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怒放海洋梦
—— 记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
2013-05-02海洋世界报道
《海洋世界》报道
青春派怒放海洋梦
—— 记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
《海洋世界》报道
常蕾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了,获得“南极特别奖”这一大奖,使她有机会能够与科考队员一起踏上向往已久的南极大地,亲眼目睹神奇的极地世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代表队的计江龙同学获得“北极特别奖”
2013 年11月 8日晚,厦门市广电中心演播大厅内坐无虚席,由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8支代表队、24名选手相聚厦门,在总决赛的赛场上展现风采,为终极大奖——参加南北极科考而展开激烈角逐。本届竞赛受到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共有54支高校代表队参加了7个赛区的复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最终晋级总决赛。此外,全国高校31 639名在校生以个人名义参赛,前3名选手组成个人代表队参加此次总决赛。
华东复赛区竞赛现场
华中复赛区竞赛现场
华南复赛区竞赛现场
蓝色答题台后站着着装整齐、精神抖擞的选手。他们有的是学海洋专业的、有的是学历史专业的……本届比赛主题是“为建设海洋强国奉献青春”。总决赛共设答题、演讲、辩论3个竞赛板块。答题时,他们积极踊跃,思维敏捷;演讲时,他们慷慨激昂,声情并茂;辩论时,他们引经据典,激烈交锋……只有选手们自己知道,台上的几道题、几分钟凝聚了他们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刻苦学习。
在第一个答题板块中,为充分调动参赛选手与台下观众双方的积极性,竞赛设计了观众互动答题环节。观众如果能回答正确选手答错的问题,将得到一份纪念奖品。这一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观众踊跃参与。
在第二板块主题演讲中,选手围绕“郑和下西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一题目展开。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讲述了郑和下西洋带给自己的启示。他们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共鸣,现场不时地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经过激烈角逐,前两个板块中得分最高的个人代表队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代表队进入最终对决。第三板块为辩论,获胜一方将被授予南极队称号,负队被授予北极队称号。再由评委分别从南极队和北极队中选出表现最突出的个人获得“南极特别奖”和“北极特别奖”。在第三板块辩论中,两队选手就“郑和当年如果率领强大的中国舰队抵达欧洲,对比现实,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否真的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这一辩题展开激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代表队为正方: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个人代表队为反方:不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阐明本方立场、自由讨论和辩论、总结陈述本方观点……选手唇枪舌剑、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辩论现场氛围异常激烈。最后,评委一致认定:个人代表队在比赛中更加优秀,获得第一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代表队屈居第二名。常蕾和计江龙两名选手因表现突出,分别摘得“南极特别奖”和“北极特别奖”。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还专门为常蕾颁奖。
“赢得这个大奖,我实在太高兴了,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常蕾兴奋地说。她是中国海洋大学大四的学生,学习的专业就与海洋有关。常蕾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了,获得“南极特别奖”这一大奖,使她有机会能够与科考队员一起踏上向往已久的南极大地,亲眼目睹神奇的极地世界。
在第二板块中,围绕“郑和下西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一题目展开的主题演讲中,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题为《缺一枚邮戳的首日封》和兰州大学题为《向郑和借“和”》的演讲以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感情充沛和立意深远的突出优点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赢得了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本杂志全文选登演讲稿,与更多读者分享。
在主题演讲环节获得最高分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崔家连同学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代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