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的读书情结
2013-05-14高远
高远
写下文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估计能准确回答上来的人不多。中国人每人每年平均读几本书?法国人一年又读几本书呢?这里面可看出国民的阅读现状,也看出国民的综合素质。中国每年人均读书是0.7本,每人不到一本,还包括中小学和大学教材教辅。法国每年人均读书12本,是中国人的17倍多。
在法国,地铁里,公园中,马路边,公车上,随处都能看到人们专心致志地读书、看报的身影。在咖啡馆或酒馆,有人要一杯咖啡或一瓶啤酒,就能“煲”好几个小时的“书粥”。他们像中国古代圣人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目光在书刊上流连。读书成为大多数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那么,法国人为什么喜欢读书?法国作家莉迪·萨尔维尔和玛丽·达理厄塞克认为,书穿越了世纪的时空,是人与人约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书是人类拥有的最奇妙的东西之一,是人类生命季节的明灯。阅读让人远离世界,又让人重新找到世界。阅读与生活相伴,没有阅读的生活将是一种错误。法国人把读书看作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修养的必要手段。
法国人历来以演讲、辩论闻名,欧洲人说“每个法国人都是演讲家”。我在法国遇到过几次同样的事情,国内朋友(或者朋友之友)来巴黎,与法国朋友们谈事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同胞们不知不觉常把话题转向吃穿用戴,吃什么大餐,穿什么名牌。遇到这种情形,法国人多半轻轻一笑,有时也淡淡反问:“请问,您自己的价值是多少呢?”中国人的“暴发户”心态,不只限于商人,它是现今社会的一种通病。
法国旧书摊是法国人爱读书的一个典型例证。在香榭丽舍大道、蒙帕纳斯大街这些看似与阅读无关的地方,都可见到摆满图书的地摊。凡是到过巴黎的朋友,都知道塞纳河两旁一个个绿色的铁皮箱。那可不是垃圾箱,它被称为法国思想园林的“后花园”。河边一字排开的书摊近百米,防洪的水泥堤坝上安装了一排有些锈迹的铁柜书架,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书刊。
旧书摊上书籍繁多,几乎囊括各个领域。这可不是面子工程,法国旧书摊能够数百年久盛不衰,虽有游人的眷顾之功,但如果没有法国人的光顾,恐怕它也只是昙花一现。《法国拉贝尔》杂志认为,法国虽然读者群很大,但他们的生活节奏各不相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法国出版机构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推出了便于携带的口袋书,现价仅为两欧元,比一份报纸略贵一点,面世不久就在法国图书市场上争得1/4的份额。如今,全世界很多学者、专家以及收藏家也常常涉足其间,觅宝寻珍,获取精神食粮。它的兴旺能看出法国大众的读书情结、爱书情怀。它的背后承载着法国人的文化格调、历史职责。
法国人把读书看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做人生的乐趣。在法国书店,你很少看到人挤人买书的场景,没有哪一种书洛阳纸贵,一本难求。你也找不着太冷清的柜台,热门的文学艺术类书籍有人眷顾,生僻的专业类柜台也常有人光临,每类图书都有它的忠实读者、长久粉丝。正如法国各种艺术门类,歌剧、交响乐演出门庭若市,民间的通俗喜剧也是久演不衰。
法国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郁的读书氛围,久而久之,整个民族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这是法国文化之花在世界文化百花园里“四季常开”的根源所在。我们中国呢?中国人不爱读书,不重视读书,不崇尚读书,即便读,也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读作家滥情、美女言情、明星发情的“垃圾书”。
从法国人的读书现象,映衬出当今中国人的整体素质。5000年的文化延绵,书里的颜如玉已老,黄金屋半拆。书,已经逐渐变得有知识,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