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跑“高重心”起跑技术的力学分析

2013-05-14汪广茂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起跑线姿势角度

汪广茂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多年来,为了能够迅速提高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全国各级科研所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很多努力,为提高我国短距离跑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起跑技术是获得短跑比赛胜利的第一步.起跑的好与坏能够为加速疾跑段创造有利条件,保证在极短时间内使身体获得加速运动,并急速获得最高速度.它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力作用于运动员本身,来促使它完成这一系列的连贯动作.这个力就是起跑时腿的后蹬力与附加力的反作用力[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韶关学院体育学院等12位短跑运动员的研究,重点选中选邹远乐(15.5 s)、谭明建(10.8 s)作为重点对象进行了列表分析.

1.2 研究方法

(1)采用高速摄像机从人体侧面水平方向拍摄照片,拍摄时在人体各主要关节以及腿部取出比例数据标尺,通过图片解读分析仪分析,叠合成重心法,测定每位运动员身体重心、关节角度、丈量出实际数据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对照比较.

(2)依据力学原理,进行模拟动作,用测力台测出各相关部委的受力部分,对稳定角及重心的影响,进行运算推导,求出百米跑“高重心”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3)对12名运动员进行起跑30米的实验,分别加摆臂、摆腿,伸驱干的不同姿势跑,用模拟试验,依次求得身体各部位的数据,来论证起跑后蹬力与附加力的关系.

2 研究结果

依据照片、图片以及数据的分析,结合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发现合理的起跑姿势与身体重心的高低,力的分布与起跑器的安装及附加力有着重要关系.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 静力学分析

(1)测定人体重心.依据矩合成原理,通过坐标从原点至手的支撑点为50 cm左右,在人体中线上找出重心(预备姿势),邹远乐和谭明建两人重心的垂直高度分别为58.32 cm和56.68 cm,与李辉、李晨、史密斯等3人的重心高度接近(用相同照片),通过解析仪分析认定,误差为1.2~2.6 cm(见表2).

表2 与标准重心及臂肩差距的比较

(2)确定动作时的关节角度.通过对照片的测量取得关节角度的数据,下肢三大关节(髋、膝、踝)都处于最佳的发力角,前膝夹角95°~98°,后膝夹角119°~128°,他们的伸肌处于适宜的拉长和放松状态,在蹬伸腿时可使前膝(主力腿)进入135°左右的良好角度之内,属于标准摆动范围.这样做能尽可能使重心位置前移,身体前倾较大,手、足的支撑力也不一样.在起跑一刹那,尽快地破坏静平衡状态,进入动态过程,而下肢三大关节伸屈,为肌肉作爆发式工作创造了最有利条件,是“高重心”起跑的最大优点(见表3).

表3 与标准关节角度比较

对12名学生运动员进行30米起跑测试,采用两种不同姿势各练习6次,取平均数,进行T检验.验证“高重心”起跑姿势是否优越.

计算 T 值:Z1=ΣZ1/n1,Z2=ΣZ2/n2;S1=;S=(S1+S2)/2;t=

表4 两种起跑姿势成绩比较

从表4可知,起跑距离为30米时“高重心”起跑姿势比一般姿时平均快0.1 s,其中两人成绩相等.三人差0.01 s,进一步说明高重心起跑姿势对提高运动成绩起着明显的作用.

(3)起跑器的确定.通过对照片和实际测量分析,两手臂与地面约成80°~85°,背部自然屈臀部高于肩部平均为17.5 cm,身体重心前移,两手负担约为体重的64%~65%,都在标准范围.这样向前的较大冲击量,前稳定角度小,容易破坏平衡.这种姿势难度较大,要求手背有较强的支撑力量,而且在一定极限内使身体前倾,既不会造成肌肉紧张,又能保证腿部肌肉进行爆发式收缩(见表5).

表5 全身重力分布情况

通过确定重心关节角度后,用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 和余弦定理:a2=b2+c2-2bccos A 求出前、后起跑起与起跑线的距离,并适合运动员身材高矮推导出起跑器安装的方法.起跑线至前起跑器的距离是:BH≈L1·1/3(±3);起跑线至后起跑器的距离是:B′H≈L1·1/2(±3).

2.2 动力学分析

对12名试验对象依次进行30米竞速得模拟试验(动量距原理)求出平均数据看“附加力”与后蹬力的关系(见表6).

表6 附加力对后蹬力影响的平均值

由表6可知“附加力”对后蹬力的影响是很大的,后蹬力的反作用力是推动人体向前的动力,人体由于受后蹬力的反作用力而产生的动量变化,决定于后蹬力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还决定人体受后蹬力作用的时间.研究表明,前腿所具有的蹬力仅占全身力量的50%~60%左右.而“附加力”(摆臂、摆腿、申躯等)所增加的后蹬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1)摆臂的作用.摆臂不仅能维持平衡,还能增加后蹬力和步幅,摆臂的速度与摆腿是一致的.试验证明,人站在磅秤上迅速向上摆臂,磅秤的指针上升.从起跑静止状态到动态过程中摆的速度越大,动量矩也就越大.因此,产生的“附加力”即增大了后蹬力.试验结果,原地单足跳远加摆臂后,可增加14 cm,提高了8%.

(2)摆腿的作用.摆腿动作直接影响后蹬力量,后蹬角度,重心的平衡以及髋、腰的伸展,在摆腿过程中有两个力(力矩)作用到人体上,一个力沿身体纵轴转动,促使身体的一侧向前转动,另一个力沿人体的横轴转动,使人体后仰,促使后蹬推的蹬力加大,而前摆的动量则更直接地促使后蹬力量加大.在单足原地跳远实验中,固定摆动推和放松摆动腿两者比较,前者平均少12 cm,约占7%[2].

(3)躯干伸展的作用.躯干采取弓的形式,有利于加大起跑的“附加力”,加大了加速运动的幅度,从二队跑进有利.同时,由此而带来的重心前移更是结果期望的,其作用是减小前稳定角,有利于快速起跑.实验证明,申躯后可增加11 cm,提高了6%.因此,“附加力”的产生增加了后腿支撑的反作用力,从而加大了推动人体前进的动力.

2.3 两种起跑姿势的动力学特点

(1)两足离起跑线距离的长短.采用测离台对50名学生进行实验,每人练习3次,求出平均数,看不同姿时期跑时两腿所产生蹬力的大小进行比较(见表7).

表7 两种不同姿时期跑时

由表7可知,两足与起跑线距离的长短和两腿蹬力起跑器的力量是相关的.在标准范围内,两腿蹬力是随距离加长而增大的.因为距离加长时,两腿膝关节开放角度较大,能使蹬起跑器时发挥出较大的蹬力,同时两足离起跑线距离大时,可使人体重心更多的前移,器跑时后蹬角度小,能产生较大的水平分力.

(2)两腿膝关节开放角的大小.一般姿势,膝关节开放角度小,前腿膝关节开放角度约90°,后腿膝关节开放角度约120°.后蹬力较小,同时伸直膝关节时所需要的时间较长,而产生蹬力起跑器时间也较长,较费力,使步频减慢,但两臂较省力.

而“高重心”姿势两腿膝关节开放角度大,前腿膝关节开放角度约90°~100°,后膝关节开放角度约130°~140°,伸膝动作幅度小,蹬地时间短,便于提高频率,但是要有强有力的臂腿力量作前提.

(3)臀部位置的高低.一般姿势起跑时重心较低,蹬离起跑器时重心上升幅度较大,过多的损失了推动人体向前的力量.发挥水平速度较慢,不利于提高速度.

“高重心”姿势起跑时重心上升幅度较小,可使运动员在起跑时蹬力挤中在推动人体向前运动上,发挥水平速度较快,同时减少两腿不必要的负担,起跑时省力,对提高动作频率有利[3].

从两种起跑姿势的力学特点看,“高重心”姿势优越于普通姿势,能够从技术上保证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运动,使身体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动态,并形成正常、合理的疾跑要求[4].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短跑的起跑技术是在大脑高度统一支配下,使身体各环节按指令所进行的活动.其产生的内力,按一定的时间、方向、速度、幅度等要求,集中作用于后蹬腿上.后蹬腿的角度、速度、幅度所处的时空位置越趋于合理,人体才越能获得地面给人的反作用力.通过实地测量计算和照片图片分析,证实“高重心”起跑姿势是短跑特别是100米的一种符合力学结构特点的最佳姿势.

3.2 建议

(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重心”起跑的难度大于普通起跑姿势,要求先不作起跑的蹬离起跑器动作,而反复练习静姿,并调试前后起跑器的距离直至达到最佳姿势状态.

(2)在练习过程中,先由学生自己体会,待掌握好最好的姿势后蹬离起跑器跑出.反复试验至熟练后,再统一听信号作完整起跑30米距离的起跑.直至蹬出的第一步自然衔接整个加速过程而不失误到熟练为止.

[1]张卫红.振动训练对肌肉力量和爆发力短期效应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65-66.

[2]汪广茂.几种不同姿势的跳远教学流程特点及分析[J].田径,2010(10):46-49.

[3]汪广茂,历祥英.程序控制模式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运用[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61-64.

[4]宋德海,巢晓春.力量训练方式发展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1(3):50-54.

猜你喜欢

起跑线姿势角度
神奇的角度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宁征:“起跑线”到底是什么?
角度不同
人啊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起跑线
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