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化实说“环保之痛”

2013-05-14马敏孙忠一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8期
关键词:炼化大鹏环保部

马敏 孙忠一

对于刚刚被环保部下达了“处罚令”的中国石化来说,这个奖项来得似乎格外及时。

2013年9月24日,中国石化(SH600028)获得2013年亚太地区品牌与声誉杰出成就奖(SABRE Awards),该奖项旨在表彰年度内最杰出的企业传播活动。

此事,要追溯至2012年7月23日,强台风袭击香港,装载中国石化聚丙烯胶粒的6个集装箱在运输途中坠海,胶粒撒漏于香港海域并被冲上多个离岛的60余个沙滩,引发了香港各界强烈关注,这些胶粒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有毒颗粒。

尽管自身的货物遭受了损失,且主体责任难以短时间内厘清,但是本着“承担社会责任是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压力,在法律责任没有厘清之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中国石化在事发后连续4个月的时间里,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胶粒的打捞和沙滩的清理,与此同时,设立了1000万港元的专项资金,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多家环保组织配合,购置专业清理设备、聘请相关专家、支持香港志愿者的清理工作。

凭借在此次事件的杰出表现,权威公关行业媒体霍姆斯报告(Holmes Report)授予中国石化上述奖项,其中包括危机管理及企业社会责任两项金奖。该案例同时还入选霍姆斯报告2012年50个最佳传播案例。

面对这样的“及时雨”,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淡然地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石化都处在舆论的漩涡中,这个奖来不来,我们‘走向绿色的行动一直都在那里。”

环保之痛

8月29日,环保部公布的2012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情况显示,中国石化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减反升,未完成考核目标。因此,被暂停审批除油品升级和节能减排项目之外的新、改、扩建炼化项目的环评。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带头作检讨,并表示,这是中国石化成立以来在环保上受到的最严厉处罚。

这样的处罚不仅是中国石化“走向绿色”的梦魇,也难免让人联想,一个月前公布的“碧水蓝天”环保计划更像是为本次处罚提前设立好的危机公关。

“我们不是为了环保部的检查才去实践这项计划。‘碧水蓝天计划从申报到审批已经持续了一年,这期间经过了大量的调研,才最终确定了这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吕大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集团出资,下边企业申报整治项目的积极性很高,而且每个项目在审批后都要签订责任书,从而保证执行力。

计划书里显示,这3年的环保治理将重点突出三个方面:污染物减排与达标排放、改善作业场所及企业周边环境质量、环保隐患治理。通过本次治理,中国石化将在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指标的基础上,明显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对于石化企业来说,实施污染物减排改造,面临着保持连续生产,只能在生产装置停工检修期进行整改,而且部分老企业环保设施落后,同时集中在一两年内完成的难度较大。”吕大鹏再次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重复了当时在回应环保部处罚时的解释。

然而,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环保部的考核指标也在不断变化提升。“环保治理工作是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本来开始签的任务书,‘十二五末才是它的考核期。”虽有一些无奈,但吕大鹏还是强调,无论什么原因,中国石化一定要为青山绿水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此次被罚无疑加快了中国石化整个环保综合治理的进程:提前三个月启动油品升级,“能效倍增计划”也在加紧制定中。对此,吕大鹏表示,解决能源安全、环保约束问题,中国石化手里好牌有很多,但我们缺的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利用方式。

虽然限批令的实际影响尚未显现, 但是,对于中国石化来说,在过去大多数的时间,每次处罚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去年,国家环保部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中国石化广东省三家下属企业被中国石化总部主动停产整顿。当时就有专家表示,若广州石化停产,可能会对油品供应造成一定影响,因为在珠三角的油品供应中,广州石化占到了中国石化珠三角供应量的80%以上。

“炼化企业不是像开车一样,踩刹车就能搞定,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即使正常的有计划大修,也需要一个星期来安排停车。”吕大鹏坦言,那次停产的损失至少超过1个亿。

开放办企业

事实上,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石化每年在环保工艺上都有几十、上百亿的巨大投入,其规章制度的建立也极为完善。一向以“国际化”战略闻名的傅成玉,自从掌管中国石化以后,给传统中国石化增加了两个战略目标:一是国际化,二是绿色低碳。

伴随着战略的提升,中国石化的绿色行动也不断推进和创新:

2011年5月,中国石化在央企中首家成立董事会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专门监督公司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等社会责任工作的落实情况;

2012年6月,中国石化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关注气候倡议,成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范企业;

2012年11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环境保护白皮书》成为中国工业企业中首个环保白皮书,中国石化同期郑重承诺:凡是环境保护需要花的钱一分不少,凡是不符合环境保护的事的一件不做,凡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效益一分不要;

2013年4月,中国石化在国内首家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试飞成功;

2013年7月,在“生态文明 美丽家园”关注气候中国峰会上,中国石化表示,将开展“碧水蓝天”环保行动,在2013年至2015年三年间,计划投入228.7亿元,实施803个环保综合整治项目。这是中国石化史上规模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治理行动。

遗憾的是,公众视野里的中国石化还是被烙上了“不环保”的印记,比较那些不为人知的企业战略,公众更关心环保部的一纸罚书。

有专家表示,这种巨大的反差有执行层面的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全系统的封闭。“大部分国有企业,都有浓厚的政府文化、长官意识,与社会的沟通往往只有那份责任报告,看上去很华丽,但是公众总会有心理落差。一旦出了事,他们便认为企业说了瞎话,骂声也就随之而来。”

吕大鹏对于这样的话题毫不避讳,“有质疑,说明我们和公众的沟通还不够,而公众的不了解、不满意也恰恰说明了他们对于这个企业的关注和期待。作为企业公民,我们愿意包容和接受公众的抱怨和监督。”

在采访过程中,吕大鹏也不时多言苦衷,“社会上对于炼油企业还是有很多误解。比如,大家总是抱怨企业把炼化厂建在了市中心,可事实是,现在的城市建设正在往炼化厂周边靠拢,上海的高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大家也在质疑中国石化的履责实践在国外要优于国内,完全没这么回事。其实,这不是内外有别,而是新旧之别。国外新上马的项目肯定会比国内一些老企业的设备新、技术新。”他深知,这些误解也源自于企业的沟通不够。

痛定思痛。中国石化深刻地认识到,封闭的系统亟待打破,必须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办企业,增进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

为此,中国石化在今年正式启动了“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的举措,其中特设“企业开放日”,定期邀请公众走进企业。在镇海炼化厂,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饮用,让前往参观的公众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样的参观日活动要多办;

昔日的“共和国脊梁”,在新媒体日益活跃的今天已经变身“小石头”,通过官方微博“石化实说”与公众互通有无,交流甚欢。

吕大鹏坦言,作为集团的新闻发言人,现在70%以上的工作精力都是用在了与公众、媒体的沟通上,“香港胶粒散漏事件是中国石化开放姿态的一次重要体现。从傲慢到惧怕到躲闪再到现在大胆说出来,对于央企来说,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对于公众来说,也会有一个从质疑批评到监督理解的过程。”

很显然,从本次应对环保部的处罚来看,中国石化已经实现了这个态度的转变。接下来中国石化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赢得公众更多的理解。

猜你喜欢

炼化大鹏环保部
看图纸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刘业伟、王大鹏设计作品
炼化复辟?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