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安全吗
2013-05-14何亚非
何亚非
人们追求幸福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和安全。没有战争的阴影,没有贫困的缠绕,没有疾病的威胁,和平盛世,国强民福。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所呈现的是全面的、全球化的大安全概念。
这个世界安全吗?二战以来,世界和平已经延续了60多年,和平与发展还是大趋势。核威慑的存在和全球化带来的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大大降低了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依然存在;领土争端、资源争夺、文明冲突引发的军事对抗时有发生;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活动此起彼伏;经济危机、失业和贫困导致不少国家社会动荡;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疾病流行和自然灾害继续困扰各国。全球安全的挑战日益复杂、多元、尖锐。
怎么看全球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首先是安全挑战的多元和全球化,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之度外。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危害往往牵涉许多国家;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没有国界,去年初日本发生海啸引发核电站泄漏,起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不少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率高企,社会持续动荡;解决贫困问题,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需要各国齐心协力;能源和粮食安全与各国息息相关;网络安全更是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斯诺登事件就反映出网络空间存在的巨大问题。
其次是全球安全威胁的不可预测性、相互关联以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世界上经济学家无数,却没有人能预料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会如此波涛汹涌,殃及世界。科学技术如此发达,重大自然灾害和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和肆虐却常常使人们措手不及。谁能料到突尼斯一个年轻小贩自焚会引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如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欧洲等国的失业率高居不下,世界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增加,不少国家社会动荡、极端势力趁势坐大就很难避免。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难题。
再则,全球“同舟共济”共同应对安全挑战的共识和意志不是在增强,而是在减退,自行其是增多,协同合作减少。全球治理现有机制体制已不适应安全形势的变化,亟须改革和调整。二十国集团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头两年共同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资金,有效遏制了金融危机的蔓延,但是随着经济开始复苏,“同舟共济”变成“同舟共挤”,共同行动不再。在亚洲,美国的“再平衡”战略和一些地区国家为一己私利采取的种种行动使亚洲安全局势复杂化,矛盾突出。世界贸易组织多哈谈判步履维艰,西方国家无心恋战,但同时却大力推进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和跨大西洋投资和贸易伙伴关系谈判,以巩固有利于西方的世界贸易和投资体系。
怎么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挑战,建立普遍、长期安全?
树立新的全球安全观是首要任务。倡导互利共赢,实现普遍安全,坚持通过谈判对话,政治解决争端和冲突,采取实际行动建立国家间的相互信任,这样的安全理念将有利于国际社会形成共识,合力应对安全挑战。一个国家的安全不可能建立在损害他国安全利益的基础上,更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而任意损害何牺牲别国的安全。“亚太再平衡”战略负面影响不少,在东亚部署反导系统将损及全球战略均衡,都需要重新考虑、谨慎行事。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全球新型伙伴关系将为全球合作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奠定有力基础。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6月初的会晤就中美两国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和战略互信达成初步共识。中国领导人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国领导人就共同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广泛一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关系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全方位外交理念已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全球安全挑战需要全球合作应对,须摒弃一己私利,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道路。
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调整相关领域的规则,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公正、平衡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新秩序势在必行。国际体系中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应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应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以反映全球经济力量的变化,国际储备货币国家要负起责任,维持货币的稳定,避免滥用量化宽松等措施。二十国集团需要重拾“同舟共济”精神,着手解决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的重大紧迫问题。要遵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挥安理会在国际集体安全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反对强权政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和维护集体安全。
全球安全事关各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唯有着眼长远,着眼共同利益,合作应对,才有希望克服困难,找到普遍持久安全。
(作者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