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敦的绅士俱乐部

2013-05-04李有成

读者·原创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绅士申请人会员

文 _ 李有成

伦敦的绅士俱乐部

文 _ 李有成

一家好的俱乐部不仅是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它应该是伧俗的外在世界的避难所,一个如磐石般坚定不变的地方,响应着某种较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们仍然喜用银制盐罐的地方……

绅士俱乐部起源于英国,大抵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产物,被视为英国人发明的怪异建制。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模式与生产关系,也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过去的贵族与地主士绅因为拥有自己的庄园,社交聚会不愁去处,新兴的小资产阶级—尤其是职业分工较细后日渐增多的专业人士—却不是人人都有这种方便,绅士俱乐部因此应运而生。

现存最早的绅士俱乐部是著名的怀特俱乐部,成立于1693年,原来只是一家由意大利人怀特所创立的巧克力屋—当时的巧克力可是奇货可居,价格不菲。怀特俱乐部现在的会员不乏贵族名流,如王储查尔斯、首相卡梅伦等。此俱乐部虽未明文规定会员必须出身伊顿公学,但其精英意识极强,作风颇为保守,卡梅伦在竞选保守党党魁时还因此遭到质疑:加入这种格调的俱乐部,怎么可能带动保守党的改革与现代化?

绅士俱乐部开始风行是在18世纪中叶。随后漫长的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国势如日中天,一部分人真的富起来了,绅士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伦敦大都会中心的圣詹姆斯一带甚至有俱乐部区之称。19世纪末,仅伦敦一地就有约450家俱乐部,几乎各行各业或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所属的俱乐部,其中重要的约有150家,可见参加俱乐部风气之盛。有些名人还同时加入几家俱乐部,狄更斯、王尔德、萨克雷等人就同时是几家俱乐部的会员。这样的光景当然已经不再,过去半个世纪,由于社会的多元变迁,尤其是可以聚会用膳的餐厅大量增加,俱乐部的经营日益困难,有的倒闭,有的合并,现在伦敦一地所剩的俱乐部只有数十家,与其全盛时期完全不能同日而语,而且收费日贵,其功能作用不如从前。

男人的另一个家

1853 年,德国记者史勒辛格出版了一本叫“伦敦漫步”的书,谈到伦敦的俱乐部时,特别提到当时许多女性对俱乐部的不满。她们抱怨男人在俱乐部中厮混,忽略了女人的存在:“俱乐部的晚餐让男人变得贪嘴挑食,他们还真的对冷羊肉嗤之以鼻。”这种男人在家时无聊乏味,脾气又大,有时甚至借故吵架,就是为了找个借口“到那个‘讨厌的俱乐部’去消磨夜晚”。不过,也不是所有女性都厌恶俱乐部。有的女性把绅士俱乐部视为“英国的修道院”,在这些“修道院”混过一两年的男人“比较能适应婚姻的镣铐”,因为“俱乐部的种种规定不允许任何居家的恶习,而且俱乐部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女人的规矩反而显得温和无比”。

理论上,绅士俱乐部应该是个物以类聚的地方。一个人如果有了相当的社会地位,或者在专业上获得肯定,只要愿意,应该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俱乐部。绅士俱乐部就仿佛是男人的另一个家,男人可以在此躲避妻小、同事与债主,可以邀约三两好友在此喝酒谈天、吃饭打牌,缓解来自家庭与工作的压力,寻求短暂的避世生活。我也见过老迈的绅士,衣着光鲜体面,在俱乐部中独酌阅报;也有无所事事的老人家,在沙发上闲坐发呆。总之,这些俱乐部无非要与纷扰的现实隔离,自成方圆。

已经消失的老英国

有了规矩,才能自成方圆,因此俱乐部都会自订章法,各行其是。有些规定充满偏见,匪夷所思,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不过既是物以类聚的地方,又是私人场所,祖宗家法,轻易不能改变,旁人也就难以置喙。有些俱乐部成立至今已不下两百年,近年来因迫于社会舆论而不得不向女士开放,其他悉如从前。譬如成立于1891年的苏格兰人俱乐部,至今仍坚持其会员必须是苏格兰人或苏格兰人的后裔—父母至少有一人具有苏格兰血统。在同一年开张的旅行家俱乐部的规定更是奇特有趣:会员资格仅限于曾经离开伦敦800公里以上的人,而这800公里还得以直线测量。

尽管许多俱乐部都有门户和阶级成见,但绝大多数俱乐部无不推崇知识与品位,不齿炫耀财富,最忌卖弄权势,严禁利用俱乐部交易谋利。换言之,这些俱乐部不是让财团与权贵上下其手的地方,说话声音稍大都会引人侧目,遑论酒色财气、低俗无品的行为。一两百年的文化,传统坚实,见证过多少起落兴衰,楼起楼塌,谁在乎你是新富或是新贵?如果不知收敛,得意忘形,无异于自曝浅薄,徒留笑柄而已。在这些绅士俱乐部中还真的可以找到利瓦伊思所说的“已经消失的老英国”。用《伦敦的绅士俱乐部》一书的作者安东尼· 勒琼的话说:“一家好的俱乐部不仅是提供餐饮服务的场所,它应该是伧俗的外在世界的避难所,一个如磐石般坚定不变的地方,响应着某种较文明的生活方式,一个人们仍然喜用银制盐罐的地方……”

伦敦绅士俱乐部“In and Out”的成员庆祝该俱乐部成立150周年。

了不起的建制

我有几位朋友分属不同的俱乐部。据朋友说,要加入俱乐部成为会员,程序相当繁琐。除了申请人本身的条件必须符合俱乐部的要求外,还得由会员提名和附议,再由若干会员具名推荐,经理事会投票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会员。推荐的会员人数不等,有的俱乐部只要两位,有的多达一二十位。有的俱乐部还订有别出心裁的规定:申请人如果无法顺利加入俱乐部,提名人和附议人也会连坐而被终止会员资格,以示惩戒。有的提名人和附议人还会因此自请退出俱乐部,为提名与附议不慎,也为投票结果不佳负责。这听起来也许有些矫枉过正,却也是绅士该有的作为。传统能够维系,文化能够传承,有时靠的就是这种作为。

英文里有“黑球”(blackball)一词,即源于俱乐部的投票方式。有的俱乐部至今仍保留这种方式:在决定申请人是否可以成为俱乐部的会员时,理事会的成员必须自白球或黑球中择一置于秘密的木制箱子或器械里,表达其对申请案的立场:白球表示赞成,黑球则相反。只要出现一颗黑球,申请就不能通过。有的俱乐部在投票前会先公告申请人的名单,广征会员的意见。有的俱乐部有会员人数上限,有的则规定一年只限收若干会员,因此,申请人条件再佳,有时候也得排队等待,也许三五年后才能成为会员。19世纪时,少数热门的俱乐部甚至有人苦等十几年的,实在难以想象,不过这种情形现在已经不太可能出现。加入俱乐部时必须交一笔不小的费用,此外每年还得交纳年费。各俱乐部的收费标准不一,以目前的物价与生活指数估算,年费通常不会少于四五百英镑。

一位艺术家朋友告诉我他加入俱乐部的经过,可以管窥其中的繁文缛节:他所加入的俱乐部每年收60位新会员,申请人必须由一名会员提名,另一位附议,其申请案才算初步成立。申请人、提名人与附议人得设法广结善缘,寻求至少20位会员联署支持。这些手续完备之后,理事会择期邀请所有申请人—通常一次在10位左右—会面互相认识。大家被请到俱乐部的一个房间里,申请人得把握机会,向每一位理事会成员自我介绍,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并相信自己是“宜于加入俱乐部的人”。见面时,彼此在衣服上佩戴不同的花朵,方便双方辨识身份,譬如理事会成员别上玫瑰,申请人则戴上百合。朋友说,情形有点像相亲。一个小时后,理事会进行秘密投票,申请人则离去静候书面通知。朋友告诉我,在他所认识的人当中,完全符合条件者大有人在,但就是无法成为会员。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郑重其事的入会方式,仿佛在进行成年礼,目的无非是希望人人珍惜其会员身份,并以俱乐部为荣,尽其所能维护俱乐部的品位与文化。我的朋友就直夸他的俱乐部是个“了不起的建制”。

帝国起落,人事兴衰,对伦敦许多俱乐部而言,俱往矣!现实纷扰,世事烦忧,俱乐部至少提供了短暂的宁静。一杯酒,一客佳肴,还有一份品位,在俱乐部一角,时间仿佛静止。我不止一次到过朋友所属的俱乐部,我了解他所说的“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本文选自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最新出版的《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一书)

猜你喜欢

绅士申请人会员
7月1日起澳洲签证费将全面涨价上调幅度达到5.4%
澳大利亚7月1日起移民签证新规将生效
老会员风采
航次租船合同争议案
会员专区
11
会员天地
会员名片
绅士的衣橱(A)
像绅士一样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