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准则

2013-05-14思函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7期
关键词:研究室陈老师准则

思函

最近,中南大学的陈儒军老师在科学网上贴出他的《研究生学习科研准则》,引起热议。准则共15条,包括:每周日晚9点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我邮箱发送一份一周的学习科研总结及下周的学习科研计划;上午7点至晚上11点,手机必须处于开机状态,并开通来电短信提醒功能;离开校园超过20小时须向导师请假……据陈老师自己透露,大概有20%的读者表示支持,强烈反对的超过60%。

回想我当年念研究生的时候,导师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而且比陈老师的要求更严格。我们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和晚上必须去研究室(下午可不去,因为导师下午要睡午觉),早晚点名,迟到和不到的扣津贴,用做羽毛球活动经费。对于这个早晚点名的制度,我们当然很不爽,就常常搞点小动作,比如在研究室的钟上做手脚,上班时调慢,下班时调快;比如跟负责点名的博士后串通一气,他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导师有时会亲自出马,这时就会有一大批人“躺着”中枪,打羽毛球的经费也就有着落了。不过,或许也正因为此,我们总算没有从研究生堕落成“烟酒生”,研究成果还过得去。

后来,我东渡日本,从硕士研究生变成博士研究生。日本是出过丰田和大前研一的以管理先进著称的国度,我以为研究生准则也必定很完备,但我导师并没有制定什么准则,他只是自己每天都来研究室,包括周六、周日和节日,早10点到,晚10点走,每周开一次讨论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研究生没有假期”,足堪与“科学没有国界”“工人没有祖国”这些至理名言媲美。

再后来,我终于多年的研究生熬成研究生导师。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因此我也面临着要不要制定《研究生学习科研准则》的问题。我把陈老师的“准则”贴到我和我的研究生的QQ群里,投石问路。结果有一个学生回了一个“努力”,另外仨保持沉默,正好遥遥呼应了“大概有20%的读者表示支持,强烈反对的超过60%”。当然,这个20%的支持也不见得发自内心,说不定他们另有一个群,正大骂我呢。

前年我开了一门课,我的大弟子也选了。这门课是在晚上,连上三节。有一回上完课,我收拾手机,看到大弟子在第三节课时发来的一条短信:“我导师真实在,三节连上还真上三节,也不嫌烦!”大概是跟同学吐槽,手一滑发给我了。

猜你喜欢

研究室陈老师准则
我的科学老师
基层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的改革走向
小陈老师来上课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上海党史报刊社表彰一批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有了青年团,工作容易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