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质主义者,小声
2013-05-14曹红蓓
曹红蓓
“大松鼠!大尾巴松鼠!”当我欢欣得像个傻子一样在国外大学里观光时,我的老友在一边没脾气兼泄气,恨不能找个阴凉地儿先睡一觉儿。老友出国多年,曾在上海工作,近期公干又回国外,对于这些松鼠、草地、蓝天白云,她表示早就烦透了,她认为我们短暂的相聚时间里,不应该有松鼠,她还有无数的话要跟我聊,聊什么呢?
人到中年,大家见面聊天的内容总少不了房子车子、挣多少花多少、买了什么卖了什么等等,我对聊这些事儿一贯很有热情,但这一回慢慢就变成只剩“嗯啊”,没“嗯啊”只剩点头,没点头只剩微笑,没微笑只剩呆滞,呆滞中蓦然发现老友已经孜孜不倦地谈论该话题几个时辰了,而且丝毫没有要打住的意思。
晚饭后,聊天继续,话题集中在老友购置的十几双意大利皮鞋、十几身旗袍、十几个名牌大箱子,还有多少个名牌包上。临睡前,老友体贴地建议“一会儿如果有蚊子的话,咱们可以喷点香水。”“香水对蚊子有作用吗?”我问。“可能也没什么作用,不过这香水是法国的。”老友对第二天的游览行程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去逛一种专门卖打折名牌的店,一是到某个地方去看“真正的大豪宅”,我果断拒绝了。本来如果她早提出这两个旅游目的地,我还不大好意思拒,但是被同个主题从白天折磨到黑夜,尤其是喷香水防蚊之后,我获得了拒绝的勇气。
上学的时候,隔壁的组一直在研究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是近年国际上社会和人格心理学领域一个热门的主题。就像判断一个人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一样,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行为特征,来判断一个人是高物质主义还是低物质主义。物质主义的操作定义,不同的学者给出的略有不同。通俗讲,一个女生主动获取的名牌包的数量大致可以用来测量她物质主义的高低,包越多越高,标签越显眼越高吧。
如果不分性别的话,重物品购买轻经历购买的人物质主义程度更高,反之更低。物品购买就是你确实买了个东西,经历购买就是你买的实际是一段体验。比如买了件衣服就叫物品购买,买了张电影票就叫经历购买。但也有一些购买是物品和经历购买兼而有之,较难区分。比如吃大餐,或者买单反。还有一些,本来是典型的经历购买,如出国旅游,但是如果把照片在朋友圈狂晒,也可以含有一些物品购买的意义——你花大价钱买到了那些实地拍摄的蹩脚的风光照。
对于物质主义,有几个主要的研究结论:一是高物质主义和低自尊有关;一是高物质主义者的人际关系较困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特别重视物质,可能是因为她/他实际上有些自卑,觉得己不如人,所以要拼命拿别人能看到的贵东西撑面子,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好。但调查显示,在人群中,高物质主义者往往不受欢迎,孤独。也就是说,炫富本为求尊重,结果往往被鄙视。
有数据表明,全世界22%的奢侈品都是中国人买的,长沙最近又要斥90亿在7个月内建成世界第一高楼,还有最近被粉的《小时代》,据说里边全是GUCCI女。如果中国在别的国家眼中成了物质主义大国,按照上述的理论,万一对方要是懂些心理学的话,就会觉得中国人内心自卑。
我的老友小的时候,特别想当个科学家,但现在看起来变化很大。我问同在国外的友人,跟帝国主义国家呆长了是不是都会变成这样啊?他们马上跳起来否认,“才不是呢,一定是上海呆长了才这样的,上海有个海归圈子,每天比的都是这些。”他们还说,国外长大的ABC男孩,父母很想让他们找个祖国大陆来的姑娘,可是ABC男孩最后找的往往也是ABC女孩,因为他们觉得祖国大陆来的姑娘太过物质,没有共同语言。
物质主义研究中还有个结论:一个人的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转向寻求物质主义。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海归或第一代移民有较高的物质主义。使人变得更物质主义的,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也不是上海,而是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帝国主义国家,还是属于上海,或是自己的湘西老家。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不是因为穷或富才变得更物质主义,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穷还是富。
高低物质主义者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他们隔着沟彼此鄙视。对于高物质主义者,如果那些鞋和包真的能够安慰你,你当然可以不断地去拥有它们,买上一百件,一千件。只是,你可不可以稍微小声,不要见了所有人都说这个,只说这个,你也可以偶尔说说旅行、音乐,说说你的经历购买,不要让那些并不真正了解你的,自以为是的低物质主义者把你看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