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启示
2013-05-14程伶俐吴宁
程伶俐 吴宁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怎样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能够帮助我们改变已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马克思主义反对将幸福归结为禁欲主义或享乐主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认为需要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动力。人如果没有需要,就不会进行任何的社会实践活动。首先,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人类优先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人如果没有满足物质的需要,人类难以生存,也就没有幸福。其次,人的需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主动获取更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认为幸福应该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首先,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条件。一个人如果不劳动,就不能享受幸福。其次,人们通过劳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最后,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造福于人类,他们的劳动不仅受到当代人的歌颂,而且也会受到后代人的敬仰。人们实现自己价值并获得满足感。总之,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没有社会的发展,更没有人的发展,人们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
幸福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人们离开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来实现幸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重视人们的正当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在注重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生活。人们在物质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幸福是其他低等的动物可以体会到的,并且这种幸福是较为短暂的。但是人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幸福却是其他的低等生物所体会不到的,而且精神生活中所得到的幸福是深刻永久的。因此,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生活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个体幸福和群体幸福的统一。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群体幸福度的提高是个体幸福的升华。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个人的发展更不能脱离社会。社会可以为人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每个人的幸福要在和谐的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如果社会不能给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何谈群体幸福、社会幸福。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享受和创造的统一。幸福不仅仅是指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同时还是通过劳动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创造是享受的前提,享受是创造的结果。只有通过自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劳动创造出成果,人们才可以享受这个成果,满足自己的需要。劳动创造过程也是享受过程,在劳动创造中,人们不仅仅可以获得物质财富,实现自己的需要,还可以使自己得到提升,实现自己的价值,最终感到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启示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去实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需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并重。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更离不开精神条件。有些人比较注重物质条件的创造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享受。我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候,不能安于现状,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不能让物质生活涵盖了我们的全部生活。通过提升自身方面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总之,个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注重追求精神生活,二者缺一不可。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一些人认为劳动就是受苦、享受就是幸福;一些人只关注到了幸福的结果,而忽视了获取幸福艰辛的奋斗过程。要转变自己对于幸福观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首先,要意识到人在劳动创造中可以感到幸福和快乐,在创造未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各种困难,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创造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幸福。其次,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幸福也是美好的、持久的。幸福既存在于创造幸福的过程中,也存在于努力奋斗后的结果中。最后,要意识到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受苦,而是我们创造幸福的手段。我们要学会在劳动中寻找满足感,改变已有的旧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当今社会尊重个体的个性发展,但是一些人过多地追求个体权力和个人幸福,忽视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甚至一些人认为集体利益阻碍了个人利益的获得。我们要认识到个体幸福与群体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个人的成功需要集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承载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进步也属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在面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两难抉择时,我们要有牺牲精神,为了集体利益不惧牺牲个人利益。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科学地理解幸福的内涵,反对享乐主义、禁欲主义,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为指导,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