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盗湾暂离中》:版权免费与信息自由的可能性

2013-05-14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16期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网路海盗

杨时旸

黑色骷髅旗迎风飘扬。大批年轻人聚集在广场上,有人发表宣言“我们又回来了,当着好莱坞的面!”一片欢腾。这是海盗湾网站在瑞典的一次集会,几天前,他们的服务器被警方以传播盗版为由收缴。

“海盗湾”和那些独眼龙、钩子手、木头腿的海盗没任何关系,他们是一个提倡免费分享电影、音乐和各类档案的网站。因为版权纠纷,自成立起就在各国掀起轩然大波。《海盗湾暂离中》这部纪录片跟随网站三位创始人高特弗里德、弗雷德里克和彼得,记录了他们作为被告走上法庭以及他们为自己辩护的全过程。不仅仅展现了一个网站的存亡之争,更切中了当下互联网时代免费分享的网络精神与版权格局利益之间的关系。

几年前,高特弗里德运作了一个网站“美国最愚蠢士兵”。而他的朋友弗雷德里克用一条来自英国电信的网路帮他支撑网站。这个本意是搞笑和讽刺战争的网站在美国看来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数次抗争之后,网站被迫关闭。不久后,这条网路被用于运作“海盗湾”。创立者之所以将网站命名为“海盗湾”,是因为有“反盗版局”。这些年轻人希望表明自己是主动方,而反盗版局才是被动方,所以选择了这个充满挑衅意味的名字。

这是一部探讨版权观念、免费分享、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精神的纪录片。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世界,这个潮流中,有人顺应、有人引领、有人抵制。

自由传播、免费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已经改变了版权观念,音乐人免费放出作品,再依靠演出获得收益。但电影和文字作品仍然在苦苦寻找出路。而在学术领域,众多从业者已经乐于将自己的论文和文献资料免费分享,一些大学甚至尝试将馆藏书籍数字化后免费向全世界开放。这种非盈利心态下的共享有力地推动了信息自由传播。我们必须面对互联网对版权观念的颠覆性。

纪录片中的弗雷德里克坐在被告席上希望陈述自己对于互联网精神的看法以及自己工作的性质,但是这个在网络世界呼风唤雨的年轻人却忘记了开场白。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新世界的互联网英雄撞进了肃穆、严谨、边界确定的正统场域。二者之间开始了一场充满错位感的对话,在这些对话的缝隙中,一个时代的巨变泄露无遗。

海盗湾的三位创始人是标准的极客。他们穿着帽衫、背着双肩背在法庭上面对着头发打着啫喱水、穿着套装的版权官员和好莱坞聘请的律师。前者嘲笑后者连“兆”和“比特”都分不清,在他们眼中,这等同于文盲,后者却讶异前者“现在的年轻人难道连版权概念都不认可吗?”,在他们心里,这等于道德沦丧。

法官向“海盗湾”创始人发问,“你们在现实生活中……”(缩写IRL),而这个说法马上被反驳,“我们不这样说,我们更愿意说‘离开键盘时”(缩写AFK)。在互联网一代的心中,他们拒绝将网络描述为虚拟世界。而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原名正是《TPB:AFK》(海盗湾:离开键盘时),它意味着,此时,海盗湾必须与那个键盘无法操控的、外部的世界进行一次对话。这次对话迟早会发生,它必须进行,意义深远。

海盗湾的服务器已被海盗党托管。这个党派已是欧盟议会中的重要政治力量。这意味着海盗湾的形态不再只是几个搅局年轻人的恶作剧和亚文化。创作者的权益需要保护,而信息的共享、自由传播和免费也是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共同签订一份属于网络时代的契约。海盗湾可能要付出作为先驱者的代价,但它注定是推动整个时代变化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末尾的字幕写道:此片请在互联网免费下载。

互联网题材的影片

《天才网路梦》

影片完整记录了网络泡沫经济的一个真实个案,是经济的记录,也是人性碎裂的写真。 网路科技业的暴涨暴跌是过去几年全球最戏剧化的经济现象,而电子摄影机的无孔不入则是媒体时代民间起义的革命战场。这两者在《天才网路梦》里被紧密结合。

《虚拟革命》

自发明网络后,20年过去了。数字革命到底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记者兼大学教师Aleks Krotoski博士走访全球,研究网络改变一切的意义。目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人上网,本系列影片也探讨了剩下的四分之三的人将要上网时,网络又为他们准备了什么?

《社交网络》

天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愤怒之际,马克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学校的系统,制作名为“Facemash”的网站供同学们对辣妹评分。他的举动引起了轰动,一度致令哈佛服务器几近崩溃。不久后马克·扎克伯格创建了令全球瞩目的Facebook。

《浮生一日》

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邀请全世界网民用摄像机记录下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自己的生活琐事以及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总计近4500小时的视频,展现了在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弗雷德里克网路海盗
无线自组织网路由算法研究
海盗
两只兔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海盗,又见海盗
收藏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