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谁的胜利?
2013-05-14宾根木匠
宾根木匠
别惹女人,如果一个女人决定用她全部的决心、毅力和隐忍来对付你,那你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即便你是本·拉登——凯瑟琳·毕格洛用她的《猎杀本·拉登》几近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真理。
跟毕格洛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那部《拆弹部队》极为类似,《猎杀本·拉登》也是一部反恐战争题材的电影,两部影片甚至有着同样的源起:战地记者马克·鲍尔当年跟随美军报道伊拉克战争,后来他把自己的长篇报道变成了《拆弹部队》的剧本;也是在伊拉克战场上,马克·鲍尔开始有了写一部关于本·拉登的电影剧本的想法,后来还是凯瑟琳·毕格洛接过了这个项目。在原剧本中,鲍尔描述了一场对CIA和美国特战队员的漫长煎熬——彼时,本·拉登依然逍遥法外,这场猎杀行动的结局是失败的。不过开拍后不久,忽然传来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于是鲍尔和毕格洛开始修改剧本,才有了现在这部《猎杀本·拉登》。
这部与现实联系紧密的电影原定上映日期临近美国大选,因此影片被斥为奥巴马的竞选工具,片方甚至遭到了窃取军事机密的指控。为了在政治上避嫌,只好拖到2013年上映。甫一公映仍登上了周票房榜的榜首。
《猎杀本·拉登》还是保留了鲍尔最初的创作基调,从9·11事件到2011年猎杀行动成功,长达十年的漫长煎熬,通过杰西卡·查斯坦饰演的CIA特工玛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头引用了9·11事件发生时若干个惊慌失措的求救电话录音剪辑在一起,在一片漆黑中唤回了美国观众的恐怖记忆——漆黑的片头与片名相互交映,影片的英文片名是一个军事术语,指室外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刻,当然也可以将之理解为片尾那场击毙本·拉登行动的真实夜战场景,抑或主人公长达十年苦寻本·拉登而不得的晦暗心境。
《猎杀本·拉登》编织了一张横跨半个地球的反恐大网,玛雅只是网中的一个小结,但她几乎把整个生命都陷入到了这场“关灯行动”的泥潭中。拷打战俘,资料搜集,情报分析,同事遇袭身亡,和蔼可亲的平民与恐怖的人肉炸弹无法区分,玛雅生活的世界就像无间地狱一样煎熬无尽——她甚至会在情报分析会上对着CIA局长大吼大叫宣泄压力。
这部157分钟的电影大多部分在展现搜集、分析情报的过程,充斥着交易和逼供,直到最后40分钟,我们才看到那场真枪实弹的军事行动。乘坐直升机的美军特战队员空降到本·拉登藏身的宅院里,开展了一场狙杀战。
而在这场最终行动中,人们能清楚地看到美军特战队员对平民的杀戮——从合法性上讲,这栋宅院里的人们都可能是恐怖分子,格杀勿论也是符合战法的。所以,当一个妇女哭喊着扑向她丈夫的尸体时,美军特战队员冷酷地将子弹射向该女子的后背……而为了狙杀本·拉登及其心腹,特战队员必须让那栋房子里妇女、儿童冒生命危险,如果妇女、儿童成了肉盾,在美军眼中那也只能算是这场反恐战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这真的是一场胜利么?恐怖分子攻击平民违反人道,而反恐战争的手段,恐怕也算不上真正秉承了人道主义。乔姆斯基曾在《海盗与君主》中引用了那段亚历山大大帝与海盗的著名对话——站在海盗的角度而言,亚历山大大帝无非采用了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
玛雅亲自确认了本·拉登的尸体,然后,她颓然地登上返程军机,泪如雨下。
某种意义上,击毙本·拉登又是一次历史的终结,以某一方胜利的姿态呈现出来,然而,这场战争中真的有胜利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