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化”辅导班

2013-05-14袁腾飞

读者·校园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汉化鲜卑皇上

袁腾飞

不汉化,哪儿来回哪儿去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是游牧民族,当时生产力相对比较落后,而被他们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就因此出现了。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摆在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汉化,第二个是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汉化的结果就是原有的民族文化被同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推行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方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布了均田令,给农民分地。分地之后老百姓不光要种地,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所谓的租调制。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或者帛。要是种麻的就得交麻布,种桑的就得交丝绸。甭管是交租或者调,前提是一律必须从事农业。鲜卑人也得从事农业,因为国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现在给你分配土地,逼着你进行农业生产,所以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汉化了。

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北魏为什么爱打仗?官员没有俸禄,你想挣钱靠什么?出去打仗,抢战利品;另外就是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这就是典型的马背上的民族嘛!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一发工资,谁还愿意天天出去打仗?所以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了,越来越平和了。

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云十六州中的云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比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家“兴自北土”,国家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然文轨未一”,我们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只适合打仗,穷乡僻壤什么都不产。“移风易俗,信为实难”,这个地方要改变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地方鲜卑的旧势力太强大。怎么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都,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所在,周秦汉唐11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5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直到今天,洛阳是9朝古都,古来征战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思。

衣冠发型很紧要

汉化很实际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移风易俗,实行汉制。

实行汉制首先从汉服开始。全部改穿汉族服装,都留汉族的发型。

古代汉族人留什么发型?男的满20岁,女的满15岁,头发就再也不能剃了。女的满15岁叫“及笄之年”,意思是你可以嫁人了。男子满20岁,叫“弱冠之年”,就可以当官,行加冠礼,表示你成人了。你只要一成人,头发就不能剃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有丝毫损伤。

头发不剃怎么办?盘到顶上,拿一根簪子一别,老百姓的发髻用布包上,这个布就叫做“帻”。当官的发髻外面戴冠,就是乌纱帽之类的。所以,古代人洗头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汉语以字为单位,沐就是洗头,浴就是洗身上。胡须也不能剃,只能梳,新陈代谢自己掉,不能剃,剪别人的胡子那是对人最大的侮辱。

中国传统服装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男女都穿裙子。在汉朝以前,成年男女也都穿开裆裤,因为外面有裙子,从衣着上看不出这个人是男是女。尤其是老百姓的穿着,都是灰色、黑色、白色的衣服,更难区分性别。裤最早的意思是胫衣,护腿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长筒袜、连裤袜。死裆裤是后来跟少数民族学的,因为他们要骑马不能穿开裆裤,不能穿裙子。

其实汉民族的衣服既不便于生产,又不便于战斗,汉服虽然大气好看,但不合理。所以,孝文帝实行汉制在这个时候遭到一些人反对,无奈皇上下令要一律穿汉服,坚持穿鲜卑服的则“笞杖徒流死”,就是拿板子抽,拿鞭子打。

接着,皇上又让百姓改汉姓。孝文帝拓跋宏改成元宏,唐朝大诗人元稹就是鲜卑贵族,皇室后代。步陆狐氏改成陆氏,勿扭于氏改成于氏,尉迟氏改成尉氏。包括穆桂英也是鲜卑人,从丘目陵氏改的穆氏。就这样,鲜卑八大姓都改成了汉姓。

衣服和姓改完之后,皇上下旨官员们都得说汉语。30岁以上的官员要在3年内学会汉语,否则这个官就别当了。30岁以下的官员要在半年内学会汉语,禁止讲鲜卑语。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以书同文最有意义。欧洲好多国家的文字看着都类似,但是不一样。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听着都差不多,但人家愣是分裂成那么多的国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统一的文字,所以,现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很有道理。

这个粉丝很大腕

这还不算完,皇上快成汉室的疯狂粉丝了,还跟汉族人通婚,进行人种改良。

皇上跟自己的皇后讲:“我要娶汉族女人做皇后了,麻烦您给让个地儿。”皇后不同意,皇上就把她送到庙里,让她出家当尼姑了。然后皇上娶中原大士族李氏的女儿为皇后。中原士族是四大姓,崔、卢、李、郑,一家娶一个,立李氏为皇后,让崔卢、郑氏做皇妃。皇帝带头跟汉族的高门大姓通婚,而且要求自己的臣属必须跟汉族通婚,禁止鲜卑族之间通婚。这么一搞的结果就是,鲜卑族的血统逐渐凋落,最后完全消失。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把鲜卑这个民族活活弄没了,但是从中华民族融合的角度讲,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汉化鲜卑皇上
拔刺
鲜卑族的崇山与祭天
“汉化”产权保险
鲜卑民族初探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浅论几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习俗
软件汉化之路
皇贿
冗文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