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士兵,最坚固的长城
2013-05-14姓罗名强
姓罗名强
一
“杀!”
校尉立于城墙。满身是血,右手高举长剑,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箭上弓,满弦,“突”的一声,齐整整射向了敌人。再上弦,再射,敌人多得像蚂蚁,无法压制。放下箭,刀提上手,紧了紧握把。第一个敌人从城垛露出了头,士兵没有犹豫,一刀挥了过去。
厮杀,没有考虑,没有顾忌,士兵挥刀,已成习惯。半晌,血染红城墙。敌人退了下去。
校尉跟士兵都累得虚脱,全然不顾地上的血迹,刹那都瘫软于地,大口吐气。
这是第几次打退进攻了?第六次,还是第十次?
士兵记不清楚了,士兵只记得——国之虽大,寸土必争。
二
公元74年,汉朝派遣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此役大破匈奴于蒲类海上(今新疆巴里坤),恢复西域都护府。破降车师后,朝廷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城(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各置兵卒五百人。
大军在西域度过了一个寒冬,次年班师回朝,而在距离耿恭与关宠不远之处,数万名匈奴骑兵正集结在边境线上,犹如一群恶狼。虎视眈眈地盯着猎物。三月,匈奴大军在左鹿蠡王的带领下势如破竹,关宠也被匈奴军包围,车师后困告急,紧急向耿恭屯垦兵团发出求救信。
数万大军。一个才附属几个月的国家。耿恭没有犹豫,果断派遣抽兵三百,救援车师。他知道三百人于两万大军无济于事,但他很坚定——泱泱大国,绝不抛弃任何一个子民。
三
三百勇士出发了,但还没有到达前线,半途中就遇到大批匈奴骑兵。三百战士,没有退缩,狭路相逢,用大汉朝的骄傲,亮出手中的剑,但是敌众我寡。最终全部战死,无一降者,无一被俘。汉军援军被歼灭,匈奴骑兵转而全力进攻车师后王。大破车师的军队。
匈奴派使者招降了西域北部焉耆等小国,刚刚上任的西域都护府陈性所部在数倍于己的匈奴军围攻中被歼灭。关宠也被包围,如果被消灭,那么匈奴军队长驱直入山南,整个西域将落入匈奴之手。形势非常危急,无奈之下,关宠向朝廷派出了求援的信使。
雄关漫道,交通阻隔,救援的信,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送达万里之遥的帝都。
但不论军官还是士兵,他们坚信,祖国不会抛弃自己。至此,大汉帝国历史上最为惨烈悲壮的保卫战拉开战幕,勇士们将以生命捍卫荣誉,以热血铸就传奇,用无比的忠诚谱写下不朽的史诗!匈奴人将金蒲城团团围住,战马扬起滚滚飞尘。敌军两万,己方不到三百人,战。要怎么战?有死无生,士兵决意誓死捍卫国家的荣誉。
四
汉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强弓劲弩威力惊人,数百张强弩同时发射,涂满毒药的箭飞向匈奴人的阵营中。只要中箭受伤者,很快便剧痛难忍,创口处灼烧得似乎肌肉要爆炸开来。左鹿蠡王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收兵,
耿恭不仅仅有一腔热血,勇略更是过人,构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主动偷袭匈奴人的兵营。区区数百人的守城部队,去对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发动反突击!这简直是一个疯子的决定。
适逢暴雨,暗云密布,大风飞扬,匈奴人都躲进营帐,喝起热酒。谁也没有意识到,此时耿恭带领数百大汉男儿已经杀到兵营。猝不及防的匈奴人面对似乎从天而降的汉军,根本来不及拿起武器,就成了刀下之鬼。
虏骑万千只似无——耿恭与他的弟兄砍瓜切菜般的冲进冲出,杀死敌军无数。等匈奴人反应过来,耿恭所部乘机突出重围,撤守到有水源的疏勒城。
五
求救信到达洛阳的时候,已是十月,汉明帝去世,十八岁的太子刘俎继位。是为汉章帝,
整整半年过去了,帝国军队还存在吗?临近冬天,气候恶劣,路途遥远。给养困难,贸然派军万里驰援,没有坚城的防御,很容易被匈奴骑兵消灭……
司空第五伦以为国家新君初立,国事未定,不宜劳师远征。
以司徒鲍昱为代表的大臣坚决主张救援,他的话深深打动了年轻皇帝的心:我大汉从来不冷却英雄的热血,即使这次救援注定失败,也要向世人宣告我大汉从来不会放弃为他战斗的勇士!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士兵愿意为国家而死,只因国家在乎士兵的生死。
年轻的孝章皇帝拔出了天子之剑宣布派出援军,派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风雪迷漫中,西出玉门关,去寻找那万分之一的奇迹与可能。
六
另一边。匈奴人把涧水的上游壅塞住,要渴死汉军。这一带气候于旱,地势又高,耿恭一面布置汉军守城,一面命令挖井。可是一直挖了四十米还不见水!渴极了的将士,只好用布榨出马粪的汁来喝。
耿恭亲自挖井,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耿恭故意让军士在城上泼水,以示水源充足。匈奴人见了,大惊,以为汉军是有神护,于是退兵。但还是不死心,继续一边放牧,一边远距离包围。想要把汉军困死。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城中汉军因为不断有人战死、病死、饿死,结果只剩下了数十人,即使这样,“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
被困日久,将士们饥饿难忍。只得把皮制铠甲放进锅里煮熟,吞嚼充饥。再后来,皮甲也被吃完,迫不得已抒弩也拆了,上面绷着的皮条和用作弓弦的兽筋同样煮了吃。最后。只剩下血肉之躯和冰冷的刀剑用残存的力气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对于耿恭的坚忍不拔,身临前线的北匈奴单于十分佩服,亲自来到城下劝降耿恭,并答应封耿恭为王。而这时一直死战不降的耿恭竟然答应了,等匈奴使者进城之后,耿恭却亲手杀死了匈奴使者,把投降这一条后路给完全断绝掉了。
多少年以后。同样忠诚的岳飞,以此典故,写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千古名篇。
气急的匈奴单于对疏勒城的攻势更加凶狠,但疏勒城依然岿然挺立,几十人面对数万大军,铸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长城,
七
汉朝援军到达柳中城,关宠的部队已全军覆灭,援军认为处-境更加险恶艰难的耿恭部,更不可能存在了。于是。统兵的秦彭、王蒙、皇甫援等将领都决定返回,他们不能冒险把全军置于这孤穷危险之地。
此时诸将欲退,耿恭求援的部将范羌抵死不从,泣血请求解救疏勒城,全体战士无不动容,纷纷要求追随,最后决定由范羌率领两千名战士前往。
范羌坚信,他的兄弟还在。他要救的。是古今未有的节义和忠勇,是整个大汉的气概和军魂,是从未向敌人屈服的高贵的头颅。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城下,此时耿恭所部已经所剩无几,因为饥饿而失去战斗能力的士兵以为是匈奴军队进攻,仍然艰难地握起武器,等待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范羌远远地带着哭腔喊道:“耿校尉,我是范羌!朝廷派我来救你们回国!”
再没有比这样的一声呼喊更激动人心的事了!几百个日日夜夜,他们坚守着这弹丸之地,到此时仅存的二十六人,顽强地顶住匈奴数万大军一波接一波的进攻。
第二天,耿恭东归,北匈奴单于马上派出骑兵跟踪追击,耿恭一边还击,一边撤退。
八
当这支疲敝却英勇的队伍终于抵达汉玉门关时。二十六名勇士,只有十三人,且衣衫褴褛。形容憔悴枯槁,
中郎将郑众给予了最高的礼节,并慨然上书皇帝,极力赞扬耿恭的功勋:“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对耿恭守疏勒城给予极高的评价:“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自永平十八年三月金蒲城被围,至建初元年三月入玉门关,前后历时两年。耿恭兵不满百,孤悬塞外,抱必死之心,坐困穷城。前有数万之敌,屡挫其锋:后无匹马之援。终无异志。
士兵能够一直坚守,只因国家从未抛弃,两千年前的拯救中国大兵。让我们看到,再单薄的力量,也可能是最坚固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