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告别强硬工会时代

2013-05-24张君荣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密歇根密歇根州新闻周刊

张君荣

“工人才是密歇根的主人!这是我们的州!”全美卡车司机工会领导人詹姆斯·霍法向在密歇根议会大厦前抗议的工人高喊。

上千名密歇根州工人,联合抗议一部名为《劳动权法案》的议案在该州通过。此后,该抗议又在全美多个州引起连锁反应。

伴随着2013年新年到来,这项规定工会不得强制收取工人会费的法案,在美国引起一场跨年抗议。

密歇根州作为美国汽车工业诞生地而闻名,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企业,都植根于该州底特律等城市。

正因此,尽管是美国第24个通过此法案的州,密歇根作为美国工人大本营的中西部地区桥头堡,这回让工人阶级感到了挫败和失落。

来自底特律市的克莱斯勒公司汽车工人皮特·格兰特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法案使工人丧失了工会的保护,工人将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

文字游戏背后的逻辑

在逾万工人占领议会大厦的同时,这项名为劳动权的法案,于2012年12月11日由密歇根共和党州长里克·斯奈德签署。

在汉语中,《劳动权法案》又可以译为“工作权利法案”。

就在此项法案签署的头一天,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造访密歇根州,还对法案表示反对。他说,这项“工作权利法案”是让工人“为了更少的钱去工作”。

《劳动权法案》,其实是禁止工会安全协议、工会与工人协议——这些协议让工会有权要求工人无论在被雇佣时,还是暂时未被雇佣时,都要持有工会会员身份,并交纳工会会费(或者雇佣身份费)。

在美国,如果一个州没有通过《劳动权法案》,那么工会和雇主需要遵循工会安全条例。依据该条例,工会可以代表工人同雇主就一系列的协议自由协商。当然,这就需要工人付费。

显然,所有的工会都想要这样工会安全条例,因为这有效保证了工会的运转,这也使每个人都获益。

而当一个州通过了《劳动权法案》,那么两党政治家都不允许再讨论工会安全条例。人们将自有决定是否加入工会,或者交纳会费。同时,工会也不再被默认代表所有行业工人进行谈判。

美国全国劳动权利委员会,作为《劳动权法案》的支持组织,对法案的解释是,“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得到或保住一份工作,而被工会强制交费。”

这个成立于1955年的非营利性质的非政府组织,目前已在美国已经拥有250万支持者。

“美国人有权利选择是否加入工会或其他类似组织,那些强制人们交钱的组织,总是将钱白白浪费在旅游、开会等行政工作中。”全国劳动权利委员会在脸谱网的编辑凯琳·奈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法案典型的支持者是右派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他认为,美国宪法本不应该给予工会特权,这样《劳动权法案》也就没有必要成为法律了。

而反对者则当然属左派,主要是民主党成员。

美国密歇根大学劳动、就业与经济研究所教授罗兰·祖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就表示了对该法案的不满:“《劳动权法案》本身就用词不当。事实上,它丝毫无助于人们从唯利是图的雇主那里寻求、获得一份工作。”

由于这项法案并非美国宪法范畴,在1947年经由《塔夫脱—哈特利法案》所辖,其逐渐在美国西部和南部州实施。而作为工会工人大本营的发达的中西部,则并未通过。《塔夫脱-哈特利法案》禁止工厂只雇用工会成员和工会的不当劳动行为。

2012年1月25日,印第安纳州市长米奇·丹尼尔签署了《劳动权法案》。而年尾,随着密歇根州长克里·斯奈德在该法案上签名,美国中西部的工业标杆作用,使得游行超出了印第安纳、密歇根两州,向全美国蔓延开来。

密歇根的经济压力

除了在意识形态角度强调的“自由选择”,密歇根州政府还打了一张“经济牌”。

作为美国汽车工业之乡,密歇根州汽车工厂有700余家,工会组织也是美国最强大的州之一,工会会员有70余万。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美国汽车联合工会就位于密歇根。

而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则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美国制造业问题显现出来。特别是底特律汽车城,由于近百年经营,而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员工福利。

2012年,密歇根州麦基诺公共政策中心调查了1970年至2008年期间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增减情况。结果发现,根据《塔夫脱-哈特利法案》制定《劳动权法案》的22个州的经济都相对繁荣。只有工会强硬的密歇根州截然相反。

这几年,为了拯救汽车工业,密歇根州的工会已经在谈判中放弃了许多工人福利。而如今的《劳动权法案》,则预示着,工人们将来在谈判时会更难组织起来,应对资本家的要求。

祖洛解释,美国制造业的危机并不是从2008年开始的,而是在几十年来逐渐形成的。但金融危机却让问题暴露出来,并且由于整个投资环境的衰败而面临更多压力。

“由于唯利是图的雇主减少对那些未经过大学教育者的雇佣,美国正变得越来越穷。尽管比起2008年来有所缓解,但迄今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着。” 祖洛说。

密歇根州共和党议员约翰·丁格尔却认为,正是因为包括汽车工业在内的制造业受到挫折,才更需要吸引投资,拉动就业率。

“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密歇根州的工人游行就多了起来。”丁格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这是因为失业率下降了,“密歇根州的工人正在失去工作,必须找出更加灵活的途径使他们找到工作。”

丁格尔不认为《劳动权法案》之争是工人与商人间的博弈。“不那么苛刻的条件会让投资者放松来投资,而这又拉动了就业率,是双赢的效果。工会也是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不是吗?”

如果说,像美国的全国劳动权利委员会这样的非政府组织,更多地是从意识形态上支持开放选择工会权的《劳动权法案》,那么政治家和商人则更懂得以经济效益来说服民众。

“那就要牺牲工人的利益吗?”汽车工人皮特·奈向《中国新闻周刊》抱怨道。“何况,这些数字都是政客画饼充饥,谁能看得见?”

而作为商人利益团体的底特律商会,虽然公开表示对《劳动权法案》持中立态度,但其实际倾向哪方却很明显。

商会主席桑迪·约纳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支持者和反对者势均力敌。随后,他补充说,《劳动权法案》帮助描绘了密歇根未来逐渐好转的友好的投资环境,密歇根已经修定了商业税,财政预算也平衡了。

美国其他州还能坚持多久

争议不仅仅在于法案本身,还有其通过的过程。

“共和党主导的州议会一通过法案,州长立即就签署了。”祖洛说,没有经过民众讨论,并且禁止全民公投,无疑让反对者更加难以接受。

而其带来的政治后果,更让抗议者不满。

“密歇根州通过这项法案,意味着企业主和富人们在政治体制中的控制是不成比例的。这项主动权并不是基于大众需求,而是由富有精英们所收买而来。”祖洛说。

奥巴马在该法案通过前曾到底特律一家大型发动机企业参观。他因财政悬崖而有求于资本家,希望他们同意提高税收比例。这也让他对《劳动权法案》的反对声音,显得不那么强烈。

祖洛认为,这正是《劳动权法案》的最大目的:降低本州工人的政治权力,扩大企业和商人的权力。

“问题是,密歇根都‘失陷了,美国的工人阶级差不多就‘沦陷了。”底特律医生约瑟夫·李在脸谱网上留言,回复美国全国劳动权利委员会关于支持密歇根州《劳动权法案》的帖子。该帖吸引了800多条留言,支持者和反对者激烈争论该法案的利弊。

约瑟夫·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密歇根‘失陷都失陷了,那么美国的其他州还能坚持多久呢?”

但除了游行抗议,以及在脸谱网等网络平台表示抗议,美国工人似乎没有其他压力可以施加。

尽管游说州议院中共和党议员们的企业家认为,他们会将省下来的工会会费,用来提高工人的福利。但这种短期的好处首先尚未兑现,更重要的是,“未来争取更切身的权利时,被削弱的工会如何为我们谈判?”约瑟夫·李说。

但也有声音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别是经济萧条时期,与资方抗衡,从而争取劳动者权益的强硬工会时代已经过时。

猜你喜欢

密歇根密歇根州新闻周刊
密歇根大学:让卓越与自由之风劲吹(下)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美大学让山羊除草被起诉
“冰人”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泥浆节
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将建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