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05-14温彬

读者·校园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办学校长中学生

温彬

编者按:我们开辟了《问》这个栏目,希望在这里可以问校长、问老师、问学生、问家长……我们想通过“问”与“答”,与读者展开互动,增进了解。如果您有想问的问题或能提供相关的线索,请投到主持人的邮箱:wenbin930@163.com。

《读者·校园版》:天津市二十中是一所历史悠久、颇具特色的学校,特别是定位于“语商教育”层面的特色教育更是成效卓著,请问您在学校管理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思路的?

张永泉校长:天津市二十中始建于1938年,有悠久的传统。学校将“让每一个学生自信而愉悦地走向未来”作为办学理念,推进语商教育,以“读写说辩”为支点,力求做到:课程有讲授,课堂有渗透,活动有训练,环境有呈现。激发学生智商与情商的潜能,从而使他们成为面向未来、具有挑战力的素质全面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一是校长与教师一道,在对历史传统的梳理中确立教学思路,在不断论证中完善方案;二是在不同场合中谈思路、讲方案,让师生增强认同度和参与度;三是积极推进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内容。学校的特色创建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读者·校园版》:您如何看待社会上因追逐“超级中学”导致的教育不公平?

张永泉校长:社会上对优质资源的渴求所形成的“择校热”,从某种程度上催生了“超级中学”。说到底,这是有限的优质资源与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这在有些地区可能更加突出。首先,政府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逐步推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其次,要在办学的多样化上做文章,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读者·校园版》:中国的留学大潮汹涌澎湃,很多学校都跟风开设国际班。天津二十中是否也开设了国际班以适应这一现状?

张永泉校长:天津二十中坚持办学的开放性,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有交流,同时也是市教委国际交流项目的经常性接待学校。但二十中没有跟风开设国际班,学生出国读书也是家长自行斟酌后作出的选择。

《读者·校园版》:前一段时间,不少地方的校长、老师在师德方面频频出事,您如何看待当下教育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的现状?

张永泉校长:这虽是个别地区的个案,却也严重损害了教育从业者的形象。我认为这种现象是一些地区教师资源不足造成的质与量的失调所致。一要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不仅要求学历,还要对人品审查考核,不能在用人上饥不择食。二要加强教师教育与评估,有效提高师德,增强学校与家长、学生的联系,推动评教活动常态化,把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读者·校园版》:历史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明显被边缘化,中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所知甚少,对世界历史含混不清,您如何评价历史教育的这种现状?

张永泉校长: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学校也有课程计划,也要进行历史的学业水平考试,但历史成绩没有纳入高考的总分中。由于实行文理分班,大量的理科生对历史课重视不够。人文教育的缺失,难以培养出素养全面的学生。当我们思考“钱学森之问”时,不能不想到这样一个因素。这要从考试改革入手,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

《读者·校园版》:您认为国内的教育与国外的教育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要量化一下,您认为这个差距有多大?

张永泉校长:有理念上的差距,更是体制框架下现实的选择。应该说国家的“教育十年规划纲要”,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未来教育的蓝图,学校办学正在从外控式、同质化走向自主式、多样化,虽然仅仅是开始,但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尝试,为我们缩小这种差距提供了借鉴、增强了信心。但想要落实这些内容,宏观上要进行配套改革,要研究方案,设计可行的路线图。

《读者·校园版》:您如何看待阅读对中学生成长的作用?如果让您给中学生推荐几本值得阅读的书,您会推荐哪几本?

张永泉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个人觉得,读书宜从博而宽走向专而精,在读书过程中选择个人的喜好。中学生除多读些中外文学名著外,还要多看些伟人、名人传记,还有名人家书,如《傅雷家书》等。

《读者·校园版》:如果能重新选择职业,除了当老师之外,您会选择什么职业?

张永泉校长:我的四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经历,我对教师职业有很深的感情,从未考虑过其他职业。如果一定要另选一个职业,恐怕也是与教育培训有关的职业。

《读者·校园版》:您的教育格言是什么?

张永泉校长:“柔韧若水”。以上善若水的情怀,水滴石穿的精神,让教育走向理想境界,这始终是我的追求和坚守,也是一种教育情怀吧!

猜你喜欢

办学校长中学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