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家长会的实践和探索

2013-04-29杜雪美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3年12期

“体验式”家长会,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坐在一起,在班级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想和观念的碰撞,是新型的信息交流所不能取代的。“体验式”家长会打破家长会的传统模式,使“一言堂”的单调乏味不再出现,能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

“体验式”家长会大致有两个流程:一是让家长玩一个体验式小游戏;二是大家联系自己教育孩子的实际,就刚才的体验进行讨论,谈感悟。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换位体验,让家长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

体验游戏描述:全体家长“变成”孩子,教师则变身为孩子的“家长”。家里开饭了,“家长”一边给“孩子”们盛饭,一边板着脸训斥“孩子”:“你看你,吃饭不像吃饭的,还在说话。”“邻居家的小明比你强,今天又得了一个五角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你要吃什么?”

“孩子”们开始时有些闷闷的。好像不知所措,而“家长”的训斥还在进行。有些“孩子”开始抗议“我没有说话!”,“家长”立即厉声喝道:“我说话你还犟嘴?”“孩子”们似乎想到了平时自己的语言,渐渐变得垂头丧气了,懊恼的表情出现在一些“孩子”的脸上。

效果分析:换位体验活动中,即使是最民主的家长,在长时间的“孩子”角色中,也会时不时拿出做家长的威严。换位体验游戏,让家长“穿越”时空,变成了孩子,当他们以孩子的身份亲身体验吃饭时被训斥的感受,他们才知道他(她)的孩子受过多大的委屈。

平时孩子总是在幼儿园,家长没时间和孩子交流,总想着利用吃饭的时间和孩子说说话,可说着说着,就情不自禁地说到了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这其实是家长教育功利性的体现。现在通过自己的体验。体会到孩子经常被这样训斥,会伤害自尊,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们恍然大悟。吃饭时要和孩子好好交流。一起与孩子享受温馨时光。

二、心理体验,让家长了解一些简单的幼儿心理学

体验游戏描述:教师对家长说:“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大家不许说‘老虎’,如果你们说了‘老虎’,就会变成‘老虎’。今天谁也不能说‘老虎’。”

老师说完上面这段话后,请全体家长说出实话,现在头脑中想得最多的是哪两个字,大家不约而同脱口而出“老虎!”

效果分析: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心理体验游戏让家长认识到,不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最好的方法是淡化,不提这件事,而不是在孩子面前一遍又一遍重复着不许做这件事。孩子的自制力有限,你越限制孩子,孩子反而越要去尝试这件事,结果适得其反!

心理体验游戏还告诉家长,幼儿心理学是一门大学问,现在的家长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妨学一点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便更好地和孩子交流。

三、角色扮演体验,让家长感悟不可替代孩子的成长

体验游戏描述:将家长分成两组:一组家长扮演失明者,另一组家长扮演搀扶的好心人。在老师的带领下。一个搀着一个,走过一段有楼梯的路。

一般来说,搀扶的家长总是很用心,扮演失明者的人却总是犹豫着,甚至摸索着要自己摸到墙壁才肯向前跨出一小步。老师虽然没有让大家比赛。但是,搀扶者好像要争第一,总想拉着合作者快一点向前。

效果分析:成长中的幼儿生理心理都还不成熟,如果说孩子是游戏中的失明者,那么搀扶着孩子前进的人就是我们的家长。任何家长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孩子让家长搀扶,是对家长的信任,家长不能因为这种信任,就剥夺了孩子摸索的过程,

四、联想式体验,让家长发现孩子是天生的创造者

体验游戏描述:在地上画两条线。让家长从这根线走到那根线,可以兔跳、青蛙跳,每次方法都不一样,别人用过的方法不能再用。如果用了相同的方法就要受罚。

家长们开始向前走、后退着走、横着走、单脚跳、双脚跳,再后来,秧歌步、翻跟头、弹簧步等等都来了。

效果分析:就走的方法而言,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大家可能不会相信,最后走出了70多种花样,家长们惊叹: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是无限的。教师引导家长们相信幼儿的创造力更是无限的。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创造出理解、支持、引导的发展空间。

“体验式”家长会能解决家长平时所面临的对孩子教育有心却用不到点子上,有劲却使不上力的困惑。让家长们认识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关心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孩子交朋友,为他们创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