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展望

2013-05-11吕爱华尚素微曹件生朱秀玲

浙江林业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香榧山核桃浙江省

吕爱华,尚素微,曹件生,朱秀玲

(1.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森林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3;3.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 丽水 323000)

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展望

吕爱华1,2,尚素微1,曹件生1,朱秀玲3

(1. 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森林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3;3. 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浙江 丽水 323000)

以浙江省林业厅统计年鉴为依据,对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阶段及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后期,将逐步走入发展成熟期,其中经济林产品的采集占森林食品产业产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比重逐年上升,森林食品行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不同的产品种类体现不同的产业发展特点,板栗的生命周期处在较为稳定发展的成熟期,山核桃和香榧处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产业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气候、技术和市场4个方面;提出了推广生态复合经营模式的技术控制森林食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开展森林食品产品认证及森林食品基地认定的发展策略。

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过程;动因;展望

森林食品(Forest Food)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品质和森林文化属性,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浙江省率先提出了“森林食品”的理念,参照国际森林认证规范,开展了“森林食品”认定(证)、森林食品基地建设等实践活动,建立起了独立的“森林食品”品牌和相应的标准、监管、认定体系。浙江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赋予了“森林食品”新的内涵和定义,十多年来,通过试点、总结,集大家所成,使“森林食品”概念趋于完善。森林食品是指来自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具有安全、生态、优质、营养特性的食用林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具有地域性、系统性、可持续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本文以浙江省林业厅统计年鉴为依据,分析了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过程、动因及展望。

1 研究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1.1 理论依据

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量拟合曲线数据模型、年平均增长率等方法确定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通过政策、技术、气候、市场等因素分析产业发展的动因。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浙江省林业厅统计年鉴,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均一致,数据具有可分析性,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产值统计采用经济林产品的采集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的产值综合。

1.3 方法介绍

1.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周期(PLC),是指产业从产生到衰亡的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的动态变化过程。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可以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每个产业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即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4个不同阶段[1],一般可依据某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比重的增长速度来划分具体的产业阶段[2]。其中成长期是产业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进行产业平面扩张的过程;成熟期,由于市场容量限制,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产业增长规模开始趋于稳定,市场集中度提高[3]。

1.3.2 产量拟合曲线模型的建立[4]产业的成长轨迹和成长阶段可以通过多个指标拟合而成的曲线形象地表现出来,比如产量曲线、加工企业数量曲线等。基于21 a的森林食品产量数值,通过指数平滑法处理,得到拟合曲线回归方程及相关参数。

指数平滑法(Exponential Smoothing,ES)是布朗(Robert G. Brown)所提出,布朗认为时间序列的态势具有稳定性或规则性,所以时间序列可被合理地顺势推延。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

式中,St为时间t的平滑值;yt-1为时间t-1的实际值;St-1为时间t-1的平滑值;α为平滑常数,其取值范围为[0, 1]。

据平滑次数不同,指数平滑法分为:一次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法和三次指数平滑法等。一次指数平滑,当时间数列无明显的趋势变化,可用一次指数平滑预测。

其预测公式为:

式中,yt+1'为t+1期的预测值,即本期(t期)的平滑值St;yt为t期的实际值;yt'为t期的预测值,即上期的平滑值St-1。

二次指数平滑和三次指数平滑分别是对上次指数平滑的再平滑。该方法的关键是平滑常数α的取值,通过试算法,根据具体时间序列情况,参照经验判断法,来大致确定额定的取值范围,然后取几个α值进行试算,比较不同α值下的预测标准误差,选取预测标准误差最小的α。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图1 2001-2011年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值Figure 1 Output value of forest food industry during 2001-2011

2011年浙江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2 464.3亿元,同比增加500.2亿元,增长25.5%,其中森林食品产业产值 538.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7%,是主要的林业支柱产业。2001年以来,森林食品产业产值呈现逐年稳步增长情况(图 1),平均年增长率为13.5%,并分别在2002、2006、2010和2011年4年中出现了17.9% ~ 20.5%的快速增长,其中经济林产品的采集平均年增长率为 10.7%,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为26.7%(表1)。

表1 2001-20 11年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产值年同比增长率Table 1 Year-on-year growth rate of forest food industry output value from 2001 to 2011 in Zhejiang %

2.2 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后期

从图 2可以看出,2001-2011年,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产值占全省林业产业产值的比重保持在 21.8% ~24.1%,相对较为稳定,其中经济林产品的采集保持在15.0% ~ 20.7%的比重,非木质林产品加工比重为2.7% ~6.8%。

从图2和图3均可以看出,浙江省经济林产品的采集占全省林业行业和森林食品行业产值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产值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证明森林食品行业结构在调整,经济林产品的采集成长可测性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是产业发展的稳定阶段,若有技术创新,则会有更长期的持续增长。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产业可测性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因此,尽管森林食品占全省林业行业的比重保持在较为稳定的阶段,但整体产业发展仍处在成长期,属于成长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这与刘尊强等认为浙江林业处于林业战略转型阶段(1997-2010年)的结论相同[5]。

图2 2001-2011年浙江省森林食品占全省林业行业产值比重Figure 2 Proportion of forest food industry in forestry industry output value from 2001 to 2011 in Zhejiang

图3 2001-2011经济林和非木质占森林食品产业产值比重Figure 3 Proportion of economic forest and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 in the forest food industry output value from2001 to 2011 in Zhejiang

2.3 产量发展情况

产量数据分析对象:竹笋干、板栗、山核桃、香榧等浙江省主要森林食品(表 2),不同的产品种类体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经相关分析,浙江省各县(市、区)的笋干产量与竹林面积的主要分布区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 = 0.594,在0.01的显著水平呈正相关)[6]。生长曲线法是根据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产量或销售量增长率一般符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的“S曲线”特点,对某一产业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据此判断产业生命周期的峰值点并进行预测[7]。因此通过产量的时间序列进行拟合,来分析和预测浙江省森林食品的产业发展。

表2 主要森林食品年同比增长率Table 2 Year-on-year growth rate of the main forest food product %

2.3.1 竹笋干 竹笋干总体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这与浙江省竹林面积大,一直是山区林农较为稳定的收入有关。在 1995年和 1999年有突出的增幅,分别为62.9%和 53.3%的年增长,2000年以前,增幅总体较后期大。2008年的雨雪冰冻,减产达21.5%,直至2010年才基本恢复。从图4可以看出,竹笋干在1991-2011年的发展呈较为平缓的“S曲线”发展,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处于成长期。但上升空间要与鲜竹笋的产量、栽培技术以及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相关联。

2.3.2 板栗 板栗一直处于稳步发展阶段,除 2010年外,21 a来实现每年度增长形势。1992、1994、1996、1998年出现了31.6% ~ 67.8%的年增长率,2005年以后增速下降,产量逐年趋向稳定。1991-1998年实现年均增长率27.2%,1999-2004年实现13.8%,2005年以后4.0%。从图5和表3可以看出,板栗是四类产品中产量曲线拟合度最高的,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板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贮藏方法落后、加工技术滞后、现有品种与板栗用途之间的差距、市场容量趋于饱和,持续发展受制约[8]。

2.3.3 山核桃 山核桃较具明显阶段性发展,这与吕秋菊等人的研究结果同[9],从图 5可以看出,1991-2002年,产量处于波动阶段,1993年前后山核桃产量从缓慢增长转变为快速增长,由于自然生长规律的原因,其大小年现象十分明显;2003年以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山核桃大小年现象逐渐消失,山核桃面积不断扩大,加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图6和表3可以看出,产量曲线拟合度最低,仅0.86,产量在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后,但产业发展很不稳定,处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2.3.4 香榧 香榧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经济效益最好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较其他产品,香榧的产业发展起步较晚。1996年前,总产量很低,全省产量基本在300 t以下;1997年开始大幅增长,甚至是许多年份出现成倍的增长,如1997、1998、2001年等;2000年后,波动幅度较大,其大小年现象仍较为普遍的存在,1 ~ 3 a均会出现一次小年;2008年以后也仅因为香榧面积的扩大才导致总体产量未减少。从图7可以看出,曲线呈现明显的“S曲线”发展,产量曲线拟合度也不高,目前市场上香榧产品价格最高达600元/kg多,从扩大面积和提高产量上都有很大的潜力,香榧发展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

图4 竹笋干产量拟合曲线Figure 4 Fitting curve of dried bamboo shoot yield (1991-2011)

图5 板栗产量拟合曲线Figure 5 Fitting curve of chestnut yield

图6 山核桃产量拟合曲线Figure 6 Fitting curve of hickory yield

图7 香榧产量拟合曲线Figure 7 Fitting curve of Chinese torreya yield

2.4 结论

(1)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后期,将逐步走入发展成熟期。其中经济林产品的采集占森林食品产业产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比重逐年上升,证明森林食品行业结构在不断进行调整。经济林产品的采集是产业发展的稳定阶段,若有技术创新,则会有更长期的可持续增长;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产业可测性表现为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提升空间较大。要进一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森林食品产业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效率提升和产业竞争力增强。

表3 产量曲线拟合情况Table 3 Fitting curve of different forest food yield

(2)板栗产量曲线拟合度最高,一直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生命周期处于较为稳定发展的成熟期,除 2010年外,21 a来实现每年度增长形势。板栗产业进入产销平衡期,不适合大规模发展,要从提高技术、特别是贮藏技术上为突破口,打破发展制约,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3)山核桃发展处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较具明显阶段性发展,1991-2002年产量处于波动阶段,大小年现象明显;2003年以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山核桃大小年现象逐渐消失,山核桃面积的不断扩大,加工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宣传,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4)香榧发展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其产量曲线呈现明显的“S曲线”发展,其大小年现象逐年减弱,但仍明显存在,产量曲线拟合度也不高,目前市场上香榧产品价格高达600元/kg,从扩大面积、提高科学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上都有很大的潜力。

3 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动因

3.1 政策

森林食品作为产业发展,与政策的制订和扶持密切相关,作为主产区的主导或支柱产业,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省以及各地因地制宜地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促进森林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山核桃在1993年出现了产量拐点,年增长率达250.7%,最根本的原因是政策所致,更是一个政策拐点[10],自1982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林业实行“三定”,山林经营到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农户们或新造山核桃林,或对已有山核桃林精心管护,山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山核桃树的挂果期为七八年左右,10 a左右进入多果期,约l5 a进入盛产期,据此推算,1983年左右种植的山核桃树约在1993年进人多果期。

如为了鼓励发展香榧产业,东阳市政府制订一系列扶持政策,把香榧发展作为农业的龙头产业来抓,并专门设立了发展香榧产业的绿色开发区,市政府从农发资金中拨100万元作为香榧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的配套资金,明确规定,凡是按技术规程建园,保存率在90%以上,面积超过6.67 hm2,由政府在农业开发基金中一次性补助4 500元/ hm2,超过66.67 hm2的,补助费再提高30%[10]。诸暨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对开发性农业进行了研究,财政拿出1 000万元进行扶持,仅香榧一项就达175万元,并对促进良种香榧的发展作出部署,确定对使用良种嫁接苗建基地扶持6 750元/ hm2。浙江省“香榧西进南扩”政策的出台,香榧面积发展迅速,将打破香榧产量不能迅速增长的瓶颈。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香榧面积发展迅速,产量不断提高,价格也不断上升。

3.2 技术

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产业发展一样,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缓慢发展”的曲线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同时,技术也是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

长期以来,山核桃以野生为主,周期长,商品化程度低,并未成为山区林农增收的来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山核桃的粗放经营和大小年现象相当显著,山核桃经营技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1992-1994年,环境破坏与生态恶化,产量大小年明显,山核桃技术得到研究与推广;2002-2004年,集成山核桃病虫害防治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及高效肥的推广,大小年有所缓解,产量逐年上升;2007年以来,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化问题,利用生态化经营模式的试验示范,山核桃地力得以保持和改善[9]。同时推行新产品技术,如临安市大力推广手剥山核桃技术,2002年有1/3的产品采用了手剥技术,增值20元/kg,仅此一项全市可增收2 000万元。

2001年,香榧推行施肥、病虫害防治和人工授粉等技术措施,加上气候原因,使香榧获得空前大丰收,浙江省香榧总产量达到1 623 t,超历史最高产量1倍以上。但由于树龄老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不当[11],长期 “施肥过多,授粉过度,松土除草过频”[12]等原因,导致香榧落叶落“果”,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后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时遏止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通过竹林结构调整、肥水管理、一竹三笋、竹林覆盖等技术,竹笋产量大幅提高,亩产值超万元,覆盖竹林亩产最高可达3万多元。

3.3 气候

不同的森林食品需要不同的气象条件,不同的生长阶段出现恶劣的天气,会严重影响森林食品的产量,“气候”对于森林食品的生产非常重要。

2005年香榧产量下降25.8%,该年要采收的香榧果,正是2003年形成的混合芽演化而来,恰逢当年长期干旱,没有足够的水分来孕育一定数量的混合芽,加上2005年当香榧幼果进入“快速增长期”初期,没下过一次透雨,土壤严重缺水,大量幼果得不到足够的水分供应而落果,这就影响了2005年的产量。

2008年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竹林受害损失惨重,鲜笋产量受严重影响,导致竹笋干产量比上年下降21.5%,直到2010年才恢复。

3.4 市场

从森林食品产业发展过程看,政策是引导,技术是支撑,气候是条件,但市场是前提和关键。没有市场森林食品产业无从谈起,市场需求和价格高低直接影响到森林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而品牌建设又直接关系到森林食品附加值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香榧价格直线上升,到了21世纪初香榧的平均售价维持在200元/kg左右的水平,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直到2012年价格高达600多元/kg。根本原因是目前正宗香榧投产总面积不足4 700 hm2,总产量仅2 000 t左右,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

2002年山核桃由于气候影响,又正值小年,产量减少2/3,仅为3 630 t,但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实现了减产不减收的目标。

板栗经济效益低,板栗效益仅15 000元/ hm2左右,而竹笋好的效益在75 000元以上,山核桃、香榧的效益更高,在万元左右,板栗产量稳中有升,但价格波动不大,已进入产销平衡期,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发展。

4 展望

森林食品基地一般处于边远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物种配置单一、管理粗放的现状使得其容易形成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等危害,不仅威胁到生态环境,还有碍于森林食品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加工不足和附加值低、市场整合不充分、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都制约了森林食品产业的发展。

4.1 推广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和技术,可有效促进森林食品可持续经营

森林食品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是在山区发展大规模森林食品种植且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森林食品种植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利用生物多样性、农林复合经营、间作套种技术和固土保肥技术、生态省力化栽培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恢复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具有可持续性的复合型经营方式。要不断示范和推广这一经营模式,有效促进森林食品可持续经营。

4.2 控制森林食品质量安全,加强风险监控和监管力度,提升产品竞争力

森林食品质量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干果类产品重金属含量偏高、鲜笋中铅含量和亚硝酸盐超标、笋干中二氧化硫、山地水果的农药残留检出率高等,要不断加强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加大风险监控和监管力度,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者的标准化知识和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培训,保障森林食品质量安全,提升产品竞争力。

4.3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可显著提升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森林食品的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栽培上,而且要在加工技术方面不断提升。在栽培过程中,要通过水土保持技术、安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环境质量控制技术、生物炭肥料的推广、生态经营技术的应用等,实现森林食品生态经营和安全生产,改变地力退化、大小年等现象。还有一些创新的技术,山核桃蒲壳栽培食用菌技术、山核桃幼树矮化技术、一竹三笋技术、竹林覆盖技术、杨梅罗幔技术等要不断推广使用。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要不断开发森林食品新产品,提高加工附加值。

4.4 开展森林食品产品认证及森林食品基地认定,打造森林食品品牌

浙江省自2003年开展森林食品认定(证)工作以来,共认定了49个产品、872个基地,其中认定有效期内(2009-2012年)336个,认定面积66 373 hm2。据不完全统计,通过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认定,新增产值近94.5亿元,实现了“森林食品”品牌和企业效益的共赢,为森林食品产业的有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消费者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对品牌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开展品牌经营,对实现森林食品价值将在未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因涉及食品(农产品)认证管理的严格性,“森林食品”认证在短期内将无法实现这一美丽概念的实施,但仍将作为浙江省主力推动的一项事业,大力推进开展森林食品产品认证及森林食品基地认定,促进森林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打造森林食品品牌。

[1] 韩杨.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演进及其阶段特征与发展战略[J]. 中国农村经济,2010(2):33-43.

[2] 周新生. 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92-l02.

[3] 宋国宇.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阶段的判定与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2(3):136-143.

[4] 高宇列,沈月琴,黄坚钦,等. 中国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36-140.

[5] 刘尊强,朱永法. 浙江林业产业建设30年回顾与经验总结[J]. 林业经济问题,2010,30(5):466-470.

[6] 李睿,林碎明. 浙江省笋干产量时空动态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5,2(2):7-13.

[7] 李凯,代丽华,韩爽. 产业生命周期与中国钢铁产业极值点[J]. 产业经济研究,2005(4):38-43.

[8] 乔婧芬,杜浩. 我国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51-352.

[9] 吕秋菊,沈月琴,高宇列,等. 山核桃产业的发展过程、动因及展望[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1):97-103.

[10] 韩宁林,王东辉,厉锋,等. 科技开创香榧产业的春天[J]. 中国造纸学报,2004(增刊):557-559.

[11] 宋春涛,杨惠萍,陈涛,等. “枫桥香榧”产量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2007,21(1):31-34.

[12] 戴文圣,黎章矩,程晓建,等. 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23(2):140-144.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Forest Food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LU Ai-hua1,2,SHANG Su-wei1,CAO Jian-sheng1,ZHU Xiu-ling3
(1. Zhejiang Forestry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Station,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Food of Zhejiang, Hangzhou 310023, China; 3. Lishui Baiyunshan Ecological Forest Farm of Zhejiang, Lishui 323000,China )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motivation of forest food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on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Zhejiang Forestry Depar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Zhejiang is in the later growth period. Output value of economic forest products has decreased its percentage in forest food industry, while that of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has increased. Chestnut is in relatively stable development life cycle of maturity. Hickory and Chinese torreya is at the growth period. Factors to influence forest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policy, climate, techniques and market.

forest food;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cess; motivation; prospect

S759

A

1001-3776(2013)04-0090-07

2013-03-28;

2013-06-11

国家林业行业标准项目“森林食品基地认定技术规程”(2012-LY-125)

吕爱华(1977-),女,浙江东阳人,副研究员,从事森林食品研究。

猜你喜欢

香榧山核桃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老 爸 和香榧
山核桃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磐安榧树不同类型种实性状比较研究
千年古董
——香榧(fěi)树
松鼠的山核桃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