化。焦点是句子中意义比较突出的部分,是说话人需要传达的新信息,汉语采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来标记焦点[14]。例(16)用重音来表示焦点,例(17)用焦点标记词“是”来表示焦点。

(16)a.我不会说∧英语。

b.我不会∧说英语。

c.我不∧会说英语。

(17)a.小王明天是出差。

b.小王是明天出差。

c.是小王明天出差。

(18)a.为什么张三在购物?

b.因为他太太出差去了。

c.因为他不上班。

比如,如果问句(18a)的焦点是“张三”,那么其答案就是(18b);如果问句(18a)的焦点是“在购物”,那么其答案就是(18c)。本文认为,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一个句子的焦点语义值是焦点引出的选项命题的集合[15],原因问句的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假设焦点“张三”的选项集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成员“张三的太太”,答案(18b)说明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他太太在购物。假设焦点“在购物”的选项集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成员“上班”,答案(18c)说明的是为什么张三在购物而不是在上班。

下列包含焦点标记的语言事实可以支持本文的观点。

(19)a.为什么是张三在擦黑板?

b.为什么张三只擦黑板?

(20)a.因为张三值日。

b.因为桌椅已经擦了。原因问句(19a)和(19b)的焦点标记分别是“是”和“只”。(20a)说明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其他人擦黑板;(20b)说明为什么张三只擦黑板而不擦桌椅。(19a)的答句只能是(20a),(19b)答句只能是(20b),说明原因问句提问的对象是句子的焦点,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

基于原因问句与其它疑问句在预设和答句方面的不同,本文认为“为什么”在逻辑式不移位,其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

(21)a.为什么张三在购物?

b.张三为什么在购物?

(22)a.因为他太太出差去了。

b.因为他不上班。

(21a)与(21b)的唯一不同点是“为什么”和“张三”的顺序,两句的结构如图1所示。

(21a)与(18a)相同,其答句既可以是(22a)也可以是(22b)。但是,(21b)的答句只能是(22b),也就是说,(21b)的提问对象不可能是“张三”。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而“张三”是句子的主题(如(23b)所示)。而且,充当主题的“张三”在“为什么”的辖域之外,不可能成为“为什么”的提问对象。

图1 例句(21a, b)的树形图

上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讨论了原因问句与其它特指问句的异同,认为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是句子的焦点,其答句是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原因问句的语用预设性质决定了疑问词“为什么”在逻辑式不移位,其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这样,原因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就迎刃而解了。请看(24)和(25)两组例句,(24)合格而(25)不合格。

(24)a.我们讨论[李四为什么辞职的问题]。

b.你关注过[李四为什么辞职的问题]吗?

c.[李四为什么辞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25)a.*[他为什么写的书]最有趣?

b.*[我们为什么讨论这件事]最有意思?

c.*张三[因为李四为什么没来]而不高兴?

这六个例句中的“为什么”都处于岛中,(24a)、(24b)和(25a)为复杂名词岛,(24c)和(25b)为主语岛,(25c)为附加语岛。(24a)和(24c)为陈述句,(24b)为是非问句,说明这三个例句中“为什么”的辖域都没有跨越岛。与(24)不同,(25)不能理解为合格的陈述句或是非问句,只能理解为不合格的特指问句。这三个例句都只包含“为什么”一个疑问词,因此“为什么”的辖域必须是整个句子,也就是说,(25)为特指问句的唯一可能就是“为什么”在岛外得到解释。(25)中“为什么”的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的矛盾导致了这三个例句不合格。

四、结论

本文首先回顾了两种句法观点对岛效应的解释,并指出它们存在的理论问题。接着我们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汉语疑问词的岛效应现象作出解释,结论如下:原因问句的预设中不包含任何存在量词,而其它特指问句的预设中都包含存在量词;原因问句的预设是陈述句,而且该陈述句的命题值为真;原因问句的提问对象随句子焦点的变化而变化,其答句解释焦点优于选项命题集合中其它成员的原因;原因疑问词“为什么”的辖域位置与句法位置相同,因此无法在岛外解释。

[1]Lasnik, Howard, Mamoru Saito.Move α: Condi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and Output [M].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11−12.

[2]Huang C.-T.James.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M].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8: 129−218.

[3]Tsai, W.-T.Dylan.On Economizing A’-Dependencies [D].MIT,1994.

[4]Tsai, W.-T.Dylan.On Lexical Courtesy [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999, 8(1): 39−73.

[5]Tsai, W.-T.Dylan.Left Periphery and How-Why Alternations [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008, 17(1): 83−115.

[6]Chomsky 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Dordrecht: Foris, 1981: 248−253.

[7]Pesetsky D, Torrego E.T-to-C movem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Ken Hale: a Life in Languag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2001: 355−426.

[8]Stepanov A, W.-T.Dylan Tsai.Cartography and Licensing ofWh-Adjuncts: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08, 26(4): 589−638.

[9]薛小英.量词提升与辖域解释[J].当代语言学, 2006, 11(3):221−234.

[10]Rudin C.On Multiple Questions and MultipleWh-Fronting [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988, 6(3): 445−501.

[11]Shi D X.The Nature of ChineseWh-questions [J].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994, 12(2): 301−333.

[12]Karttunen L.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questions [J].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1977, 1: 1−44.

[13]Tomioka S.Why questions, presuppositions, and intervention effects [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009, 18(2):253−271.

[14]袁毓林.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 2003, 8(4): 323−338.

[15]Rooth M.A Theory of focus interpretation [J].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1992, l(1): 75−116.

猜你喜欢

张三移位焦点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焦点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你不敢告我
下车就跑
焦点
寻找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