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乡结合区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3-05-20张晓婷管言荣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交际

张晓婷 管言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其实口语交际犹如空气,充溢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开口说话就是与人交流。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善于倾听、表达与交流,能够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学会的基本能力。然而对于城乡结合区的小学生而言,运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是他们能力发展的“软肋”,他们常常是见了人不敢正视,当众说话不时低声细气、扭扭捏捏,就是结结巴巴、辞不达意,而且词语匮乏,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不知道”说成“知不道”,“接我回家”说成“扯我回家”等,长此以往,将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城乡结合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除了要上好口语交际课,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等等之外,我觉得还得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教师引领营造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就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说流利的普通话,给学生一个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小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和模仿性都很强,教师应充分发挥在口语交际中的示范作用,学生就会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学生刚和我交流时说话结结巴巴,甚至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方言,我经常耐心地纠正他们,鼓励他们慢慢用普通话来表达意思,天长日久的熏陶,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二、以读促说,让学生说话前先喝“鸡汤”。

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一定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语汇等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人生视野的拓展是离不开阅读的,因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口语交际所需要的营养“鸡汤”——丰富的语汇,才能在口语交际中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喜欢阅读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好,用词生动准确,说话条理清楚,很有感染力。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以读促说,我在班内进行了“每天阅读25分钟”的活动。通过阶梯式的阅读活动,不少学生养成了“无书不读”的阅读习惯,每天阅读远远超过了25分钟,名著、传记、科普读物纷纷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广泛的阅读不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带动了他们交流探讨的热情,课间,他们常常三五成群讨论课外阅读所得,比如:哪本书有趣,哪个故事感动了自己,哪句话给了自己启发等等。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三、三位一体,有效地开展口语交际。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口语交际的外延也就有多大。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构建课堂、家庭、社会的大口语交际观是促进使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口语交际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1、扎根课堂,关注细节。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介绍口语交际的基本常识、基本要求及技巧策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是不断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但很多老师忽略了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时的完整性、准确性,致使学生平时说话不完整、表达意思不准确。因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就要关注学生平时的说话,时时提醒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情达意。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细心人,在与学生交流的细节处渗透口语交际技巧,就能使学生不知不觉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植根家庭,加强巩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我注重保持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告知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同时我也经常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例如:复述课文、与家长分角色朗读课文、介绍学校新闻等,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3、走向社会,大胆实践。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社会交往中能很好地运用实践,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泉,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让学生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实践出真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生活在社会之中,与人打交道的际遇无处不在,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机会,不仅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要在生活实践中巩固和拓展口语交际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说话,尤其是当众说话,使学生真正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猜你喜欢

普通话口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17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