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AE S测定铜精矿中的汞和砷
2013-05-10卞大勇
卞大勇
(华北有色地质堪查局,天津 300181)
砷对铜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大,含砷0.8%的铜尚能拉成极细的铜丝,但当含砷量达到1%以上,将引起赤热脆弱现象。另外砷对铜的导电率影响极大,铜中含0.0013%砷,即可使铜的导电率降低l%。这些杂质必须在选冶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除去,以减少精炼和机械加工的困难。特别是砷、汞对冶炼工人和炼厂周围的居民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必须在选矿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将砷、汞矿物除去,使铜精矿含砷、汞愈少愈好。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的规定,进口铜精矿中砷的含量不得大于0.5%,汞的含量不得大于0.01%。因此,对砷、汞的检验必不可少,但传统的分析方法比较繁琐。本方法应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技术测量砷、汞,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精确度和准确度都比较理想。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美国PE公司生产的OPTIMA 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1.2 仪器条件
高频频率40MHZ;功率1.3kW;冷却气流量15L/min;辅助气流量0.2L/min;载气流量0.8L/min;溶液提升量1.5mL/min;观察高度15mm;预燃时间15s;积分时间 10s;延迟时间 30s。
1.3 试剂
硝酸(分析纯);氢氟酸(分析纯);盐酸(分析纯);水:蒸馏水。
砷标准工作液(ρ=500μg/mL):通过对国家标准溶液的分取稀释获得。
汞标准工作液(ρ=100μg/mL):通过对国家标准溶液的分取稀释获得。
2 实验步骤
2.1 准确称取0.1000g(精确至0.0002g)试样小心置于50mL比色管中(随同做空白试验),用少量水冲洗瓶口,加入10mL王水(1+1),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h,取下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并摇匀试液。放置澄清(如样品含有大量的碳或硫,澄清后移去上层清液,用于测定)。
2.2 砷曲线:分取砷标准工作液,配制成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 30μg/mL 标准曲线。
2.3 汞曲线:分取汞标准工作液,配制成0μg/mL,1.0μg/mL,2.5μg/mL,5μg/mL 标准曲线。
2.4 在选定的仪器条件和波长下,用ICP-AES测定样品。
3 结构与讨论
3.1 谱线选择
在砷的三条灵敏谱线中,193.696nm分析谱线受铁谱线的干扰,197.197nm分析谱线受钴谱线的干扰,188.979nm分析谱线受谱线的干扰最小,所以本文选用188.979nm作为砷的分析线。
在汞的四条灵敏谱线中,253.652nm分析谱线受铁、锰谱线的干扰,435.835nm分析谱线受铁、铜谱线的干扰,194.168nm分析谱线受谱线的干扰最小,所以本文选用194.227nm作为汞的分析线。
3.2 精密度试验
称取同一铜精矿标准样品分别进行11次独立实验和分析测定,对11次结果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因标样中无汞值,故做11个加标回收来计算标准偏差。数据如下:
砷 11次仪器读数测定结果:17.81、17.64、17.89、17.66、17.84、18.01、17.94、17.85、17.87、17.83、17.98。
RSD值为:0.65%。
汞(加标回收)11次仪器读数测定结果:
2.110、2.045、2.027、2.012、2.037、2.033、2.044、2.042、2.072、2.034、2.036
RSD值为:1.28%。
3.3 准确度试验
本文中,汞采用加标回收方法来验证本实验方法的准确度,为验证其它元素的干扰情况,顾在铜精矿标样中加汞标准,再扣除标样的汞含量。且同时做两组数据(每组11个平行样品),每组取平均值来计算回收率。砷用测量数据与国家标准样品值对照来验证其准确度。数据见表1、表2:
表1
表2
3.4 干扰实验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选定条件下干扰很小。且光谱干扰经过对谱线的选择和对背景的扣除得以消除。物理干扰主要是溶液的盐度较高时,影响雾化效率。通过控制称样量和加入试剂量的方法来解决。
4 结论
本文以盐酸和硝酸在比色管中,在水域环境中直接溶解样品,最大限度避免元素挥发损失和外界污染。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铜精矿中的有害杂质元素砷和汞。
实验结果表明,汞回收率为98%~102%,砷的测定结果与国家标样值吻合。砷相对标准偏差(RSD)(n=11):0.65%,汞相对标准偏差(RSD)(n=11):1.28%。方法操作简单,基本无干扰,分析快速,结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