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的现实世界
2013-05-14夏言
夏言
尽管刚下完雨,位于东京市区的影院上午十点场标准厅上座率仍然超过了九成。一周前,吉卜力工作室社长星野康二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宣布了72岁的宫崎骏决定隐退的消息,日本各媒体、电视台开始长篇地报道关于宫崎骏的消息,去影院观看他的最后一部长篇《起风了》的人也更多了,观众里还有许多上了年纪的老者。
《起风了》的蓝光碟预订量在亚马逊等在线商城随即开始直线上涨,日本大型动画连锁店Animate里之前处于滞销状态的宫崎骏动画作品系列和吉卜力套装,也被一抢而空,处于断货状态。
9月6日下午日本东京都某酒店里,身穿一身灰白色西服宫崎骏现身为自己退休专设的新闻发布会现场,因为申请到场的记者太多,发布会地址临时从会议室改在了酒店。“我虽然说过很多次要退休的话,但这次是真的要退了,”面对600多名到场的日本和外国的记者,他平静地说明原委,“《起风了》距离上部作品有5年之久了。下部作品是6年还是7年后呢……而我已经70多岁了,时间被寿命长短限制着。”怕自己“现场说不清楚”,宫崎骏还亲笔写了一份“引退致辞”提前发给大家。
这次,老朋友、制片人铃木敏夫不再像以前那样劝他可以再干久一些,也觉得“时机到了”。
这两个月来,无论是地铁站、便利店,还是繁华地段的高楼都看得到《起风了》的海报,同时吉卜力工作室还将成立28年来的所有21部作品,制成22.6米×4.2米的巨幅壁画在全日本26家院线同步展出。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个回顾的纪念展出是铃木敏夫为告别而精心准备的。
“时代追上了我”
和宫崎骏以往的作品一样,《起风了》在日本上映后,已持续7周保持票房的冠军,超过同期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新《超人》。
但不少日本媒体直言不讳地表示,这部电影离宫崎骏的最佳状态,已有不小的距离。事实上,《起风了》刚上映时就在日本引发很大争议。
首先电影的主题充满矛盾。影片根据堀辰雄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以制造最美丽的飞机为梦想的日本航空之父、零式战机的开发者堀越二郎的生平。宫崎骏本人非常热爱飞行,(其工作室的名字,就是来自二战时,意大利为自己侦察机的命名“吉卜力”),他同时还是著名的左翼反战人士。二郎最终实现了梦想,飞机却成为了高性能的战争武器。
虽然宫崎骏解释,“制作该片不是宣扬反战,也不是借‘零式的精锐鼓动日本年轻人,它只是想讲述一个忠诚于自己梦想的年轻人的故事而已”。可梦想与残酷现实以及作者本人价值观之间的巨大反差,以至于怎么看故事都如此拧巴,著名影评人前田敦子就表示,“虽然大家都知道宫崎骏是反战主义者,但美丽的飞机同时又是杀人武器这一矛盾,并没有通过电影得以解决。尽管导演想尽可能表现零式战机是世界第一优秀的飞机,却因而陷入为此不得不描写它将敌机一架架击落这一场景的两难……”
这也是宫崎骏第一部描写真实人物的动画电影,却也是最沉闷的一部。电影里没有了观众熟悉宫崎骏式的天马行空,没有奇思妙想,没有开朗大笑的女孩,更没有永远的HappyEnding,只剩下节奏缓慢的现实故事。沉闷得让很多孩子在影院看到一半都睡着了。
其实在电影上映之前,宫崎骏就意识到了自己的梦想与现实开始分离,“在拍《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领先于时代,但现在时代已经追了上来。就在画完(电影中)日本关东大地震场景的漫画脚本的第二天,发生了地震(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这让我切身感受到了自己已经被追上。”他在一次采访中坦承。
这些年来,这种无力感在越来越清晰地提醒着他。6年前,在制作上一部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时,他的工作量已降至壮年时的1/5,但宫崎骏还是觉得体力不支。他工作台旁的架子上,待审的稿子总是堆积得老高。
有幸追随NHK摄制组,在2007年进入位于东京郊外小金井市的吉卜力工作制作室,见到永远穿着标志性围裙的宫崎骏,如何带领员工们一笔笔地完成一部动画电影绘制。也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坚持以手工对抗电脑的动漫大师,在年过花甲之后,面对另一个更可怕的对手——“年龄”,多么无奈。
“早上精神百倍地来到这里,一到中午就已累得疲惫不堪;一到阴天更感觉头重脚轻”,他会在工作结束后去一个固定地方做舒压的按摩,那时宫崎骏就表示,或许《金鱼公主》将成为自己最后一部电影,而这并不是自己的意志所能决定的,“我终于知道什么叫时间无多”。
他渴望创作,认为生命就该因创作而存在。虽然身为著名动漫导演、制作人,宫崎骏却更认为自己“是一个漫画创作者”,每天做的就是呆在工作室,不断地绘画、修改。在《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创作中,他身兼编剧、导演和后期剪辑,所有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分镜头脚本由他本人绘制。
《金鱼公主》一部电影,宫崎骏和工作室员工一共用了17万张画稿。“像这样把头埋在桌面上,眼镜也得摘下,”他在记者面前一边演示一边感慨,“可像这样能够集中精神创作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次画《起风了》比5年前画《悬崖上的金鱼公主》时,工作间隙的休息时间足足增加了30分钟。如果继续以我这样的工作模式,应该是不可能再做长篇动画了。”
曾因为土被业界轻视
自1984年成名作《风之谷》至今,近30年间,宫崎骏共导演创作了10部电影,这还不包括一些短片和数部宫崎骏编剧他人导演的影片。10部电影水准平均,没有一部是失败的。这也是为什么每隔几年宫崎骏的新电影将出都让人充满期待。
因此在许多人印象里,这个须发皆白唯留有两道浓黑眉毛的形象,连同他的名字“宫崎骏”,就代表了动漫和成功,甚至忽略了,1984年成名时,他已经43岁。
这之前他的遭遇在日后很少被人提及。
1988年公映的《龙猫》,是宫崎骏最爱的一部作品,那个咧嘴大笑的森林精灵也成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宫崎骏亲自设计的吉卜力美术馆简直就是“龙猫之家”。而这部电影也影射宫崎骏鲜为人知的过去。
故事里主人公小月和梅因为妈妈生病住院,父亲带着姐妹俩到乡间的居住,而发生一系列有趣的事情。这也正是宫崎骏的成长经历。
1941年宫崎骏出生在东京,4兄弟中排行第二,一家人原本住在东京都,因二次大战,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住在鹿沼市的伯父经营了一家飞机工厂,宫崎骏的父亲担任工厂主管,母亲是个严厉而聪明的女性,对宫崎一生的影响甚大。6岁那年,母亲得了肺结核一病不起,一向好强的她竟连翻身都难以实现。
宫崎骏自幼身体虚弱,曾被医生断言活不过20岁,他内心充满自卑。到现在他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央求妈妈抱他,却被病重的母亲含泪拒绝,从此宫崎骏变得更加压抑。这时候他开始阅读漫画,最喜欢的是日本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的漫画。此后只要有时间他就整天埋头绘画。
高三那年冬天,他看了日本首部彩色动画片《白蛇传》,白娘子顽强生活下去的勇气深深打动了宫崎骏,他开始一心向往起动画世界。
在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学习期间,他一直向各类漫画杂志投稿却始终未被采用。大学毕业后,宫崎骏进入了日本唯一的动画制作企业东映动画公司,曾被自卑感笼罩在自我想象天地里的他,终于发现了适合自己天马行空的地方。
30岁时,宫崎骏和前辈高勋等跳槽到大冢康生所在的A-Pro。之后和高勋等人一起完成了大量受欢迎的电视动画作品。宫崎骏回忆说,37岁这一年他开始感觉到了创作的瓶颈。
这时候忽然有人请他出山拍电影,宫崎骏在38岁那年拿出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鲁邦三世 卡里欧斯特罗城》,新颖的动作场景虽受专家的好评,然而公映后,宫崎骏目睹的却是空荡荡的座席。
此后他不再接到任何片约。迫于生计,宫崎骏开始辗转于电视台各处,推荐自己构思的新作,“猞猁与人间公主坠入情网的古装片”的《幽灵公主》,森林妖怪大显身手的《龙猫》,以空中浮城为舞台的《战果魔城》……这些日后在银幕上被他逐步实现的亮眼之作,在当时没人愿意采用。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的日本动漫,是以《宇宙战舰大和号》为代表的科幻片兴盛的年代。人们私下这样批评宫崎骏的作品,说“这家伙的东西有一股子泥巴味儿”。
业界对他视而不见。宫崎骏一边靠动画制作电视动画勉强糊口,一边继续埋头创作自己的作品。
这时,一位同样不得志、在某动画杂志社工作的编辑找到了宫崎骏,苦口婆心劝诱他,在那本当时销量平平的杂志上刊登连载漫画,宫崎骏勉强答应了。
《风之谷》主人公那乌西卡是一个因杀人而受心灵创伤的少女,接不到像样工作的宫崎骏一个人在苦闷中创作,漫画连载一年后,编辑带来了意外的消息,因作品好评如潮,有希望被搬上银幕。
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宫崎骏接受了片约。
这位编辑,就是铃木敏夫,后来以制片人身份始终支撑宫崎骏的动画。
影片《风之谷》也是宫崎骏第一部原创作品,主人公是不向命运低头顽强求生的那乌西卡。影片大获成功,当年吸引了全日本91万名观众。
事隔多年,回忆起创作初衷,已是动漫大师的宫崎骏平静地说,“希望大家能从中享受到乐趣,是我创作的动机。”他表示这来自内心存在的压力,认为只有供人娱乐,才能使自己存在的价值获得承认,证明自己不是无用之人。“我想是幼年形成的某种心理在作祟,我就是喜欢做让他人快乐的事情”。
儿子与接班人
在21世纪,宫崎骏执导的4部电影,分别是2001年《千与千寻》、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和正在放映的《起风了》,四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分别为304亿日元、196亿日元和155亿日元,而《起风了》借退休之风,刚突破百亿大关。每部电影票房递减。很明显,吉卜力工作室在新世纪正从动画王国的最高峰逐渐往下衰退。
年事已高的宫崎骏要退休了,可是想要在吉卜力找到一个可以接替他引领这个王国继续前进的继任者,却并非易事。
这十余年来,除了这4部电影,吉卜力工作室还出品了4部由宫崎编剧他人导演的动画电影,与他本人亲自操刀的作品形成鲜明反差的是,4部票房均未破百亿日元。
作为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郎导演了两部,处女作《地海战记》,票房有77亿日元,但口碑极差,宫崎骏也多次在公开场合严厉批评儿子的作品;2011年公映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虽有好评,但只收获44亿日元票房。
另外,《猫的报恩》,总票房64亿日元,《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总票房92亿日元,两部小格局小清新的作品虽然赢得诸多好评,票房也很不错,但仍看不出两位年轻导演森田宏幸(1964年出生)和米林宏昌(1973年出生)拥有能够比肩宫崎骏的潜力和个性。
宫崎吾郎更是因一直被外界拿来同父亲比较,备感压抑。
宫崎吾朗是看着父亲的动画长大的。吾郎出生时,年轻的动漫制作人把儿子成长的每一个轨迹用素描画下来,且保存至今。他还为儿子创作了《熊猫家族》一系列电视作品。
然而,当吾郎上小学时宫崎骏开始受到业界关注,工作日渐繁忙,“常常下班时天都亮了”。吾郎基本是看着父亲的动画,是和母亲一起长大的。
像父亲一样做动画,成为高中时代宫崎吾朗的职业梦想。但他始终不敢告诉父亲。17岁那年,《风之谷》上映,目睹了父亲一举成名,备感压力的吾郎选择了独立于父亲之外。大学毕业后,他做了工程顾问为公园做设计图。
1998年,吾郎31岁那年,铃木请他为吉卜力美术馆进行规划,无意间他参加一个为漫画《地海战记》拍摄成电影的策划会,作为忠实的漫画读者,吾郎拿出自己画的草稿,据说制片人铃木敏夫看到了其中的灵性。问他,“你要不要做导演?”
对动画憧憬多年、毫无经验的宫崎吾郎欣然应允,他想赌一次。
宫崎骏却强烈反对,“导演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为了说服父亲,吾郎画了一幅画,宫崎骏看了沉默了。画面中一只恐龙面对着一个弱小的孩子。
但心里依然不爽,声言绝不插手的他,在《地海战记》整个筹备过程中,宫崎骏都尽量回避见到儿子。
2006年6月,《地海战记》首映式上,宫崎骏与夫人离儿子好几排就坐。看了不到一小时就中途离场了,电影中太多与宫崎骏作品相似的镜头,令父亲无法忍受。电影上映后,恶评如潮。
令宫崎骏意外的是,处女作失败的打击并没有让儿子回心转意,却激起了斗志,吾郎开始寻找下一个企划。尽管仍坚持儿子“不适合做这个”,宫崎骏也默认了他的努力。
在铃木的撮合下,宫崎骏答应在新片中亲自编剧,吾郎担任导演。
脚本写了场景和台词,可是要以什么神态说出来,为角色注入灵魂,却是导演要做的工作。这回,是宫崎骏的一幅画令一筹莫展的导演茅塞顿开。主人公海在宫崎骏笔下活泼的性格呼之欲出。
有了宫崎骏的参照,新导演之后的分镜头脚本开始捋顺了。父亲一面偷偷关注进展,嘴里却说,“我说了不插手的。”
2011年,宫崎吾郎第二部作品《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映,首映式后父子两人依旧没有碰面,独自回家的宫崎骏只对媒体说了一句话,“我啊,开始觉得有压力了。就说这些”,说着却抿嘴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