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未来疾病研究的大趋势——访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杨杰孚教授

2013-05-24文图中国当代医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22期
关键词:心血管教授学科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凌 寒

孟夏的北京,艳阳高照,万木争荣。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单大华路1号的北京医院心内科见到杨杰孚教授时,他那宽阔的额头、锐利的目光,逻辑严密的话语和沉稳镇静的举止,无不彰显着一位学者特有的睿智和理性。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杨杰孚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及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他在这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在植入器械——心脏起搏器、抗心衰起搏及埋藏式除颤器的手术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均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采访中记者获悉,杨杰孚教授刚刚出任此前不久在京召开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大会主席,因此,我们的对话,首先围绕着与这次会议相关的内容展开了……

高端:本领域专家学者云集京城

采访中记者首先注意到,从“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的会议名称上看,本次会议强调了“高端”这个十分明确的定位。那么,“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高端”这一特点呢?

针对这一问题,杨杰孚教授坦言:“事实上,类似的会议在2010年5月22日就已经在北京医院召开过一次了。那次会议的名称与这次会议有些出入,叫‘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新进展高端研讨会’,不仅强调了‘高端’,还加入了‘新进展’这个关键词。”

杨杰孚教授接着回顾说:“在2010年那次会议召开之前,我们可以说就酝酿已久了。因为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领域的药物治疗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大量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必要通过专题大会,使广大第一线的临床工作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国内顶尖的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学者,分享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的基本理论、经验成果以及最新的学术信息,以期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整体治疗水平。此外,我本人也负责承担了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研究,我们的团队也想通过这类大会的交流和沟通,拓展新药评价研究的思路、实现思维碰撞中的升华。因此,举办这样的会议,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适逢其时,非常必要。”

杨杰孚教授继续说:“谈到 ‘高端’这一定位,先说第一次会议吧。那次为期两天的会议,有大约400位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的医务工作者参与,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德高望重的我国老一辈心血管病专家钱贻简教授、顾复生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担任名誉主席,霍勇教授、张澍教授、郭继鸿教授、叶平教授和华琦教授等国内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也进行了有关专业领域的药物治疗最新动态的学术报告,相关内容涉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房颤的心室率控制再认识以及PPARγ激动剂的心血管安全性等临床热点。许多临床试验如CILON-T、PLATO等的结果,甚至是第一次在国内发布的。”

谈及刚闭幕不久的第四次会议,杨杰孚教授说:“第四届论坛仍由我们医院主办。无论在会议规模上,还是讲题设置上,均比上一次会议有了很大的提高。到会代表超过了800人。胡大一教授担任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中包括了霍勇教授、张澍教授、郭继鸿教授、何青教授、陈韵岱教授和孙宁玲教授等国内著名心脏病学专家。从这些与会专家的层次来看,依然无愧于‘高端’这两个字。而且,这届论坛以‘新思维’、‘新认知’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总共设置了15个专题,内容翔实充沛。相关专题几乎涉及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学的全部领域,包括ACS患者的抗栓治疗、房颤指南更新等年度热点话题。针对每一个专题的演讲内容,学术委员会都提出了周密的建议,例如在‘CS患者的抗栓治疗’部分中涉及了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功能评价、相关循证研究证据和指南现状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对于相关专题认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其中许多临床试验、指南更新等的内容甚至是第一次在国内发布,充分体现了报告内容的新颖性;如此全面综合性的治疗学论坛,在国内是不多见的……”

杨杰孚教授认为,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另外,透过这一平台,广大第一线的临床工作者可以再次近距离地接触到国内顶尖的心血管病治疗领域的学者,分享其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中的基本理论、经验成果以及最新的学术信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整体水平。

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共谋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先后四届论坛,组委会邀请到的专家学者,不仅有来自全国多家顶级医院的心内科专家,还有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及老年医学的专家。同时,会议还特别强调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尤其关注多学科交叉。那么,在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这样一个专科论坛上,缘何如此重视多学科交叉问题呢?

对于这一问题,杨杰孚教授阐释说:“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显然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研究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整体,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生理、病理上的交叉因素,因此在临床诊疗上,必然要涉及多学科、跨学科的问题。比如说心脏内科学、心脏外科学、麻醉学、急诊科学、内分泌学、肾脏病学、放射介入学以及康复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这种融合是一种系统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单一治疗模式,即以整体、全面、多学科和综合性为纲,以遗传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药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基础的系统整合。通过对相关学科技术方法进行吸收、融合甚至创新,最终实现的多学科系统整合,有利于形成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式,使新的技术方法不断出现并优化,使广大患者受益;此外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方式易于溶入人文关怀,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认识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重要意义,我们在先后四次大会中,都安排了有关新药研发趋势、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调控以及心血管剩余风险干预等专题演讲,我想相关内容一定会给心血管医师以极大的启迪。”

从以上的谈话内容可以看出,作为大会主席,杨杰孚教授在会议的学术安排及整体规划方面,可以说倾注了大量心血。因此,在触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一话题时,杨杰孚教授进一步阐述说:“在强调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这个论坛还紧扣临床实践的主线,单独设置了临床病例讨论专题,参与论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的医务工作者,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了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毋庸置疑,一个学术会议涉及的学科领域越多,主办者付出的精力就会越大。因此,回顾起前后四届会议的组织工作时,杨杰孚教授感慨地说:“尽管缺乏组织经验,但应该说上一次的论坛还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胡大一教授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刚刚结束的这届论坛仍然着眼于心血管药物治疗学,因此我们继续贯彻了上次会议‘小’而‘精’的策略,会期只持续两天,共计15个小专题。这15个专题涉及了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学的几乎全部领域,既包括ACS的抗栓治疗、房颤指南更新等热点话题,也包含了顽固性高血压诊治和肺栓塞抗凝治疗等老话题,充分贴近临床实际。此外由于2011年的临床病例讨论部分颇受好评,因此今年我们单独设立了病例讨论竞赛单元,全部与会代表都可以参与其中,体验临床思辨碰撞的乐趣。”

杨杰孚教授接着介绍说:“论坛上的演讲专家都是国内相关专业的顶尖学者,霍勇教授、张澍教授、郭继鸿教授、吕树铮教授、陈韵岱教授和孙宁玲教授等都对举办论坛的出发点极为认同。尽管各自的工作和日程都非常繁忙而紧密,但都于第一时间确定与会并认真准备各自的演讲内容,此外各位专家也与论坛组委会保持了很好的沟通。在这里,我代表组委会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观点:药物治疗的临床系统评价亟待重视

“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这个学术会议的名称中的另一个关键词是“药物治疗”,因此,杨杰孚教授介绍完上述内容后,随即把话题转到了与“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内容上。

他阐述说:“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改善了许多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但这些进步并不足以撼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长期以来,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药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杨杰孚教授继续阐释说,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近20年来,大量新药被应用于临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如: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拮抗剂、噻嗯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等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临床心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在未来,还将有一系列新型抗凝 (Ⅹa抑制剂Ravaroxaban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Dabigatran 等)、调脂(如:磷脂酶A2抑制剂、新型CETP抑制剂)、降压(如:Aliskiren)、抗血小板(如:Prasugrel和 AZD6140)等药物进入临床,这些新药也都承载着广大临床工作者极大的期许。但新药进入临床,并不意味着对药物的评估工作就此结束,与之相反,伴随着诸多RCT临床试验的完成,这些药物应用的规范,其中包括剂量、疗程、联合治疗信息、药物遗传学信息和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信息等内容也在不断更新,相关信息也需要不断向广大临床工作者反馈。除了RCT外,当前人们还可以应用具有高度并行性、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基因芯片及质谱分析技术进行基因检测并评估药物治疗敏感性、预测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上述信息具有极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广义的“药物治疗”还应包括对于药物应用于临床后的系统评价,“目前大家对此往往认识不足,这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杨杰孚教授强调说。

杨杰孚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北京医院近年来在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比较完整的临床药物疗效、新药研究应用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药师已经常规参与到医师的药物治疗过程,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由我领导的研究小组也完成了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研究,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我们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积极消化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国整体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杨杰孚教授接着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其临床治疗历来是一个难题。曾经有报道称: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领域研究的最后堡垒!而且,我本人在这次会议上的演讲主题就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

在这一演讲主题之下,杨杰孚教授坦率地介绍说,由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性猝死(SCD)患者,室颤往往是致死的直接原因。关于室颤的启动与维持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结果表明,普肯耶纤维网在其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心梗后心肌瘢痕局部易形成微折返灶,故患者易发生室速、室颤以及心源性猝死,因此心肌梗死、特别是合并心功能不全者,是SCD发生的高危人群。

杨杰孚教授认为,在对上述人群进行SCD一级或者二级预防中,目前单纯药物治疗局限性明显,除了β受体阻滞剂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均不能降低死亡率,也不能用于SCD的一级预防。CAST试验甚至证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的SCD和死亡发生风险。普罗帕酮虽然可以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但其不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或)心功能不良的患者;胺碘酮作为临床上用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最为广泛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多,很难长期应用。而对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SCD,近年来的大量临床试验证实,ICD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是肯定的,可大大降低SCD的死亡率,尤其对于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SCD的二级预防临床试验中,AVID、CASH和CIDS试验均证明,ICD较包括胺碘酮在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总死亡率。在 MADIT、MUSlTr、MADITⅡ、DEFINITE、COMPANION和SCD-HeFT等SCD的一级预防临床试验中,ICD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也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建议在强化β受体阻滞剂治疗外,尽可能进行ICD/CRT-D植入治疗。

杨杰孚教授还认为,如果上述SCD高危人群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导管消融也是一种重要的可选择的治疗措施,其可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辅助治疗手段,减少ICD植入患者的频繁电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三维心内标测技术和非接触式标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上述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成功率也大为提升。“我们医院心内科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成功病例。”杨杰孚教授说。

学科:占领心血管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

众所周知,北京医院自建国以来一直担负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后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全社会开放,是直属原卫生部的综合性医院;而据记者了解,该院心血管内科一直是北京医院的重点科室。那么,杨杰孚教授作为科室负责人,其在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发展成绩?在心血管临床与研究领域又取得了哪些可喜进展?在未来,该科室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方面又有哪些规划?

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之前,杨杰孚教授首先回顾说:“我们心内科在吴洁教授、钱贻简教授等老一辈心脏病专家的言传身教下,始终坚持严谨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拥有一支以留学归国学者为主体的,能够胜任医疗、教学、科研和保健等多重任务的中青年心脏病专家团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我们始终秉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医疗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和人性化。目前在临床治疗、人才梯队的培养、医疗装备的升级进步以及医务人员职业再教育等各方面,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尤其是在老年心脏病的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完成了数千例老年人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治疗。全科近年来承担或参与省部级课题约20项,其中包括‘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研究,‘863’项目——‘冠心病相关基因’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华法林应用相关的CYP2C9和VKOR1基因组学’研究等,全部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近年来全科同仁在包括Nature Genetics、JACC和JBC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多达70余篇。”

介绍完这些情况后,杨杰孚教授充满信心地说:“在整个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心血管各亚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建设,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人才队伍,抓好学术梯队建设,为学科发展奠定基础;做好学科优化组合,整合优势资源,构筑一流的学术研究平台;提高管理水平,树立优势学科,占领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的制高点,实现心内科新的跨越式发展。未来全科的研究仍将以老年医学为突破口,重点将集中于心源性猝死的预防、老年人群冠心病综合防治、心衰患者的再同步化治疗以及心房颤动患者凝血机制和抗凝治疗等方面……”

采访到最后,杨杰孚教授又将话题回到了“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端论坛”上。他充满信心地说:“前几次的会议在全科同志的团结协作、心血管界诸多前辈和同道的关心、鼓励及真诚帮助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经过这四次会议的实践,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论坛的常态化。今后,我们将力争使其规模化、多元化,努力将其打造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心血管学术论坛,并将这个论坛打造成为我院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国内、国际心血管领域的同仁,提供一个真正‘高端’的学术交流平台……”

专家简介

杨杰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1991年至1994年及1997年至1998年先后两次分别在澳大利亚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心内科及澳大利亚皇家佩斯医院心内科进修临床及研究工作。擅长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及电生理,射频消融治疗各类快速性心律失常,在这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在植入器械(心脏起搏器、抗心衰起搏及埋藏式除颤器)手术及术后管理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长期担任中央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并获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先进个人奖。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心力衰竭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植入器械组副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电生理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心血管分会委员。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国家级医疗课题及成果奖评审专家。系多家专业学术期刊编委、副主编、主编,参加编写心血管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猜你喜欢

心血管教授学科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学科新书导览】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刘排教授简介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