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人的服丧期

2013-05-14杨时旸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5期
关键词:拉登仇恨穆斯林

杨时旸

单纯从结构上说,这部《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很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两个男人絮絮叨叨地聊天,然后故事不停地闪回到他们聊到的场景。但相比于那部充满神迹和炫目特效《少年派》,这部作品浸满悲伤。

十几年后,9·11事件已经从一次令人震惊恐怖灾难,成为了电影界的绝好素材。但大多数9·11题材的影片都有着小心翼翼的姿势。他们歌颂英雄、鞭挞敌人、营造悲情、展现希望,没有人愿意冒着政治不正确的风险尝试另类的视角。

但《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做了一次稍显大胆的选择。电影中的主角既不是彰显英雄主义的美国救援者和军队,也不是美国受害者,甚至不是恐怖分子。而是生活在美国的普通穆斯林。9·11之后,这些人的生活被彻底颠覆。

他们是公共话语中的失踪者。媒体喜欢身份鲜明的人群。但是现实远非这样非黑即白,9·11之后,那些原本安宁生活于美国的普通穆斯林突然间变得可疑起来。他们的肤色、信仰、大胡子、头巾和罩袍似乎就已经泄露了他们的“原罪”。

影片的主角昌盖兹就是其中一员。这个巴基斯坦的教授举止优雅地坐在美国记者鲍比面前。鲍比的真实身份是CIA特工,借采访之名,想从昌盖兹口中问出情报。但昌盖兹却向他诉说了自己的经历。

他作为一个美国梦的追逐者去往纽约。毕业后如愿进入知名金融公司,很快晋升。就在他成为公司合伙人的当口,9·11发生了。一切都变了。因为他的血统,在机场被脱光盘查,在地铁口被莫名扣留,他本为缓解思乡病而蓄起的胡子吓坏了原本亲近的同事。他的生活在充满敌意的氛围中迅速瓦解,原本包容、多元的纽约突然变得保守而敌对。他决定返回故乡做一名大学老师。周旋于恐怖分子、热血青年之间,平衡仇恨和理性……

影片设定了围绕在昌盖兹身边的三个主要人物。他的老板吉姆,一个前9·11时代的标准美国梦的代表,出身底层,靠自己奋斗取得成功,他是昌盖兹原本的榜样。另一个是他在美国的女友艾瑞卡,她是昌盖兹美国梦的一个变体,一个与异乡纽约更加亲近的中介。最后一个是与昌盖兹聊天的美国特工鲍比,他是昌盖兹美国梦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自己碎裂的全过程。这三个人形成了一个拱状结构,折射着昌盖兹及身后一批穆斯林9·11前后内心梦想的升腾与破灭。

如果说,其他大多数9·11题材的影片都在描写外部,事件的原因,后果,影响,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在描写一个巨大的恐怖事件在每一个普通人内心留下的深刻的痕迹。复杂的人性是一把锋利的刻刀,把一个人渐渐雕刻成另外的样子。《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从一个侧面写出了仇恨滋生、蔓延的全过程,当然,最终也体现了和解,但和解也是以某种程度的互相伤害为代价的。

当然,导演仍然让电影在结尾回归了主流,CIA查明昌盖兹一直拒绝与恐怖分子合作,他在大学里从未渲染过仇恨,而是企图让人们明白和解的重要。但最终他的助教仍然在混战中死于误伤。而美国特工鲍比也身负枪伤。这就是现实的隐喻,互相伤害早已注定。

电影中,昌盖兹的女友与他分手时说,自己还无法忘记去世的前男友,“我的服丧期还没结束。”在那样的背景下,一个美国人对一个穆斯林说出这样的话,不如说隐喻着9·11之后,在仇恨的雾气中,美国与穆斯林的服丧尚未结束。

影片推荐

9·11题材经典影片

《华氏911》

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的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片中用真实的历史场景,从某个侧面提供了一种解读方式。

《世贸大厦》

9月11日清晨,接到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而倒塌的消息后,消防警员约翰·迈克洛林和同事们立即整装赶赴现场,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他带着队友冲进大楼中,却被二次倒塌的残楼压住了。营救与自救在惊心动魄的24小时内同时展开。

《93号航班》

就在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的那个黑色日子,93号航班被恐怖分子劫持,之后坠落在宾夕法尼亚,机上45人全部罹难。社会广泛猜测,航班上的恐怖分子本来打算把飞机用以袭击华盛顿。然而机上所有乘客和工作人员却一致抗敌,以自己的牺牲保住了更多人的性命。

《猎杀本·拉登》

玛雅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地投入到这件事上。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猜你喜欢

拉登仇恨穆斯林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印尼·雅加达
美国悬赏百万追踪拉登之子
历史与仇恨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Fire and Ice
别让“仇恨袋”挡住你
美特种兵进也门搜拉登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