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看待影子银行 积极引导健康发展

2013-05-14樊志刚

前线 2013年9期
关键词:影子监管金融

樊志刚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影子银行”这一舶来之词在中国逐渐“火”了起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当下,我们应当理性看待中国的影子银行,正确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影子银行”概念的由来

影子银行一词,最早由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考利(Paul McCulley)于2007年9月在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他认为,“影子银行”泛指“有银行之实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的机构”。随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债券大王”格罗斯(Gross)在一篇名为《当心影子银行系统》的专栏文章中再次提及“影子银行”,从此“影子银行”一词在业界名声大噪。

2008年3月,在东南亚中央银行组织第43届会议上,时任巴塞尔委员会副总经理的赫维·汉努恩(Hervé Hannoun)将正在蔓延的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影子银行体系的过度发展。伴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影子银行”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之后,由于“影子银行”的提法开始在学术讨论中频繁出现,并在各类监管文件中正式使用,因而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概念。

但是对究竟何为影子银行,由于各国金融发展阶段、市场结构、监管环境等的不同,内容界定并未形成统一。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研究报告《影子银行:范围界定》中将影子银行界定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广义定义,即游离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具有信用中介职能的金融实体和活动;另一个是狭义定义,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狭义影子银行体系还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通过期限或流动性转换、不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等方式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进行监管套利,损害金融监管有效性。

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

尽管各方对影子银行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综合来看,影子银行应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是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弱监管。综合各方观点可以发现,影子银行最大的特点是“游离于监管之外”。与传统银行业受到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存贷比、经营范围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不同,影子银行能够通过特殊的业务类型和运作机制进行监管套利,规避或减小监管成本,以达到低成本、高利润的目的。

二是杠杆率高。影子银行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以少量的资金撬动大额的资金。尤其在美国,通过发行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影子银行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规模。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部分影子银行持有的权益性证券杠杆率高达100∶1,而主要投行的杠杆率也达30倍以上。此外,很多融资企业在利用完正规金融渠道后又再次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进行融资,这也加剧了整个信用链条的风险。

三是期限过度错配。影子银行大多通过短期融资获取资金,投资于证券化、期限较长的资产或项目,以获得短期资金来源和长期资金投向之间的利差,同时获得投资收益。其短期负债一般在1年以内,长期资产一般需持有3年以上。一旦经济下行或企业出现困难,就会导致影子银行体系的资金链断裂,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四是具有不透明性。影子银行的产品由于其高杠杆性、证券化、结构化等特征,设计一般较为复杂,隐含的信用担保链条较长,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难以披露、难以监管等问题。其中有很多产品和业务都存在灰色地带,很少有公开的可披露信息。此外,影子银行缺少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为追求高利润,规避监管,往往会有意掩饰不利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不透明性。

中国影子银行的界定范围

“影子银行”在中国也是各界热议的话题。由于不同机构使用的界定尺度和统计口径各不相同,所以对于整个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究竟有多大、风险有多大等问题,各方争论持续不休。例如,由于各方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不同,导致各方估测的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差异较大。其中,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按照其狭义影子银行的口径估测中国影子银行规模为0.4万亿美元(合人民币约2.46万亿元人民币),而社科院估测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则高达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

根据上文提到的影子银行基本特征进行界定,中国的影子银行应当包括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VC/VP)、典当行和P2P网络借贷等。这些机构及业务受到的监管较弱,业务运营的不透明性高,且有的涉及较高的杠杆率和较严重的期限错配,这些都符合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按照这种界定标准,据估测,截至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6.5万亿元。其中包括,民间融资约5.1万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约0.59万亿元,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VC/PE)约0.53万亿元,典当行约0.28万亿元,P2P网络借贷约0.02万亿元。

目前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值得关注,就是将理财和信托等业务统统纳入影子银行范畴。而这些业务一是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慎监管,二是并未杠杆操作,三是产品期限错配在可控范围之内,四是信息披露基本健全,这些均不符合影子银行的特征,因此不应属于影子银行范畴。如果盲目地把理财、信托等业务全部划入影子银行范畴,则可能会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

为了明辨影子银行的概念,保护适度的金融创新,银监会在2013年4月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首度明确了其对影子银行的界定。报告指出,从实践看,我国绝大部分的信用中介机构都已纳入监管体系,并受到严格监管,银监会所监管的六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包括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理财等表外业务均不属于影子银行。

正视影子银行的积极意义

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影子银行满足了资金融通需求。影子银行是为弥补近年中国社会融资缺口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我国实行利率管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受到限制的银行利率难以反映真实价格,面对巨大的社会融资缺口,应运而生的民间合会、钱庄等影子银行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满足投资者对回报的需求以及融资者对资金需求。而近年来发展迅猛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和众筹融资模式等互联网金融,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型经济主体的融资配对和财富增值难题。可以说,影子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资金融通体系,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形成了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有益补充。

其次,影子银行推动了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崛起的主要动力来自监管套利,以及现代金融变革过程中带来的市场风险的管理需求,其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创新,在满足人们的投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传统商业银行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受到监管约束少,影子银行的发展环境较为自由,对风险的顾虑也较小,对于新技术、新理念更为敏感,代表着未来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例如,目前正在兴起的互联网金融就是一种吸收互联网开放、分享的理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先进技术的一次金融创新。

此外,影子银行上演鲶鱼效应,推动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升级。以互联网金融为例,目前其发展已经从原先在电子支付领域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剑指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固有领地,从电子支付到小额贷款、从基金销售到电子钱包,对传统商业银行形成多重挑战。民间资本也正在进行阳光化改革,其更强的逐利性和更灵活的经营方式将对传统商业银行构成一定威胁。中国影子银行的兴起和壮大如同在金融市场中放入了一条“鲶鱼”,让原本较为平静的银行业“沸腾”起来,让传统银行感受到危机和挑战,推动其自发性地转型升级,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活力与改革创新动力。

积极引导影子银行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有人将影子银行比喻为“做好事的坏小孩”,面对调皮捣蛋的小孩,我们应正确引导和约束,而不能简单消灭。如何让“坏小孩”既发挥创造性,又不搞破坏,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肯定地位,积极引导,让阳光照进阴影。如前文所述,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应肯定其在满足大众金融需求方面带来的便利和创新,正确看待其带来的效益与风险,并通过立法使其从灰色地带转入阳光地带。截至目前,我国监管部门已针对影子银行颁布了多个法律法规,为影子银行的阳光化打下基础。例如,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的《典当管理办法》、《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针对迅速扩大民间资本,国务院和银监会先后发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村镇银行、小贷公司等领域,民间资本阳光化步伐加快;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立法研究也在开展当中。

二是跟上步伐,加快创新,减少监管真空期。监管套利催生影子银行,哪里有监管的真空,哪里就会有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发展速度快于监管。因此,应密切跟踪影子银行发展,积极研究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监管创新步伐,加强监管的预见性,让影子银行尽快阳光化、规范化发展,以监管创新缓释影子银行的风险。

三是包容风险,适度约束,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影子银行的风险不可避免。因此,一方面,应包容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积极面对新的服务模式带来的挑战,而不是对创新本身进行抑制。另一方面,应及时监控风险,约束不规范经营,防止道德风险、信用风险等蔓延为系统性风险,对于非法金融交易则应严厉打击,保证各类金融创新在制度的约束下健康推进。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蔡庆悦

国家积极引导民间投融资健康发展

2006年,银监会批准设立村镇银行。2008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浙江省在国内首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2012年,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银行业。

猜你喜欢

影子监管金融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监管交通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