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让科研被头衔所累

2013-04-30徐达

发明与创新 2013年16期
关键词:施一公莫让头衔

■徐达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近期先后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但他此前落选中科院院士,这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施一公是我国“千人计划”首批回国学者。应该说,“一落一当”之间,反映出我国院士评选确有需反思之处,如论资排辈的传统仍然存在,评选时注重科学家对国家现有的贡献,而缺乏对其科研能力的客观考量等。

然而,舆论在此事上也没必要进行过度解读,对我国的科技人才选拔机制大加挞伐。事实上,当选美国外籍院士和当选中国的院士,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施一公当选美国院士,说明他的条件符合美国相关标准;落选中科院院士的原因,“国籍说”也好、“回国时间太短说”也罢,当然也有其客观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评价标准产生的细节技术问题,并非对人才认定的绝对差异,否则我国也不会将其作为首批“千人计划”学者引进回国。

诚如施一公所言:一个学者如果把当院士作为终极目标,未免太狭隘;自己回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做科研是育人的重要环节。从舆论目前对此事的评价不难发现,过于注重“头衔”的观念已经深植于社会心理之中。公众对于院士或其他科技领域的关注,大多只看到当选者表面的光环,忽视其真正的科研贡献。对一些有实力却未当选的“潜力股”更是缺乏关注。

过分看重“头衔”等实用主义心态,虽说能反映出社会整体科学素质水平,但也会影响甚至扼杀部分学者的创造力。科学研究是需要高度精力投入的事业,对外在因素的过分关注,会使科学家无法集中精力投入研究,导致科研效率的降低。

笔者以为,对施一公落选我国院士、当选美国院士的讨论应该持一种更为全面、更加理性的态度。一方面,对于国家而言,应致力于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更好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减少科学家“墙内开花墙外香”乃至流失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公众和舆论而言,对科技事业的关注应更多地投向科研成果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名目繁多的“头衔”。对于科学家自身而言,应处理好科研理想与实用功利的关系,保证进行科研的空间和时间,莫让科研工作为各种“头衔”所累。※

猜你喜欢

施一公莫让头衔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废除多余头衔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有教授头衔的长征老战士成仿吾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莫让“说”“秃头”
施一公:父亲的教诲是我前进的动力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的偶像是父亲
施一公的舍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