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提高育人质量
2013-04-29林新农张红霞
林新农 张红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也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育人质量职业教育在过去,职业学校都是“黑板上开机器”,学生在“睡中学,学中睡”,国外的教学也不例外。现在“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在车间”的办学模式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是连接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关键环节。校企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校企合作基本情况
1.结合专业特点,选择对口企业进行合作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要有计划有目的选择合作企业。一是要与学校的专业对口;二是要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三是要具有良好的信誉和较高的知名度。在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由行业领导、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专业建设进行宏观、具体的指导,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广泛联系,从而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2.形成多种合作形式
引企入校:吸引企业进入学校,共建“专业+公司”的专业实体,呈现前校后厂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即学校提供场地、企业自带设备,学校提供土地、企业盖厂房等。
工学交替:是将课堂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毫无疑问,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之一,通过工学交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岗位的适应性较强。
订单培养: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即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做的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叫冠名班,这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冠名企业上班。
3.合作现状及成效
目前与贵校合作的12家企业在校内投资设备500余万元,投资厂房等设施1550万元,提供学生实习岗位600余个,提供工学交替岗位500余个。这些企业年开票销售累计3000余万元,纳税200余万元,学校每年收益80多万元。
贵校建成了数控、机电等多个功能强大的校内实训基地,造就了一批具有高级技师和技师证书的高素质教师。还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如:盱眙金源汽车修理厂、江苏正盛汽车有限公司等。学校积极加强与县开发区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建新海电子等79个校外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每年解决一千多名毕业生实习就业问题,开发区企业也有了稳定的人力资源,实现了校企合作、互助双赢的目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得到彰显。
二、校企合作的具体做法
1.加强制度建设
该校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认真学习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校企合作的文件精神,制定了《盱眙县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规划》《盱眙县职教集团关于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盱眙县职教集团关于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意见》《盱眙县职教集团关于加强校外实习生管理的意见》。这些文件的制定,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方向,保证校企合作工作有章可循。另外,校企合作委员会经常走访企业,进行深入的专业调研,指导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
2.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到企业实习、培养、兼职等合作项目,定规划、定制度、定政策、定标准。实施四双建设模式:即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校企双骨干教师、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双重身份、校企双方提供双向保障。从而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战略目标。
以机电工程系为例,每年都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江苏正盛汽车有限公司、盱眙鸿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2个企业实习、培养,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学校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兼职,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学校与南京金正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企”育人模式。学校向金正奇提供土地,金正奇有限公司负责投资盖厂房,带产品、上项目、添设备,并向学校提供常驻技术人员。校企双方根据公司产品研发需求和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开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开展基本功训练和承担新正奇产品开发任务。通过校企合作,贵校技能实习成功实现从消耗型向生产型的转变,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目标。目前,校企双方联合制作完成了美国产品《转轴》的试制与加工,对该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并改良了工装和夹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合格率。机电系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制定了齿盘的加工工艺和精度控制方法,使产品合格率从50%提升到100%,为企业节约成本12万多元。
3.企业车间的“四双”“四跟”
合作中实行“四双”“四跟”管理模式。“四双”即学生双重身份:学生、学徒;教师双重角色:教师、师傅;班主任双重管理:班主任、班组长;领导双重责任:主任、车间主任。四跟即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过程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
4.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师生技能
以项目载体,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对企业生产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提高技术水平,积累管理经验,关注行业发展,对项目进行研究试验,形成可执行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提升师生技能。以项目为载体,请企业专家进课堂,弥补教师实践的不足,加强企业案例教学。
三、合作成果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解决了企业合格工人短缺问题。实践证明,实施校企合作是学校、企业及学生“多赢”之举。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创新之举。职业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才能达到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相结合、教育者与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现代职业学校的学生谈及体会时说:“我很喜歡学校现在对我们的教学方法,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自己动手加工那么多的产品零件,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真实的零件加工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提高了技术,每月还能拿到一千多元的补助费。来学习不花钱,每月还能拿钱,解决了我家的经济困难。”
学校进行的一项测试表明,按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参加校企合作的学生80%以上能完成工艺制定,普通班学生只有不足20%能完成。还有老师反映,学生可以到企业独立生产了。
四、结论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各界和政府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与参与机制,形成共同促进的合力,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新局面当指日可待,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春会.职业教育迎来校企合作发展机.新华教育集团,2011.
[2]马成龙.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江苏教育科学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