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例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2013-05-06肖东霖
肖东霖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曲靖 655000
肝胆结石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生率,治疗方法以手术切开取石为主,但由于胆道系统结构复杂,且存在较多的解剖变异,肝胆结石手术后遗症较多,因此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率较高[1]。再次手术病人具有病情复杂、难度大、效果满意度差的特点,如何降低肝胆管结石再手术率仍然是当今外科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找出以往手术的不足点和失败的原因,对今后的肝胆结石取石手术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年龄34~75岁,平均(48.4±6.9)岁;首次手术的原因:所有患者均为肝、胆管结石,上次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12例;肝外叶切除术+T 管引流术7例,胆管与肠道吻合引流术 8例。
1.2 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
术前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完善肝胆影像学检查,包括 B 超、CT检查,必要时行 PTC、ERCP 检查,充分了解病情,总结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本文27例患者再次手术原因以胆总管结石、胆囊残株炎比例最多,分别占44.44%和18.52%,具体见表1。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使用纤维胆道镜或输尿管镜镜下探查取石,必要时使用 EMS 弹道碎石机碎石,尽可能将全部结石取出,术中注意观察胆总管有无水肿、炎症、狭窄来决定是否需要放置“T”管引流。
2 结果
27例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方法为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开腹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胆囊残株切除术、肝叶(段)切除+T管引流、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以开腹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为多,比例为22.22%和33.33%。具体见表2。2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其中切口感染2例、胆漏1例、肺部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经术后治疗和护理均痊愈。
表1 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
表2 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再次
3 讨论
胆道再次手术应力争成为最后一次手术,因此,必须详细了解病史和以往的手术方式,全面认真对比以往和本次入院后的所有影像学资料,找出以往手术的不足点和失败的原因。常见的再次手术原因多由于胆道狭窄、胆汁淤积、受累肝段的萎缩等,本组27例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以胆总管结石、胆囊残株炎比例最多,分别占44.44%和18.52%。
胆道再次手术较初次手术更为复杂,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多,故再次手术前、术中、术后处理都很重要[3]。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肝脏的损害程度以及病变的范围,手术时应尽量保留胆道的生理通道,手术方式应根据肝胆管结石的分布范围、数量、肝胆管的狭窄程度与部位以及患者全身情况来选择[4]。本文27例肝胆结石术后再次手术方法有为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开腹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胆囊残株切除术、肝叶(段)切除+T管引流、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以开腹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为多,比例为22.22%和33.33%。
胆道再次手术对病人各方面都是一个创伤,因此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为防止肝胆结石复发,降低再手术率,再次手术前应细了解患者病史和既往手术史及手术方式,仔细观察研究影像学资料,尽量不遗漏病变;使用良好的吻合技术及材料、制定科学的手术方案和术后治疗方案;术中仔细谨慎的操作,最大限度地预防胆道损伤和意外出血。
[1] 彭承宏,王小明.胆道再次手术的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3):164-165.
[2] 陈平,董家鸿.肝内胆管结石再次手术的肝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3):173-176.
[3] 吴金术,田秉璋,杨平洲,等.肝胆管结石再手术原因及处理:附8l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7):492,494.
[4] 周卫忠,林坚青,梁元,等.肝胆结石102例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吉林医学,2010,31(21):3429-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