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书案

2013-05-14蔡楠

小小说月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杜家李自成崇祯

蔡楠

崇祯吊死在万岁山之前,在龙书案上写下了四个字:杜勋大奸。所以,多少年以来,我一直背负着“奸监”的恶名。崇祯为什么这么恨我?这主要是因为两件事情:一件是我在宣府投降了李自成;一件是我在北京打开了紫禁城。

我是太监。是崇祯非常宠爱的太监。我和王承恩、曹化淳一样受崇祯宠爱。要不是这样,崇祯也不会让我替他操练御林军和太监兵。当然,我会武功。会劈八卦连环掌,会打金刚罗汉拳,会使那罗王棍。我就是在老家郭州城一掌劈死白洋淀边一个渔霸才逃到京城的。我在同乡田尔耕的引荐下,才得以净身进宫当差。当然我知道田尔耕是魏忠贤的人,我不会跟他走得太近。这就是崇祯斩除魏党后依然宠爱我的原因。我操练的御林军和太监兵,是崇祯真正的王牌,在多少次宫廷争斗中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崇祯在乎我。

李自成大军打到了河北。崇祯命我率太监兵监军宣府。我知道他是想让我阻挡李自成的长驱直入。但这次他错看了我。小小的宣府怎能抵挡得住李自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呢?尽管巡抚朱之冯勉力而战,无奈叛将白广恩与总兵王承允内外迎合,军心早已归顺了李自成,没有人肯再战。朱之冯独身一人闯到城楼,燃火点炮,却又被士兵拉住了手。火自顾燃烧,炮却沉默寡言。朱之冯来到我面前,一句话也没说,夺过一个太监兵的快刀,一下子抹了自己的脖子。那血,从脖子里冲出来,在残阳下蹿出了一丈远,噼噼啪啪溅落在我和太监兵的头顶上。

王承允的快刀也架到了我的脖子上。我看了看和我朝夕相处的太监兵们,他们的脖子上也架着同样闪亮的快刀。我抹了抹朱之冯热乎乎的血,干净利落地说,出城,前进三十里,迎接闯王!

我们就这样归顺了闯王。我是在归顺了闯王之后才知道闯王并不想杀进北京君临天下的。他只想割西北一带,然后让皇上敇命封王,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受封后,愿为朝廷内遏群贼,外制辽沈,但不奉召入觐的。这就有些让我看不起。李自成枉为闯王,不是个干大事业的主儿。此时,我知道紫禁城内正流行鼠疫,军民十之五六死去,街头连玩耍的孩子都没有了,有的地方出现了互相杀食的现象。整座城市已呈现灭亡的迹象。但我没说出事情的真相,我还对皇上保留了那点忠心。所以,在李自成攻陷居庸关、剑指彰义门时,我向李自成毛遂自荐,愿意进城劝崇祯议和。我那时依然愿意崇祯保留着大明的破败江山。

但崇祯拒绝了我。当然也拒绝了李自成。崇祯的意思很明确,议和可以,封王犒军也可以,独独不奉召不入觐是不可以的。那样大明皇帝的颜面岂不丢失殆尽?哈,帝可杀不可辱!我非常理解崇祯。不能说崇祯是个坏皇帝,按他自己的话说,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为什么?为的就是做一个好皇帝,可是生不逢时,诸臣斗智,官吏舞弊,义军纷起,天灾人祸,太平皇帝岂能做得成?如今连个可商量大事拿个主意的大臣都没有,就连身边的太监,比如我,献了宣府,比如曹化淳,献了彰义门。你说崇祯能不窝心吗?在乾清宫,崇祯推倒了御座,将龙书案上的一个玉壶狠命掷向了我。玉壶长了眼睛,结结实实地砸中了我的额头。那里霎时开出了一朵鲜艳芬芳的花朵。

万幸的是崇祯没有杀我,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杀我。其实我是不想回去的。可是崇祯放走了我。让王承恩放走了我。难道……

崇祯没有杀我,我只能杀崇祯了。或者说我只能帮助李自成逼死崇祯了。现在看来,这是历史的进程,无法改变的进程。

于是,我来到了紫禁城门口。在几个御林军士和太监兵士的帮助下,我打开了紫禁城。城门洞开,李自成的义军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李自成的潮水淹没了内城,淹没了皇城。守卫城门的士兵不堪一击,阁臣、驸马和京营总督早已不见踪影。炮弹如雨,与天上真正的雨水一起砸向皇宫。崇祯的身边只剩下了贴身太监王承恩。王承恩跪倒在地,哭着说,皇上,你赶紧出城逃命去吧!

崇祯扶起了王承恩,没有说话。他的眼睛里泛着火光和泪光,他颤巍巍走到龙书案前。他就是在这时候写下杜勋大奸这四个字的。我知道,崇祯仇恨我。仇恨我没有揣摩透他的心思。

然后,他急匆匆来到坤宁宫,先让太子和定王、永王三个儿子扮成老百姓离开了皇宫。又让王承恩传旨,逼皇后嫔妃及女眷们自尽。看着那么多的佳丽顷刻之间香消玉殒,崇祯却拍手说,好好好。这时却发生了一个意外。只有16岁的太平公主不肯将头伸进系成圆套的凌绡。她的哭声让崇祯心烦意乱。他拔出剑来,闭眼向公主刺去,同时呜咽一声,你你你——为何生在帝王之家?

我那时明白了崇祯的残忍和懦弱,也明白了他必死的决心。其实那时候,崇祯已经别无他路了。他只有在王承恩的牵引和陪伴下,走向万岁山,走向寿皇亭那株蓬勃生长的槐树前,将自己的一生交付一个树杈。那是一个经典的死亡: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我就是在崇祯死后失踪的。大明的遗臣找不到我,李自成找不到我,后来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也没有找到我。我在身后留下了无数传说。有人说我和王承恩陪崇祯一起死去了,有人说我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杀死了,还有人说我保着太子下了江南……

都不对。我其实是回了河北老家。回了白洋淀边的郭州城,回了生我养我的杜家营村。我在这里隐居,一直到死,入了杜家坟。

368年以后,我的灵魂被后人们惊醒。他们要大兴土木,在杜家坟一带为我建一个杜勋祠。要借助名人效应开发旅游。哈,我一个太监也算名人?我觉得有些滑稽。我的灵魂香烟一样袅袅地飘向了1644年的京城,飘向了那个炮火和雨水交集的日子。我又看到了崇祯皇帝,看到了他在龙书案上写的那四个字:杜勋大奸。我在万岁山那株槐树前,摇晃着崇祯,我希望他复活,然后坐着火车或者飞机来到杜勋祠前,最好是带着他的龙书案。我想让他在我的塑像前,重新写四个字:杜勋大真!

选自《小说月刊》

猜你喜欢

杜家李自成崇祯
有一种回报,叫我成为了第二个你
有一种回报,叫我成为了第二个你
从心理传记学角度研究李自成人格的初步构想
“能吏”的“魄力”
亡明罪魁祸首辨:崇祯和朝臣的共同作用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杜家毫会见陈晋一行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叔宠
短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