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卫视传媒》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3-05-10李洪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3年4期
关键词:卫星电视贵人卫视

李洪波

虽然现在已经更名为《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了,然而《卫视传媒》始终是根深蒂固,成了我称呼杂志的一种昵称。就好像是“先入为主”吧。多年来,一直看大家把心得,感受编成文字一同分享。在这里,我也说说我和《卫视传媒》(以下简称《传媒》)一起走过的日子,以及《传媒》对我的深深影响。

那时候,我在内蒙古的老家,由于地广人稀,交通闭塞,居住分散。收看电视,是一种难上加难的事情。家家为了收看电视,都架设老高的电视天线,几乎都是折合振子引向天线,收看较远的开路模拟电视,当初,台湾电视剧《包青天》就是这样收看的。一直到后来,记得那时在1997左右,开始有个别人,安装卫星天线了,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虽然现在感觉画质并不太好,然而,那时候确实感觉清晰地不得了。慢慢的,我也就开始成为了一个所谓的“发烧友”但是仅限于自己瞎弄,丝毫没有理论和基础。直到后来,数字接收机出现啦,收看当时的亚洲2号卫星,频道真是太丰富啦。

时间飞逝到2002年,也就是11年前。我告别了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生涯,来到镇邮政局做投递,开始接触到《传媒》还有这样的杂志!我喜出望外。这本杂志是镇有线电视台定的,和现在一样是塑料套封,每一次《传媒》一到,我就如获至宝的把他亲自送到电视台去,并在那里开始看,由此也结识了现在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渐渐地,开始从理论上逐步完善。

那时候的《传媒》每一期的卷首语是我必看的,黄主编犀利的言语,高深的点评,敏锐死视角,深深地影响了我。记得有一篇叫做《剩者为王》是的,是剩下来。只要是剩下来了,你就是王道。鉴于当时卫星电视类刊物的匮乏,《传媒》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就含金量而言,那时候的确每一期都解渴。也涌现出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家”

在《传媒》的这所大学里。我丰富了知识,也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我是当时第一个提出一锅双星以及一锅多星的(指的是在本地)为此也得到一些经济效益。十里八村,我几乎是卫星电视方面的名人和能人。也顺便的开始接触卫星远程教育,无线发射和有线电视网络从而为现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传媒》也是我的贵人,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贵人。通过《传媒》有幸于2006年供职于沈阳朋昌电子。都是源于又一次在《传媒》的卷首语中,有高大为先生的一期专访。他也侃侃而谈。况且,当时每期几乎都有他们器材的广告。也注定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来到朋昌电子,我供职于哈尔滨分公司,也是就是现在我所在的城市。虽然现在自己独自创业,仍旧从事我喜爱的卫星电视,有线电视行业,我知道,这是《传媒》的给予。所以会继续和《传媒》走在今后的日子里。

猜你喜欢

卫星电视贵人卫视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新进展及展望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寻找你的职场贵人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贵人从“贱人”中产生
“我”就是自己的贵人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互为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