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探索
2013-05-03朱昌平范新南陈慧萍朱金秀盛惠兴
段 蓉,朱昌平,范新南,陈慧萍,朱金秀,盛惠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推进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创建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为加强大学生的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1-2]。河海大学作为首批“卓越计划”的“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在“卓越计划”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实施过程中,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契机,建立了一套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有效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1 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不足
受传统人才观影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的,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结构失衡等现象;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对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教育和工程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视和投入严重不足[3]。调查发现,企业对刚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乃至部分研究生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专业知识积累及工程综合能力的欠缺,这是目前企业对大学生不满意最突出的问题;
(2)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
(3)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总结归纳能力不尽如人意;
(4)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距企业需要的“来之能战”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4]。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的日新月异对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饥渴;另一方面是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型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不能满足社会对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综合能力强的人才的迫切需求。这种矛盾揭示了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类型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5]。“卓越计划”的适时推出,有望缓解这种矛盾和尽快缩小供、需双方的差距。
2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重要意义
围绕培养造就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种类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以确保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顺利实施,在推出“卓越计划”的同时,教育部还在5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是改革完善工程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5]。
从教育部推进的5项确保“卓越计划”实施的配套措施来分析,构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整个培养计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
3 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的构建
3.1 设立校企联合培养组织机构
设立校企联合培养领导小组,制定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从组织形式上和制度上保障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任务的完成[7]。河海大学成立了以校长和企业董事长挂帅的校企联合培养领导委员会,制定领导委员会章程,领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并直接领导校企工作团队的日常工作。校企工作团队成员是由学校和企业成员各占一半,负责卓越计划工作方案的拟定、协调行业企业和相关专家组织参与卓越计划,具体组织卓越计划实施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研讨机制。目前,河海大学已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与有关行业的专家,在认真调查、具体分析总结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并已上报教育部。
3.2 建立健全联合管理制度
校企联合培养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新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专业的角度和行业企业的角度出发,侧重于创新型教学管理。
(2)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模式,签订校企教育合作协议,做到因材施教、有章可循。
(3)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实行联合指导的双导师制。
(4)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5)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7]。
3.3 联合制订企业培养方案
河海大学早在2001年,就与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河海大学校外工程实践培养基地”。该基地成立以来,致力于培养河海大学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河海大学指派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带领“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的四年级学生赴基地分组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设备研发与生产能力,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为每组学生都配备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教师,指导学生在基地的学习实践。
2012年初,河海大学与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纲要宗旨,又认真、审慎、严密地在总结此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具体翔实,包括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实践内容、形式、学分和课时数,考核、评价标准等,联合制定了实施培养过程和评价培养质量体系。
为使工程实践培养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河海大学“卓越计划”规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累计是1年,分别安排在第2学期、第7学期和第8学期,第2学期(共7周)的目标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考核方法是组织学生撰写认识实习报告。第7学期(共12周)参加企业工程实践,本环节是对学生作为应用型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参与项目开发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学习与实践,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采购、外协、配套、入检、生产、检验等全过程的学习与相关实践。第8学期(18周)是“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该过程是学生所学知识、理论等各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与升华,是创新潜能得到激发的过程,要求参加“卓越计划”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结合工程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实践。毕业设计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在企业实践中完成。通过毕业设计训练,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提升,达到或超越见习IT工程师标准。目前已联合制定了“河海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过程管理手册”。
3.4 共同制定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目标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高校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确保校企联合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2011年,河海大学在总结近年来建立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和本科综合实践教学改革“3+1”人才培养模式、六大IT学科赛事过程管理办法的基础上[8],结合学校专业的需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改革工程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与企业联合申报了国家级“河海大学-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已获批(见教高函[2012]7号)。
河海大学力争通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将“河海大学-江苏国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成信息领域国家级工程实践基地的一面旗帜,同时积极努力,加紧、加快发展、建设其他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3.5 共同建设“双师”队伍
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树立责任意识,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式,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尤其是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新技术及时纳入到课堂教学及实验中去,转变教师的思维,以工程项目为索引全面改造教学过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学习和企业工程实践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育过程[9]。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论是前些年硕士毕业生还是现今的博士毕业生,直接留校或到比母校低一级的学校任教,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套路。原因在于,我国高校对教师的选拔,强调的是学历和学术水平,不注重教师的企业工程实践背景[10-11],因此,“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双师”队伍的建设,应抓住此次“卓越计划”教育改革的机遇,为每位在职的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建立培养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用制度去激励青年教师结合本专业加强自身工程背景的提高,拓展视野,提升工程技能[11]。
为此,河海大学成立了“卓越导师”团队,实施双师指导计划。图1为河海大学已成立的“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流程图。
图1 卓越教师培养工程流程图
3.6 开放共享网络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中除了完成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任务外,应及时向社会公开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向其他高校开放教学资源[2],及时发布实践教育的有关信息,并与其他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交流、总结,做到经验透明、成果共享。河海大学已建立的“卓越计划”网址为:http://zygcs.hhuc.edu.cn/
4 结束语
相对于欧美一些国家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卓越计划”仍属于起步阶段。由于国情的差异,我们对其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或复制,因此,针对如何创造出适合自身专业方向发展的教育改革模式及课程教学、工程实践等环节的管理模式,我们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而相应地建立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并构建了具有专业特点的培养体系,其目的就是始终以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对工程问题的探究兴趣,要让参加“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受益,最终提高他们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发明、专利等活动,还是走向工作岗位,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12],并广泛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会议手册 [EB/OL].http://www.gov.cn/gzdt/2010-06/23/content_163511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3]中国工程院.人才创造未来创新引领世界:关于工程科技人才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2010-06-10(07).
[4]吴福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过程的问题思考[J].现代商业,2011,14(5):28.6
[5]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6]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7]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5):1-4.
[8]李震,朱昌平,范新南,等.“3+1”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8-130.
[9]檀明,袁愍,钟伯成,等.借鉴德国FH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3):3431-3433.
[10]孙蓓雄.“双师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02-105.
[11]鲁烨.影响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化的因素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2):32-36.
[12]朱昌平,刘昌伟,黄波,等.通过“团队建设”促进IT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