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OA式学术传播系统要素分析
2013-05-08贾莉莉
贾莉莉
(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天津 300222)
从本世纪初提出OA(开放存取)理论,到目前全世界OA运动快速发展。不仅在学术出版界引起了一场对信息资源建设、利用和交流方式的变革,也对学术传播的方式和及其载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以此为基础的对OA资源的组织和利用,改变了以往学术交流主要依赖传统学术期刊的现象,加快了学术交流的速度,扩大了学术交流的范围。正如“奇迹文库”的创建者季燕江谈到的,有效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对激发灵感,加速学科进步确实益处非凡[1]。高校是学术研究产生、传播、交流的集中地,OA这一新兴并发展迅速的信息存取模式对高校的学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OSI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起草并发布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BudapestOpen Access Initiative,简称 BOAI)[2]即文献可以通过公共互联网免费获取,对复制和传播的唯一约束,以及版权在此所起的唯一作用是:应该保证作者拥有保护其作品完整性的权利,并要求他人在使用作者的作品时以适当的方式表示致谢并注明引用出处。Peter Suber认为布达佩斯(2002年2月)、贝塞斯达(2003年6月)以及柏林(2003年10月)对于“开放获取”(OA)的定义是开放获取运动中最核心及最有影响力的定义。基于他们的共同点,称之为“BBB定义”。这些定义都反映了OA最显著的两个特性:一是取消了价格壁垒;二是取消了许可权壁垒[3]。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代表也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6月分别签署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2]。
高校在OA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高校图书馆在对OA资源的整理、收藏、建立相关服务平台上有着专业的优势,对高校的学术传播起着支撑作用。
1 传统学术传播的弊端
根据Christine L.Borgman的定义,学术传播是指所有学术领域的学者透过正式与非正式渠道来使用与传播资讯的过程。它有正式、非正式两种渠道。正式渠道也就是通过传统学术出版机构出版的文献及一次、二次、三次文献;非正式渠道一般是指学者之间人际沟通,如信函往返、会议交谈、无形学院、学术社群交流等[4]。
学术传播系统则是指学者在创作过程中常须掌握前人的研究,以创造新构想,并将研究成果发表成为出版品,而形成学术传播系统[4]。
图1 基于纸质期刊的传统学术传播系统的结构
虽然,科研工作者是产生学术成果、学术思想这些学术传播主要要素的主导者,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的基于纸质期刊的学术传播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术出版机构,科研工作者和学术接受者需要通过他们才能链接。图书馆也只是起到一个简单的收藏和连接出版机构和读者的作用。
基于纸质期刊的传统学术传播途径有着阻碍有效学术交流的弊病:一是出版周期长:学术成果在纸质期刊上发表,经过同行评议及刊发周期等因素,需要至少6个月或更长时间;二是获取成本高:学术研究蓬勃发展,学术期刊数量也大量增加,同时期刊价格每年递增,高校图书馆的经费远远赶不上期刊价格的增长,这就造成了图书馆应对读者需求的能力变弱。西方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学术期刊危机”,而“学术期刊危机”实际上意味着“学术交流危机”[5];三是检索查询功能较弱:在学术信息大量涌现的今天,传统期刊在检索查询方面,显示出了它在信息丰富性和信息交流弹性方面的弱势;四是与读者互动等方面:传统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重要但单一的表现形式,它缺乏与读者及时交流互动的能力,并且沟通较慢,一般为静态。
2 高校图书馆与基于网络的OA式学术传播系统
传统的学术传播系统是单向静态的,而OA式的学术传播系统与其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通过网络传播的社会—技术互动的系统,Rob Kling及其合作者提出的STIN模型(Socio-Technical Interaction Networks)可以更好地解释这样一个系统[6]。在Kling等人看来社会—技术互动网络是一个包括人员(包含组织)、设备、数据、各种资源、文件和信息法律安排与执行以及资源流动的网络。网络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互动关系。由此可见展示了人与技术系统产生相互作用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7]。
基于STIN的观点,我们认为OA式的学术传播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互动的复杂系统,每个构成要素都有与其互动的外界因素。OA是开放存取,以其为核心的学术传播系统也同样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个系统和其他社会系统、社会因素也有关系,如知识共享组织(如图书馆)、科研资助机构等等。
2.1 高校OA式学术传播系统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①创作者:科研工作者应该是该系统的主要创作者,根据业内多位学者所做的有关OA库或OA期刊的实证研究,如韩珂于2007年9~10月间对中国科学院18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机构仓储的“认知情况和对IR系统所提供服务的需求”进行的调查;曾苏等以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所、国内部分高校的科研人员、图书信息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所做的“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李武所做的“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等,可以看出在我国科研工作者对OA方式的认知度并不高,并且认为科研工作者对OA的接受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学术传播系统除了致力于学术信息和知识传播之外,还承担和肩负着学术认可和学术奖励等相关功能[8]。可见对于学术传播的创作者来说,外界赋予的学术荣誉和学术承认也很重要。如学校职称晋升委员会的政策、科研资助机构的认可等。
②OA学术资源库:OA是源自某些学科的科学家因感觉传统学术传播使学术信息的交流受阻,以致影响学术研究的速度和品质而产生。例如物理学领域的arXiv预印本库,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经使用就得到了物理学界科学家的欢迎和广泛使用。大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一学术交流方式。OA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OA库也叫机构仓储或机构知识库(IR);一种是OA期刊。OA库和OA期刊都为读者提供免费访问服务,其最大的区别是,OA期刊是要经过同行评审的,这继承了传统学术出版的重要标志——同行评审,并发展为开放同行评审,保证了OA资源的学术质量。
高校集中了大量研究型学者,每年产生许多学术成果,机构知识库(IR)可以长期、系统的保存本校学者的各类型学术成果,包括预印本、后印本、不同媒体形式和不同格式的资料,并可以发挥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搜集的功能,发掘网络上相关OA资源集中到本校IR中,不但可以完成保存本校学术成果,而且可以扩大交流范围,提升学校影响力。目前香港科技大学机构知识库、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与数字出版、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NSLOpenIR)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都积极建立本单位IR,大都是图书馆在承担此项工作。但在西班牙的赛博计量学实验室(Cybermetrics Lab)2011年7月7日推出的全世界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400强排名中,大陆地区只有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入榜,排名252位[9]。所以说,在IR的建设中我们还要做更大的努力。而高校也可以有自己的OA期刊进行数字学术出版,或将目前自办的学术期刊逐步过渡为OA期刊,通过专业编辑和开放同行评审保证期刊学术水准和质量。
OA学术资源库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并通过网络与通信技术,将作者、用户、同行评审专家、网络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机构和个人联系在一起。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的传播中枢,也是长期保存高校各类学术成果及OA资源的首选机构。在目前较成熟的OA技术平台中,图书馆可以在学校OA政策的指导下,建立完善IR,收录OA,发掘网络上开放的OA资源,在系统中图书馆既是创作者也是用户,还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建立IR以外,还可以有图书馆与出版社合作方式,如201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曾召开会议探讨21世纪的学术传播模式,检视图书馆与大学出版社合作经营的可能性,重新思考大学在学术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建立图书馆与出版社的合作关系。美国匹茨堡大学的“TheUniversityofPittsburgh PressDigitalEditions”将700余种且大部分已经绝版的专业书数字化,通过网络将其OA化,供读者使用。还有图书馆出版方式,如1995年由史丹佛大学图书馆创建的HighWire出版社,致力于为学会或协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以及其他非营利出版机构提供线上出版平台及相关服务[10]。由于高校有大量非正式出版的学术性资源,如各类专业课件、讲座视频、科研项目中的阶段性数据和手稿等,以及各高校的特藏,都可以以数字典藏、IR等形式成为学术传播的重要服务平台,为高校OA式学术传播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③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保障免费获取完整的学校各类学术资源,同时还要遵守知识共享组织(如高校图书馆等)的创作共享许可协议来使用OA资源,得到学术信息,并以此来创造新的学术概念,完成学术传播,并可能进入下一循环,成为学术创作者。
图2 高校OA式学术传播系统结构
2.2 高校OA式学术传播系统的新特性
从图2可以看出,OA式学术传播系统的中心不再是学术出版机构,而转移为以作者和用户为中心;该学术传播系统的正式交流渠道与非正式交流渠道界限的模糊;现代无形学院范围的扩大;该学术传播系统各组成要素功能的相互融合、交错;以高校图书馆为支点和各部门大力合作,建立起基于网络技术的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系统的学术传播模式。
3 高校OA式学术传播系统的运行保障
3.1 政策支持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大学、政府等推出了OA政策,从效果来看强制性的政策效果更好,如美国的CURES法案、NIH公共获取政策、英国的RCUK开放存取政策等,要求所有由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必须广泛、快速、有效地提供给公众开放存取。我国签署了OA开放存取协议,也积极参与OA,但与其他国家相比,OA发展情况还远远落后。
高校作为学术重地应在OA运动中积极发挥作用。高校学术传播系统的功能不仅仅是学术成果的发表与交流,还与学术认可和学术奖励有着紧密的关系,学校的晋升及奖励政策应鼓励或强制式要求科研工作者向OA期刊提交文章,在IR存储各类型学术成果,如存缴未经评审的预印本、以前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会议报告、各种媒体形式的学术传播成果(文本、音频、视频等)、开放课件、学位论文等。不仅进行了快速有效的学术传播,也系统地保存了学校各项学术成果,并通过OA式传播扩大学校影响。
3.2 版权保护,合法传播
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对OA的疑虑多在于版权及知识保护上,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进步,OA在此方面已经有了相应的政策措施。OA不是简单把研究成果置于公共领域,而是允许作者保留作品的权力,并就如何授权问题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11]。如PloS、NSL及许多高校IR等机构普遍使用的创作共用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BMC 在 CC、CCAL协议上对研究性论文的特别的规定,以及针对学术研究内容专门制定的“科学共用”(Science Commons)协议等,都是保证传播效果并保护作者权利的措施。而作者保留部分权利,放弃一些限制性的权利,可以使学术成果得到更快速、有效、广泛的传播。高校OA式的学术传播系统,可以同样适用此类协议来保护作者及规范学术成果使用者的行为。
3.3 保证高质量整合和长期有效传播
在高校中担负OA资源高质量整合和长期有效传播的机构应该是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本身有着信息资源建设和组织并传播各类信息资源的责任,又掌握着信息科学发展的最新变化,有设备、有资源、有能力承担这项工作。只有通过图书馆专业的高质量整合学术资源才能保证学术传播的质量,而能否长期保存学术成果,也是科研工作者对OA的希望同时也是疑虑。在政策和资金的保证下,高校图书馆应该有能力承担这项责任。目前,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学校利用LibGuides等平台,将包括OA资源的各类学术资源进行整合服务于学科,再如各大学图书馆构建的机构知识库等,都对有效进行学术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3.4 OA资源的质量控制机制
高校OA期刊因得到开放同行评审,质量上会得到保证;而高校IR可以通过提交限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所提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只有高校OA资源的质量有所保证,才会使其成为用户的潜在信息源,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下,得到很好的利用,起到学术传播的作用。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在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的今天,更是学校各类学术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加工并提供多种服务平台进行传播的信息中心,已经融入到学术传播中,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OA式学术传播系统,是在学校的OA政策下,基于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以高校图书馆为支点,以OA资源为媒介,将作者和用户作为中心的一种社会—技术互动网络系统。通过开放同行评审及控制提交来保证OA资源(OA期刊和IR)的质量,并以图书馆作为其长期有效保存机构,在CCAL等创作共享协议保护下,有效、快速、大范围地传播学术成果,并能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及学术创造的高效学术传播系统,将对高校学术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季燕江.预印本服务与学术交流(上)[J/OL].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9):40-44.
[2] 赵蕴华,等.国际上主要国家开放存取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OL].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1):28-31.
[3]Peter Suber.开放获取概述(Open Access Overview)[EB/OL].[2012-05-02].http://journal.sitp.ac.cn/uploadfile/file/Open%20Access%20Overview.pdf.
[4] 学术传播[EB/OL].[2012-05-02].http://zh.wikipedia.org/zh/%E5%AD%B8%E8%A1%93%E5%82%B3%E6%92%AD.
[5] 刘兹恒,李武.试析OA期刊发展中各利益关系方的作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4):53-57.
[6] 王细荣.OA式科学传播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透视——以“科学公共图书馆”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2):91-96.
[7] 聂卉,叶继红.社会-技术互动网络视域中纯电子期刊的社会建构[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2(3):77-82.
[8]李武.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57-66.
[9] 图谋博客.世界知识库最新排行榜[EB/OL].[2012-05-02].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58203603.htm l.
[10] 唐晓玲.大学图书馆在学术传播中的角色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3(4):91-93
[11] 李武.基于开放存取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研究(下)[J/OL].数字图书馆论坛,2005(12):28-31.
[12] 唐承秀.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学术信息交流模式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5):24-28.
[13] 高冰洁,赵俊玲.国内外开放存取实践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