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不甚完美的落幕
2013-05-09谭筱筱
谭筱筱
五个人的复活赛
复活赛,在我的感情版图里,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我立场中立,掌声送给每个人。复活的姿态,五人是出奇一致的超脱与放下。本是残酷的淘汰,可死过一次的人,对于重生的界定不再狭獈,这一次,他们选择做自己的知音,为音乐纯粹地归来。这样的集体觉悟,使得节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的贴近它最初的定位,完美的回归,注定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
黄贯中,如果论平常意义上的唱功,他的声音条件是不够好的,他唱下去的价值,是让Beyond不死,家驹犹在,并始终保持摇滚在社会批判上的锐度与心灵自省上的真诚。他做到了,就是英雄。
杨宗纬,亦歌亦演,演出惊艳来。短短两首歌,唱得像两场小歌剧,悲喜两重天。第一首是历尽沉浮后的独幕,一个人找个角落撕开自己,不想改变却已经改变再也回不去,哭得让你百味翻腾、扪心自照;第二首是乍到繁华的欢喜,浮世绘中乐不思蜀、欲望初生,乐得让你跃跃欲试却也隐隐心生不安。他乡土的发型、愣头的表情,正好十分入戏。不等他唱到最后,你会发现眼前有长篇故事般的场景浮现,他成功地把歌的容量从舞台的窄地扩充到了剧的宽频,有点出奇制胜。不过,他清新细致无奇的音色并不太契合那首油滑轻畅的《馋》,演与唱虽说拿捏到位,但声音不匹配。
尚雯婕,她只要唱歌不着急,就会让你看到她的优点和她的范,《Love Warrior》虽然词与曲都拼凑了很多名曲的素材,原创风格不够,但是模仿得够美。只要品位在、努力在、渴望在,提高只是时日问题。《我》,唱出了与张国荣不一样的自我,更积极、更觉醒、更坚定。新生代的优势就在这里,他们本就是新鲜的体质,唱老歌,自带新意。中生代唱新歌,积重难返,改变当然吃力。
陈明,她有她中生代的局限,做不到修旧如新,可能把每一首老歌唱到她演绎的那种味道,也是小辈们望尘莫及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她用一种不易察觉的难度系数一点点赶走妖娆的诱惑,水到渠成地华丽转身。比起同样喜欢先铺陈再高潮的彭佳慧、黄绮珊,她的渐进听起来不知要舒服、合理多少倍,我始终认为她身上潜藏着高于一般女歌手的音乐素养和见识。
沙宝亮,他是这个舞台上尝试风格最多的歌手,过足了瘾,却似始终找不到良好感觉。他习惯了感情往里收的唱法,哪怕在沥血向天的《死了都要爱》上都没有放开。当他这次终于做到任感情向外抛洒,会不会发现,在不戴镣铐的演唱中,自己的声音原貌比修饰后的更多层次、更多后劲,感觉好多了。
一场“差等生”的演出,却至少有五首歌你想要再听一遍,品质感远超正赛,这是用心歌唱的魔法。对于他们两场的表现,我取的是去掉最低分,留下最高分,每个人都值得喝彩。
新生代复活,尚与纬没有浪费这个机会,给点阳光就灿烂,用他们本应有的生命力在土壤中重新开花,他们不见得整体实力最强,但中国乐坛需要小字辈的进步,让他们其中一个继续展现与修正吧,我乐意看到这个结果。
最后的Party
——《我是歌手》决赛
没有在意过每期排名的我,对最后的胜负同样淡定。这本不是名副其实的真龙争霸,也就不会有实至名归的王者归位,不过是小诸侯们在试验田里种了一季高产高质粮,若为这点收成一本正经地举行加冕,未免过于自重。“歌王”的大帽子让决赛带上了戏说的色彩,歌手们戴与不戴都有点怕把自己太当回事,嘉宾们的助兴与抢镜,则使得这场盛宴更像一场名流之夜的Party,谁最会搞气氛、造高潮,谁就成为了Party之王。
这是最华丽的一场,也是最不打动人心的一场。淘汰的无动力,参赛的无压力,致使我们既看不到比拼的火花,也听不到自我的突破,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闪亮是闪亮,好听是好听,感动却已成往事。
助唱歌手们都不只携一臂之力而来,两肋插刀地拼到令主唱们纷纷沦为配角,这叫人哭笑不得的战况,使一场原本直接刺激的交锋变成半路杀出程咬金的一出戏,后来的氛围和结果也就跟着转了。
个唱部分,成名曲与翻唱都差了一点决赛场所需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惊喜,歌手们最后的绝杀技,精湛是精湛,可没一个拿出了有号令江湖之风范的神曲。
前期锦上添花的主持,让这个舞台的司仪已经除却海泉不是云,汪何二人作为决赛的看点之一,刻意的台风与台词完全起不到给这场比赛加分的作用,沙宝亮的打酱油就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我对谁是冠军没有期待,但羽·泉夺冠还是让我有点意外。因为当晚我看到的羽·泉完全不像在参加一场比赛,他们把自己当作Party的主角,把音乐放在一边,兴奋地投入在一些与唱歌无关的激情上。比唱功、比创新、比情怀,两人这次的表现真不像有勇担大任的意思,他们不是不可以夺冠,但不应该是在如此娱乐的态度中成为首届歌王。
莫非真是剧组或观众集体无意识的同胞观念成全了哥俩?这种成全,使《我是歌手》神一样的不妥协开始,游戏一样的不走心结束,结局的戏剧化与不端正,让我对节目下一季的自我进化与升级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