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博会撬动世界新格局

2013-05-14吴凡,蒋雪林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3期
关键词:南亚云南经济

吴凡,蒋雪林

6月6日至10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云南昆明举行。这个在中国西南边陲云南昆明举行的区域性博览会,在很多人看来,好像和过去的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商品展销。

但在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看来,中国—南亚博览会绝不仅仅是商品展销,“它是一个平台,除了商品贸易,更重要的是双边交往,中国和南亚,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将在这一平台上,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正在向外界传递着大力发展和南亚合作的新信息,未来十年,南亚将成为中国外交优先考虑的方向。”吴建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吴建民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访选择印度和巴基斯坦,即向外界传递了中国要加强和南亚合作的信息,而中国—南亚博览会在昆明召开,则是进一步明确了这样的信息。

“闻会”起舞

说到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外交功能,就不能不说中印两巨人在博览会上的双边互动。

70家印度企业的“进驻”,使得南博会印度馆成为参展42国中最为火爆的展馆之一。馆内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印度特色商品被抢购一空,侧面反映出两国民众互相交流的渴望。

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所学者斯瓦兰·辛格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印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在一定程度上,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经过长期的谈判,双方理解得到加深,建立了一些机制,双方均努力不去破坏这种友好气氛。作为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我经常把中印比喻成在薄冰上舞蹈的龙和象。”

斯瓦兰·辛格说,如果把中印比如成一对舞者的话,南博会就是这对舞者的舞池,它可以为龙象提供更坚实的冰层,使他们尽情地在舞池里舞蹈。他建议,南博会不仅要在政府层面、智库层面进行交流对接,还应该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增加这些相关者的利益,这样才不会引发对抗。合作多了,争议就会变得越来越少,接触越多,讨论越多,人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争议领域转移到合作领域。

“云南是个盛产玫瑰花的地方,如果说中印有可能变成恋人,那南博会就是他们的大媒人。”斯瓦兰·辛格说道。

吴建民也认为,中印需要有平台来增加利益交汇点,构建利益共同体,而南博会必将成为构建利益共同体的良好平台。

“任何政治交往都是以民间交往为基础的。”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利君认为,南博会为中印交流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是继孟中印缅区域合作论坛、“金砖五国”后,中国与印度——世界最大两个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定期、稳定的交往平台。

南博会描画区域合作新版图

“一旦南博会成为中国和南亚稳定的沟通合作机制,中国和南亚的互联互通将很快成为现实,而互联互通的实现,将使双边的合作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成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吴建民说道。

在吴建民看来,中国和南亚两大市场如能成功对接,所释放的能量,将成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核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认为,中国和南亚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趋于结束,而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优势越来越明显。南亚人口结构和数量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成为中国和南亚经济合作基础之一。这两个区域的合作,将给亚洲经济发展提供庞大的消费人群。

眼下,中国正在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产业需要转型升级,中国工厂需要向南亚延伸,如果中国过剩的产能,能通过南博会向南亚转移,将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中印两国产业结构有很强互补性,中国制造业有优势,印度的服务业特别是信息产业非常发达,产业对接有着相互需求的基础。

“这一地区的合作竞争有着全球战略意义。”尼泊尔立法委员会委员希茜拉·雅米说,中国与南亚有大约5700公里的边境线。她说,如果中国经尼泊尔到印度的高速公路能修通,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是无可限量的。

“在南博会期间召开的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对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对地区安全产生积极作用。”希茜拉·雅米认为,南博会为中国和南亚提供了双边和平对话的机会,为双边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对接的平台。中印加深合作才能实现全球稳定。

孟加拉国驻华大使穆哈迈德·阿齐祖尔·哈克表示,很高兴地看到,中国领导层已意识到这一点,“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访问印度时谈到,赞同加快推进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云南渠道”激活中国南亚合作

斯瓦兰·辛格亦在接受云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南在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合作中扮演者着倡导者角色,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在云南的推动下开展,已经证明云南成功地扮演了这一区域合作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相信云南将全面激活中国与南亚合作。

中国与南亚合计占世界人口的1/3,是当下全球两大新兴市场。出席南博会开幕式的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21世纪以来,中国与南亚各国对全面发展和提升彼此间经贸关系的愿望日趋强烈。在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的建议下,中国南亚博览会应运而生。

尽管在过去15年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额增长38倍,南亚已经成为云南的重要贸易伙伴,但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规模仍然偏低。2012年,中国与南亚各国进出口贸易额超过930亿美元,而在与南亚多国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的云南只有5.76亿美元,仅占全国的0.62%。

随着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被列入国家战略,云南发展方向已明,而南博会则进一步凸显了云南在中国与南亚合作格局的重要地位。

“事实证明,升格后的首届南博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南博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介绍,莅临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国外省部级官员近60位,外国驻华大使、总领事30余位;境外参展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42个,安排展位共2420个,有超过1200家境内外企业参会,其中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印度塔塔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

截至6月9日,首届南博会暨昆交会共签定引资项目467个,金额5956亿元,其中,国内合作签约项目总投资5378亿元;外贸签约和成交5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6.6%;协议利用外资项目94.34亿美元,同比增长58.6%;外经合同金额28.48亿美元,同比增长818.9%。

正如吴建民所说的那样,南博会的成功举办,将使云南成为中国和南亚加深合作不可替代的渠道。

在李纪恒看来,举办中国—南亚博览会,是云南通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南博会的成功举办,一是有利于深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乃至泛印度洋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二是有利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的经贸平衡,以经促政,服务总体外交,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三是有利于加快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进程,提高云南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李纪恒说,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印度期间,中印双方决定建设中印缅孟(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加强在相互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产业园区和铁路合作,启动地区贸易安排谈判等。中印缅孟经济走廊覆盖的面积约为160万平方千米,人口达到4.4亿,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他表示,云南作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特别是连接中印缅孟的前沿地区,将根据中央政府的部署要求,尽快编制完善相关规划方案,充分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主动参与经济走廊建设,为经济走廊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每年举办的南博会,必将有力地助推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推动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载体、重要平台。

渐变重脉

尽管在中国与南亚的进出口贸易中,云南所占比例不足1%,然而这个中国西南边陲省份,仍然有充足的理由,让外界对其进行战略重估。

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正将多个“重磅炸弹”扔向云南: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2012年10月,《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我国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总体规划(2012-2020)》获国务院批准;去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

这些政策的出台,让穷惯了云南制定发展战略上有了足够的自信。李纪恒表示,今年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桥头堡建设为今后5年政府工作的总抓手,2013年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开好第二次桥头堡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桥头堡建设支持政策;打好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战,努力完成年度计划;实施产业建设3年行动计划,着力培育千亿元产业、千亿元企业和千亿元园区;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实施城乡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城镇上山,大力推进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人口转户进城力度;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推进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边(跨)境经济合作区、口岸经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

在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方面,云南已专门编制出台了《支持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和《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试验区建设正积极推进,在产业培植、园区发展、通道建设、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设麻栗坡(天保)、耿马(孟定)、腾冲(猴桥)、孟连(勐阿)、泸水(片马)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李纪恒称,《加快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若干意见》已经出台。“我们结合云南开放实际,增加提出同步建设勐腊(磨憨)边境经济合作区。目前,上述6个新设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均已完成可行性论证,部分已开工建设,耿马(孟定)和腾冲(猴桥)两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材料已报送到国家商务部”。

到2016年,云南省将基本完成各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合理空间布局和产业体系,成为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产业外向度在各类园区中名列前茅,成为全省跨越发展排头兵。“意见”明确到2016年,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以上,吸引国内投资1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税收年均增长18%。2020年,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全面建成,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以上,吸引国内投资2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200亿美元以上,每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建成区面积不低于6.5平方公里。

“可以预期,有以上诸多优惠政策的支撑,云南出口导向型工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和进出口贸易将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云南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将会大幅提高,三次产业、轻重工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的特征更加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金融业将成为我省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李纪恒说道。

作为一个边疆省份,“南博会”、沿边经济区建设以及新提出的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建设正将云南推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而这个一度被外界忽略的中国发展滞后的西南省份,正逐渐演变为国之重脉。

猜你喜欢

南亚云南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南亚》教学设计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
经济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