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题材对中国陶瓷绘画的影响
2013-05-12郑汇经
郑汇经
寻奇堂 景德镇 333000
中国陶瓷器曾长期受到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影响,很多器物带有不同程度的佛教文化色彩。由于瓷器流通、使用范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客观上又扩大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不少佛教题材的造型与装饰图案在向普通民众传播中佛教内涵也逐渐转变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寓意。中国佛教艺术与陶瓷绘画的结合,仙佛人物都是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
佛教;陶瓷;绘画
1、佛教题材在历史文物中的运用
在唐代初期,唐代黄堡烧造的陶瓷中已显示出佛教文化的影响。如1972年,在黄堡窑址中心区的新村出土一件黑瓷佛塔式罐,罐盖模仿佛塔的九重相轮,作层层递减,盖顶塑出一只小猴,曲腿直身坐于塔顶,作凝神眺望之状。该罐独特的造型和装饰题材蕴含着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佛教也得到全盛发展,佛教对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这一类模仿佛塔造型的盖罐曾广泛流行于唐代社会中,并在西安等地区的唐代墓葬中屡有出土。
在耀州窑历代器物造型中,存在以莲纹为饰的供盘、香炉、熏炉、花插、净水碗及净瓶、钵等大量佛教使用的供奉器具和专用瓷,在宋元时期香炉类烧造数量很大。在耀州窑宋金时期的器物中,供盘中饰有坐佛或力士造型,灯盏中以立狮或卧狮为底座的造型,无不都带有浓厚的佛教文化烙印。至于菩萨像,从中、晚唐开始,文殊为唐人继观音、地藏后特别受崇拜的菩萨,原因与佛教密法兴起后密宗对文殊的重视有关。
2、佛教题材对于中国陶瓷文化传播的影响
在明代,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与波斯商人的到来而广为流传。随着“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开辟,佛教、伊斯兰教的教徒相继东来,中国也有不少信徒西行求法。这些频繁往来的信徒、僧侣充当向外流传中国陶瓷的载体。他们在中国得到当时政府官员友人的馈赠,或自己购买而带到国外去。中国古瓷受到高度重视的事实,能从后来把瓷制品安放在到珍贵金属制品上面的风尚中体现出来,如牛津大学珍藏的一件大概属于大主教瓦哈姆的一件中国瓷碗,安置此碗的托盘大约花了1532克银子,这都说明我国陶瓷在由宗教为传播纽带流传于世的历史源远流长和其珍贵性。宗教对于中国陶瓷文化的影响是由来已久的,它对于当今乃至以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会正确认识宗教文化,利用宗教文化,而促进陶瓷文化的发展。
3、佛教题材在现代艺术瓷中的广泛运用与精神寄托
就现代陈设瓷而言,以寻奇堂所陈列的作品为例,佛雕、青花、新彩、粉彩等现代陶瓷艺术均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由于陶艺自身的特点,常使作品具有内在语言的自然表现而构成特殊的视觉艺术效果。正如饶岱珲在《管中窥豹——论中国现代陶艺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一文中说:“90年代以后,这一批陶艺家在材料选择和上艺制作上往往不拘成规,自由洒脱,唯希望在泥土的随意捏塑和釉色的随机变化中,充分体味人在审美情境下的自然状态和心灵的自然感。从文化意义上看,这种创作的倾向尤其集中地反映了现代人在工业文明环境中的精神超越要求,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关怀价值”。
在陶瓷艺术的审美表现中,绘画是除陶艺造型之外用以表达宗教理念的又一个载体。想要表达什么就画什么,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家热衷于去选择一些看上去并不太完整的绘画方式来展现自己对于佛教的理解。如我的一些综合装饰瓷板佛像,用实而有力的线条只强调人物的基本轮廓,脸部与手部用肖像的画法,仔细、生动的刻画佛像、罗汉的每个眼神与动态,衣着用写意的手法,一笔或几笔带过,虚实结合,更好的展现出善良、驱恶扶正乐善好施的高尚品德,虽然寥寥几笔,但想要说的全部都在线条里头。
从雕塑到绘画,学习前人,传承古人,把握他们的绘画技技巧,以佛教艺术题材为创作元素,深入探索。它是一种理解,对绘画的理解,对佛教的理解。在陶瓷绘画上表现出艺术家本身的真实与内心,除却线条,那么就是色彩的运用了,在陶瓷颜料的赋色上,釉上新彩与釉下青花的结合,适当的留白,使传统的题材绘画更具装饰风格,把自己内心的东西表达出来,把佛教的精神的提炼出来,如画荷,就是荷花,要把荷花背后贞洁精神的气质提炼出来,色彩里头完全隐藏不了内心所想象的东西。只有大隐和小隐之分。佛的第一精神是独立与自尊,艺术家最高的品质是一种真实。用这种精神符号去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画的自己。罗汉也好,隐士也好,实际上也是画自己的一些东西,自己想法的一些东西。
结 语
总之,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渗透,佛教艺术对现代陶瓷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何从佛教艺术发掘出含有中国特色及传统精神的隐性文化,并将这种文化内涵应用于艺术创作中,是当代艺术家应该认真思考并给予高度重视的课题。那些脱身于佛教的艺术创作元素和题材传递着博大的佛家精神,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对人生、对社会甚至对自然的感悟,寻找到一种文化的寄托。
[1] 吴宏聪 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M].学林出版社,1996.
[3] 李欧梵.探索"现代"[J].文艺理论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