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鲁迅
2013-05-14土坷垃
土坷垃
祖父过世得早,其音容笑貌已日渐模糊,只有那一头银针似的头发令我记忆犹新,如果不小心被他的头发划过,皮肤就如同挨了蜇一样火辣辣地痛。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年轻时的高大帅气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头发茬子硬这一特征却被我毫无保留地继承下来,害得我每天早上对着镜子里那个顶着一头钢丝的家伙长吁短叹。
应该说,头发硬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留长点的话就显得头型巨大,如山寨版爱因斯坦,下雨的时候优势就更加明显,连打伞都省了。但这一头硬发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理发的时候,经常有理发师端着胳膊,半天舍不得往我头上下剪子,原因很简单:费刃。
但很快我就能挺直腰杆走进理发店了,因为我发现鲁迅先生也有这么一头怒发,而且从照片上看,其硬度于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中学时,我是怀着对鲁迅先生的一种特殊感情,读他老人家那些充满杀伐之气的文字的,尽管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后来进了大学,有一天校园里贴出广告,说中文系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要开讲座讲鲁迅,我晚饭凑合扒拉两口就早早跑到阶梯教室去占座。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钱教授的身影。说实话乍一看去有些失望,我原以为他也是有一头钢鞭似的头发的,没想到他留的竟然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型。
有意思的是,组织者为了表示对钱教授的尊敬,在讲台后面放了一条凳子,钱先生一屁股坐下去之后,高高的讲台后面就只露出半个没有头发的头顶。这一别开生面的开场白,直接就嗨爆全场。可接下来的讲座,内容更加精彩。钱先生说,鲁迅是民族之魂,中国的现代文学在鲁迅手里发端,又在鲁迅手里成熟,最后还是在鲁迅手里达到顶峰,至今无人超越。这让我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脱离了发型这样形而下的层次。
钱先生还以一个老童生的身份,建议大家在校园里要放开手脚追求三件事——学识、友情和爱情,令听者欢呼雀跃。不过相比爱情,我当时倒是更有兴趣去追求这样的学识:研究一下头发硬度与文章硬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我以为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文学研究视角。
那次讲座是我最愉悦的精神历程之一。钱先生还说,他要做一个永远的精神流浪汉。在我看来,他本人的外表就是精神流浪汉的标准范儿吧,因为至少头发是先走一步去流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