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保护地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分析
2013-05-21穆月英
李 想 穆月英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2.安徽财经大学三农问题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41)
近年来,我国北方各地扶持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将其列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尤其菜农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使用农药单一品种与蔬菜多年连作,导致温室土壤盐渍化、板结、各类病害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菜农是设施蔬菜生产的主体,其行为影响着设施生产的可持续性,从菜农生产行为的视角寻求实现设施可持续生产是有效可行的路径。目前,关于农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农户可持续农业措施采纳问题[1]、农户保护性农业措施采纳行为[2]、传统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和推荐控制措施的采纳[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技术采用行为[4-6]、采用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7-8]、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9]等。这些研究在方法上均没有考虑样本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导致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受到一定程度质疑。对于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文献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纯技术研究,鲜有成果从农户行为考察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问题,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且停留在定性分析上。如李建伟,张真和[10]探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姚中杰等[11]研究了我国北方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环境治理失灵与未来出路。余航[12]提出公共财政保障大棚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以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把握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不利影响的认知及其可持续生产行为决策过程,并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1 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果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项目”成员于2012年6月对辽宁省的入户调查。分别选取6个县(市):海城市(59户)、北镇市(60户)、凌源市(45户)、绥中县(53户)、新民县(59户)、昌图县(48户)的19个乡镇32个村2011年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辣椒四种蔬菜的设施种植户进行的实地调研。实际获得335户设施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样本,获得有效问卷324份,样本有效率为96.72%。
1.1 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的认知
诸如土壤盐渍化、病虫害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的认知反映了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存在问题的了解和感受程度,在调查样本中,226位菜农认识到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占比69.75%,98位菜农没有认识到。在226位认识到不利影响的菜农中,171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占认识到不利影响菜农的比例最大,占75.66%;138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土壤盐渍化;135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土传病害严重;76位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二氧化碳亏缺导致地温低;认为不利影响表现为环境污染的菜农最少,只有62位(见表1)。
表1 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主要表现认知(可多选)Tab.1 The farmers’recogni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adverse affect of long-term planting in greenhouse(multiple choices)
1.2 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
设施可持续生产行为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生物综合防治、节水灌溉、土壤消毒、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措施。在324个有效调查样本中,知道节水灌溉的菜农为302户,占93.21%;认知秸秆还田的菜农为301户,占92.90%;认知土壤消毒的菜农为298户,占91.98%;知道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菜农有227户,占70.06%、认知测土配方施肥与生物综合防治的菜农分别为199户、105户,占比61.42%与32.41%(见表2)。总体来说,菜农对设施种植可持续生产方式的认知程度较高。
1.3 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状况
尽管辽宁省设施种植户对于可持续生产措施的认知程度较高,但调研情况表明6个地区均没有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菜农主要采用客土改良土壤、多施农家肥,施用土壤营养液、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方式缓解长期设施种植模式的不利影响,维持设施的持续种植。就长远而言,客土改良土壤、多施农家肥,施用土壤营养液虽能在短期内缓解不利影响,但无法实现可持续生产。而通过土壤疫苗与秸秆还田配合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有效解决滥施化肥农药造成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提高农产品品质,从而推动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此技术作为菜农是否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的衡量指标。在调研结果中,已有124位使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占38.27%。知道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菜农而没有使用该技术的原因大多为没有技术指导与缺乏政策支持。
表2 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行为认知(可多选)Tab.2 The farmers’recognition about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behavior of vegetables in greenhouse(multiple choices)
2 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设施蔬菜种植农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决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产生不利影响的认知,只有认知到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菜农才会做出是否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决策。因此,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是两个有先后顺序并且相互依赖的阶段,如果只选择那些认知到不利影响的菜农作为样本,可能会导致样本的选择偏差,而采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可避免样本选择的偏差[13]。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中,首先考察哪些因素影响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不利影响认知;然后对于认知到不利影响的菜农而言,其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取决于哪些因素进行分析。
2.1.1 认知模型
菜农对长期种植设施蔬菜不利影响认知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式(1)因变量为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模式不利影响的认知概率,为了获取相关信息,在调查问卷中设计问题:“您是否知道设施蔬菜长期种植有不利影响?”,如果回答有,其因变量取值为“1”,否则为“0”。G(·)是累积分布函数,x1、x2、x3…xm等是m个影响菜农对长期设施种植模式不利影响认知的因素。
2.1.2 行为模型
菜农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影响因素模型如下:
式(2)中,y*是潜在变量,被观察数据y与潜在变量y*的关系如下:
为了进一步得到菜农是否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相关信息,问卷在菜农回答长期设施种植模式有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继续设计如下问题“为了缓解长期种植设施的不利影响,您是否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如果回答是,则其值为“1”,否则为“0”。x1、x2、x3…xk等是 k个影响菜农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因素。ε是随机误差项。
2.1.3 变量选择
本文参考农户技术采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影响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归纳为户主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信息可获性变量和外部环境特征变量四大类。
(1)户主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农户技术风险类型三个变量。一般而言,菜农年龄越大,种植经验越丰富,获取生产与技术信息的能力更强,对于不利影响的认知越强,采取适应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对设施可持续生产的益处判断越准确。菜农风险类型表明其对于采用新技术的态度,是否愿意并敢于采用新的可持续生产技术。因此本文预期: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与农户技术风险类型对于菜农对不利影响认知与采用可持续生产措施有正向影响。
(2)家庭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家庭人口规模、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家庭总收入、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四个变量。菜农的可持续生产行为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与资金,设施种植面积越大越是如此。随着家庭总收入的增加,农户具有更多的资本进行农业投资。但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越高,其劳动力务农的机会成本越高,农户采取可持续生产的动力就越低。因此本文预期:家庭人口越多,设施种植面积越大,家庭总收入越多,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与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机会就越大。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则有负向影响。
(3)信息可获性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与村民交流、获得技术信息渠道两个变量。相关农业生产与技术信息的获得对于菜农生产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菜农经常与村民交流、有较多的获得技术信息渠道能够加快信息传递,增加合作机会,克服可持续生产技术的风险。因此本文预期:经常与村民交流、有较多的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对于菜农对不利影响认知与可持续生产措施有积极影响。
(4)外部环境特征变量。该组变量主要指菜农的贷款可获性、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是否参加培训与观摩、与市场距离五个变量。若户主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有农技人员指导或参加农业生产培训,则菜农对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程度较高,能较好地理解可持续生产的益处。能获得贷款可缓减菜农资金约束的压力,使菜农能建造先进的设施、采取先进的种植技术。而距离市场远则使菜农了解和学习先进技术成果的机会少。因此本文预期:能获得贷款、加入合作社、有农技人员指导与参加培训观摩有助于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不利影响认知并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农户所在村庄到乡镇越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就越弱,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小。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3。
2.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0对样本数据进行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rho值不为0,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Wald chi2=246.86,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样本的确存在选择偏差,设施种植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两阶段决策存在相互依赖,运用 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是合适的。本文研究虽未讨论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但由于选取的变量均来自于相关成熟的研究文献,且符合调研菜农的各种特征与所处环境,因此得出的模型结果是可信的。
2.2.1 户主特征变量的影响
户主年龄对不利影响认知的影响不显著,系数为正;但其对菜农采取可持续行为有显著性影响且系数为负,表明户主年龄越大,对不利影响认知越敏感;然而采用可持续生产技术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力,在本身劳动力已显不足的现有条件下,年龄越大对采用可持续生产的概率反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与预期不符。
户主文化程度在两个模型中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正,表明菜农文化程度越高,越易认知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可持续生产措施。
农户技术风险类型在两个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其系数均为负,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待新技术持积极态度,愿意且能够承受技术风险的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更明显,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概率也越大。
2.2.2 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
家庭总收入在行为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反映出拥有更多资金的菜农能够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但家庭总收入在认知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其系数为正,在一定程度可表明家庭总收入越高,农户对不利影响认知概率越高,原因可能在于家庭总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受不利影响的损失越大,从而对不利影响更加关注。
表3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Tab.3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4 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估计结果Tab.4 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Heckman probit selection model
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对农户认知模型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说明农地经营规模越大的农户,对种菜收入的依赖度更大,更加专注于设施种植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由此使其对不利影响认知概率越大。而家庭设施种植面积对农户行为模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负与预期不符,而这与设施种植现状是密切相关。调研显示设施种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家庭大多为两个劳动力,勉强可以维持两个设施的种植,若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力,超出其承受能力。此外,使用新技术还将增加生产成本与技术风险,因此,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可能性就越小。
家庭非种菜收入比例在两个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大棚种植户能够获取较其他农业生产更多的收入,成员外出务工较少所致。其系数为负可知非种菜收入越高的家庭,农户对不利影响认知及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措施的概率越小。家庭人口规模在两个模型中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与预期相符。
2.2.3 信息可获性变量的影响
与村民交流与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均在认知模型中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与村民经常交流与拥有更多技术信息渠道的菜农可获得更多的生产技术信息,更易感知不利影响,与预期一致;但两个变量在行为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信息促进菜农的可持续生产行为。
2.2.4 外部环境特征变量的影响
是否有农技人员指导与是否参加培训与观摩在两个模型中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现出正向影响,这表明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参加培训有助于菜农对不利影响的认知更加深刻,对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益处更加清楚,从而比没有农技人员指导与培训的菜农的影响概率也更大。
是否加入合作社对菜农认知模型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行为模型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可能与我国合作社整体质量水平不高有关。合作社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菜农宣传设施种植的不利影响,提高其认知水平,但合作社受制于获取相关信息能力的限制,本身对可持续生产措施的掌握不足,无法有效推广可持续生产措施。
与市场距离对菜农行为模型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农户所在村庄到乡镇越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与市场距离在菜农认知模型中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贷款可获性在两个模型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由于目前小农户大多难以获得贷款所致。
3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基于辽宁省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考察菜农对设施蔬菜可持续生产的认知与行为,并运用Heckman probit模型对影响菜农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大部分菜农对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与可持续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认知,然而在具体措施采用上,菜农多注重短期效应,可持续生产行为仍然较为缺乏。第二,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两阶段决策相互依赖,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设施种植面积、与村民交流、获得技术信息渠道、加入合作社、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对菜农认知设施长期种植的不利影响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菜农认知的因素与影响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在影响菜农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的因素中,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有农技人员指导、参加培训与观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与市场距离则呈现负向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实现设施种植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政府与社会多方面的支持。第一,重视并加强有关设施可持续生产措施的宣传力度,使农户充分认识到可持续生产行为在提升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为他们主动采取可持续生产行为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采取讲座、现场观摩与田间试验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在有条件区域创办农民田间学校,通过菜农生产再教育来提高菜农受教育程度;同时,在每个村庄扶持高产高效示范户,引导更多菜农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第三,将菜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加强他们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拓宽信息交流渠道,逐步解决农业技术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好地为菜农提供可持续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第四,促进菜农持续增收,对于采用政府推广的新技术给予适当的补贴,减少其生产成本,提高其采用可持续生产行为的能力。第五,加强农村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菜农与集镇、市场搭建便捷的桥梁,以市场化带动菜农提升其自身素质。
References)
[1]刘颖,许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0- 93.[Liu Ying,Xu Wei.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Increase of Peasants’Incom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4):90- 93.]
[2]Knowler D. Bradshaw B. Farmers’ Adoption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Food Policy,2007,32(1):25-48.
[3]Okoye C U.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 the Adoption of Traditional and Recommended Soil Erosion Control Practices in Nigeria[J].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1998,45(5):251-263.
[4]McNamara K T,Wetzstein M E and Deuce G K.Factors Affecting Peanut Producer Adop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13(1):129-139.
[5]喻永红,张巨勇.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77-86.[Yu Yonghong,Zhang Juyong.The Willingn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Using Rice IPM Technology: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n Hubei Province[J].Chinese Rural Economy,2009,(11):77-86.]
[6]赵连阁,蔡书凯.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2,(3):50-56.[Zhao Liange,Cai Shukai.Farmers IPM Technology Adoption:Based on Empirical Analysis on Wuhu,Anhui Province[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2,(3):50-56.]
[7]葛继红,周曙东,朱红根,等.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9):57-63.[Ge Jihong,Zhou Shudong,Zhu Honggen,et al.Behavior of farmers adop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A Case of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10,(9):57-63.]
[8]褚彩虹,冯淑怡,张蔚文.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2,(3):68- 77.[Chu Caihong,Feng Shuyi,Zhang Weiwe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Farmers Adopt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ehavior:A Case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J].Chinese Rural Economy,2012,(3):68-77.]
[9]方松海,孔智祥.农户禀赋对保护地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以陕西、四川和宁夏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5,(3):35-42.[Fang Songhai,Kong Xiangzhi.Farmers Endowments of the Protectorat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dopted analysis:Based on Analysis on Shanxi Sichuan and Ningxia Province[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05,(3):35-42.]
[10]李建伟,张真和.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中国蔬菜,2000,(12):12- 16.[ Li Jianwei,Zhang Zhenh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s Production in Lean to Solar Greenhouse in China[J].China Vegetables,2000,(12):12-16.]
[11]姚中杰,李传桐,李金华,等.我国北方设施农业环境治理失灵的困惑与出路——以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为例[J].农业环境与管理,2011,(5):102- 107.[Yao Zhongjie,Li Chuantong,Li Jinhua,et al. Puzzles and Solutions Northern China Facility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Failure:A Case of Greenhouse vegetable production[J].Agro- Environment&Development,2011,(5):102-107.]
[12]余航.公共财政支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山东寿光大棚蔬菜产业为例[J].兰州学刊,2011,(9):111-115.[Yu Hang.Public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e:A Case of Shandong Greenhouse Vegetable Industry[J].Lanzhou Academic Journal,2011,(9):111-115.]
[13]Van de Ven W P M M,Van Praag B M S.The Demand for Deductibles in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A Probit Model with Sample Selection[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1,(17):22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