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字幕组”:中央编译局是干什么的?
2013-05-15谢婧怡
谢婧怡
2012年11月,一份由中央编译局女博士后常艳爆出的12萬字情史引来网友围观。这份名为《一朝忽觉京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的文章详细描述了她本人和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的风流韵事,并最终将衣挑落马下。一时间,中央编译局这个低调的机构走入公众视野。这个在常艳笔下腐败丛生的机构究竟是什么来头,又是做什么的?专门翻译马列、斯大林著作和苏共文件
中央编译局成立于1953年,是一个副部级单位,全称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如今中央编译局在党政机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并非没有渊源。
中央编译局的前身是两个重要的翻译机构: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和中央俄文编译局。1949年,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之子毛岸青,曾在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任俄文翻译。他曾翻译并出版了列宁的《我们拒绝什么遗产》、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等著作。
中央俄文编译局在当时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中共中央各部委收到的苏共中央的文件及资料翻译成中文。由于苏联与中国在当时的紧密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重要性,奠定了翻译工作的重要地位。
1953年,毛泽东亲笔批示,由中央俄文编译局和中央宣传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合并成立中央编译局。从此,中央编译局正式诞生。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央编译局已经把绝大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并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的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译成多种外文,向国外传播。
中央编译局工作保密性高
由于中央编译局在马克思领域的研究和对外进行中国政策传播,所以在国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这个被称为中共中央“思想库、智囊团”的中央编译局却不为大多数国人知晓,这大概和中央编译局的保密工作有关。
每年两会期间,与会的外国驻华使节以及各国媒体记者都能拿到英法西俄等六种语言文字的两会报告。而中央编译局,就是这些文件的不署名翻译者。在两会召开期间和召开之前,他们不对外公开任何翻译细节。只在两会结束之后,才能对外披露。
据中央编译局一位译者透露,每年两会的文献会由一支10到2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负责翻译。工作流程从开始接触文件到熟悉文件,再到初译、外国专家对翻译内容进行润色等,最后交给中国专家进行核稿,严密统计起来一共有十七八个环节。完成这十七八项工序之后,一篇翻译文献才算最终完成。
在中央编译局内部,有一个珍贵文献特藏室,里面收藏了马克思在1878年6月份写给英国一个《自由新闻》主编撰稿人的信,内容是向他索要资料。这一封信,被中央编译局当作镇馆之宝,收藏在地库中。与马克思的亲笔信并称为镇馆之宝的还有恩格斯当年写的一张明信片。它们被妥善保存在恒温恒湿的地下库中的纯樟木书柜里。
当记者问到现在研究马克思是否过时时,编译局的翻译员回答说,马克思、恩格斯本来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天和这两个人打交道,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除此之外,如今的中共中央编译局还拥有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政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海外理论信息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研究中心等近十个研究中心,近百位专家、学者,以及自主招收研究生资格的智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