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痹的源流
2013-04-29李满意娄玉钤
李满意 娄玉钤
【摘 要】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五脏痹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五脏病位,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以五脏痹论治风湿病,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西医结缔组织病出现脏器损害时,可按五脏痹论治。五脏痹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关键词】 风湿病(痹病);五脏痹;二级病名;源流
五脏痹是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的总称[1],是指病位主要在肺、脾、心、肝、肾等五脏组织的一类风湿病。五脏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五脏痹论治较少,即使现代编写出版的中医教材及各种中医论著也很少涉及。虽然历代部分医家也对五脏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病仅仅看作是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等为主的一类疾患,完全摒弃了五脏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五脏痹的临床症状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五脏痹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五脏痹论述的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准确地认识五脏痹,使五脏痹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五脏痹的病名
五脏痹称脏痹,是按人体的五脏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2]。五脏即肺、心、脾、肝、肾,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五体合五脏。五体痹[3]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影响五脏功能,而形成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其统称为五脏痹[4]。当然五脏痹也可影响到其所主之形体组织。五脏痹与六腑痹合称五脏六腑痹,简称脏腑痹。正如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所说:“六腑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由于脏腑相对于五体部位在内,因此也有人把脏腑痹称为内痹,五脏痹属于内痹。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记载有“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但五脏痹病名到明代才首次单独出现,见于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杂病》篇。而最早详细论述五脏痹理论的文献则是《黄帝内经》,在《痹论》《玉机真脏论》《五脏生成》等篇均有论及。《内经》根据病变部位肺、脾、心、肝、肾等五脏不同而分为五脏痹,它们在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区别。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正如清·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5],五脏痹就是二级病名,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就是三级病名。
2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及罹患途径
2.1 五脏痹的病因病机
2.1.1 外邪入侵 风寒湿邪杂至侵袭人体,造成机体内部气血逆乱,闭阻不通形成五体痹,延久不愈,复感外邪,使邪气传于相合的五脏,正邪搏结于五脏经络之间,导致气血循行阻滞,五脏功能失调而成五脏痹[6-7]。正如《素问·痹论》曰:“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华佗《中藏经·论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用自殊。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筋脉、皮肉、肌肤、久而不已,则入五脏。”张志聪说:“邪之中人,始伤皮肌筋骨,内而不去,则内舍于所合之脏,而为脏痹。”也有人认为引起五脏痹的外邪是一种变异的风寒湿邪[8],五脏痹是其共同作用的结果。
2.1.2 正气不足 正气亏虚特别是与五体相合的五脏经络气血不足,是发生五脏痹的重要条件。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所说:“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不足,病肺痹……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这里的“不足”是指五脏经脉气血不足。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曰:“由元精内虚,为风寒湿而三气所袭……入而为痹。”《友渔斋医话·痹》认为痹“盖因气血不充,兼受风湿而成”。另外,脏气功能的失调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造成营卫气血的化源不足,使营气不能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卫气不能正常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而再感风寒湿邪,或者气血涩滞经络,壅塞不通,造成五脏损害,也会形成五脏痹[6]。
2.1.3 痰瘀气滞 若人体调养不慎,痰瘀内生于五脏,气血经络阻滞,或痰瘀与风寒湿等邪气相搏,可形成五脏痹。《中藏经》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高士宗也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可见五脏痹的产生无论外因或内因,终与血络凝涩(瘀血)有关,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8]。
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伤及五脏,也会致痹。《素问·痹论》在五脏痹见证描述之后,提出了“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五脏以宁静为本,藏神为用;若情绪不安,七情妄动,躁扰不宁,起居无常,则神气消亡,痰瘀内生,外邪而入,从而发生五脏痹[9]。《杂病源流犀烛》曰:“不特三气入舍于其合而后成痹,即七情过用,亦能伤脏气而为病,以气淫,则燥能消阴故也。”此外亦有“诸痹不已,益入内而伤脏气”,遂发五脏痹。
2.2 五脏痹的罹患途径
2.2.1 五体内传 大多数五脏痹由五体痹内传所致。五体痹反复不已,复感风寒湿等外邪,循经(俞)内传,内舍于五脏而成;并多是按五体合五脏关系纵向发展的,病邪由浅入深,由外向里,由肢体到所合之脏,而致五脏痹[10-11]。即《素问·痹论》所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张志聪进一步解释“五脏之气,外合于四时,始病病在外之有形,复伤于内之五气,外内形气相合,而邪舍于内”。
2.2.2 脏腑直中 五脏痹发生虽主要由五体痹内舍而成,但实不止一途。五脏痹也可由邪气直中脏腑所致,先出现五脏的病变,后渐累及五体组织。《素问·痹论》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明确指出五脏痹是因脏气消亡、痹邪入舍所致[12]。张志聪解释为:“此言脏气不藏,而邪闭于脏也。阴气者脏气也。神者,五脏所藏之神也。五脏为阴,阴者主静,故静则神藏而邪不能侵,躁则神气消亡,而痹聚于脏。”马莳一言敝之曰:“先以内伤为之本,而后外邪得以乘之。”五脏内虚,邪气可直中,内舍五脏而致痹。另外,也可由它痹不已,内传而致,即《素问·痹论》所说:“诸痹不已,亦益内也”。
2.2.3 功能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亦是形成五脏痹的途径。多种因素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若有外邪侵袭,则易变生脏痹。人体内部五脏精气亏损、气机逆乱是五脏痹发生和传变的关键因素。人体同样感受了风寒湿邪,不一定都会致痹,只有那些因脏腑功能失调,卫外不固的人,才会发生五脏痹[7]。脏腑功能失调,脏痹之间可相互传变。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名曰肝痹。”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肺痹可传肝,形成肝痹,其余脏痹亦可相互传变。
综上所述,五脏痹的病因病机也不外“虚、邪、瘀”[13],其中正气不足(虚)在五脏痹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五脏痹产生的内在条件,而风寒湿等外邪侵袭(邪)则是外在因素,经络气血痹阻不通(瘀)则是其基本病变。五脏功能减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之邪得以乘虚侵袭,反复发作,正邪交争,虚实错杂,外伤皮肌筋骨,内损五脏六腑,缠绵多变,顽固难愈[8,14]。
3 五脏痹的主要证候描述
《内经》有关五脏痹的经典性论述,为后世所宗。但《素问·痹论》关于五脏痹症状的描述并没有明确地把与五脏相合的五体痹症状概括进去,历代医家对此也很少补充。由于五脏痹多数从五体痹发展而成,临床除见有本脏突出的症状外,多兼见程度不同的五体痹症状;因此只有把五体痹与五脏痹的症状结合起来才能对五脏痹作出比较全面的认识[7,15-17]。根据《内经》五脏痹的证候,结合后世医家文献,现归纳如下。
3.1 肺痹的证候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素问·痹论》);“皮肤闭而热”“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素问·五藏生成》);“痹不仁肿痛”“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素问·玉机真藏论》);“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阳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其候胸背痛甚,上气”“肺痹,上气闭塞胸中,胁下支满,乍作乍止,唇干舌燥,手足冷痛”(《圣济总录》)。
综合上述,肺痹主要表现除了皮肤麻木、四肢软弱、肢体肿痛等皮痹表现外,可见喘满烦呕、咳逆上气、喘息气促、胸闷气短,甚至气奔喘满以致昏塞,伴寒热、胸背痛等症。总之,肺痹多由皮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肺而致;皮痹若见喘嗽气急、胸背疼痛、心胸烦闷、卧则喘促,甚则呕恶者为肺痹[18]。
3.2 脾痹的证候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淫气肌绝,痹聚在脾”(《素问·痹论》);“肌肉消瘦,心腹胀满,水谷不化,食即欲呕,饮食无味,四肢怠惰,或时自利”(《普济方·黄芪酒》);“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症因脉治·脾痹》)。
综合上述,脾痹的主要表现除了四肢肌肉疼痛、肌肤麻木等肌痹表现外,可见肢体怠惰缓弱、肌肉萎缩、肌肤不仁、脘痞腹胀、饮食不下、恶心呕吐痰涎等症。总之,脾痹多由肌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脾而致;肌痹若见脘腹胀满、呕恶清冷痰涎者为脾痹[18]。
3.3 心痹的证候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淫气忧思,痹聚在心”(《素问·痹论》);“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素问·五脏生成》);“心痹胸中满塞,心中微痛,烦闷不能食”(《圣济总录》);“精神恍惚、畏恐闷乱”(《普济方·犀角散》);“心痹,神思昏塞,四肢不利,胸中烦闷,时复惊恐”(《普济方·茯神汤》)。
综合上述,心痹的主要表现除了发热、面色苍白、肌肉热极、四肢不利、关节红肿热痛等脉痹表现外,还可见心悸惊恐、气逆喘促、心胸烦闷,甚则精神恍惚、咽干叹息、心中微痛兼有腹胀不能饮食等症。总之,心痹多由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而致;脉痹若见胸闷、心悸、短气者为心痹[18]。心痹是临床上的常见五脏痹之一,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不仅脉痹,其他体痹病情发展,亦可影响到心脏引起心痹[4]。
3.4 肝痹的证候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淫气乏竭,痹聚在肝”(《素问·痹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名曰肝痹,一名厥,胁痛出食……”(《素问·玉机真藏论》);“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素问·五脏生成》);“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素问·举痛论》);“肝藏魂,肝气痹则魂不安”(《类经·痹证》);“胸胁引痛、眠卧多惊,筋脉挛急”(《普济方·人参散》);“肝痹,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疝瘕,四逆抢心,腹痛,目不明”(《普济方·补肝汤》)。
综合上述,肝痹的主要表现除了肢体拘挛、屈伸不利、关节疼痛等筋痹表现外,可见两胁疼痛、夜卧多惊、筋挛节痛、胸胁胀满、少腹疼痛、多饮小便数、或腹胀如鼓、有如怀物之状、腹水、腰痛足冷等症[19]。总之,肝痹多由筋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肝而致;筋痹若见胸胁满闷或疼痛、夜卧则惊、多饮、小便多、小腹胀满、筋挛节痛,或阴缩者为肝痹[18]。
3.5 肾痹的证候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素问·痹论》);“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素问·五脏生成》);“腰痛两脚膝偏枯”“两耳虚鸣”“面无颜色”(《普济方·茵芋散》);“肾脏虚冷……举动艰难,或肌骨动,引及腰脊左右偏急”(《普济方·防风丸》);“肾痹中风,脚膝麻痹,腰脊强直,言语不利,面色萎黑,肌体赢瘦”(《奇效良方》)。
综合上述,肾痹的主要表现除了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肋胁不得伸等骨痹表现外,可见腰痛、骨节酸痛、僵直、屈伸不利,甚者出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严重脊柱关节变形、步履艰难、尿少浮肿等症。总之,肾痹多由骨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肾而致;骨痹若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兼见脘腹胀满等表现者为肾痹[18]。
4 后世医家对五脏痹的研究
《素问·痹论》用“四时五脏阴阳”的思想方法,阐述了五脏痹的发病规律,奠定了五脏痹的理论基础,后世医家视为圭臬。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系统记载五脏痹方证的当属宋代的《圣济总录》,在“诸痹门”中首列五脏痹的理法方药。《圣济总录》论述五脏痹虽均先引用《素问·痹论》中原文以作大纲,但在其后的具体病证论述与治疗中,无论是主证还是兼证都较《内经》有所改变,并列有大量五脏痹方剂,进一步发展了五脏痹。宋之后对五脏痹的研究进展甚少,直至明代朱橚《普济方》收集的五脏痹方中,除心痹增加了6方外,其余完全抄录《圣济总录》。明朝医者颇丰,医家多认为五脏痹的成因是“皮肉筋骨脉各有五脏之合,初病在外”“五脏各有所应,病久不去,而后感于邪气必更深,故内舍其合而入于脏”。王肯堂则提出五脏痹的具体治法。清朝名医辈出,总结了大量五脏痹经验,理论认识亦日臻深入。罗美阐述五脏痹的具体病机为“肺痹者,痹既入脏,则脏气闭而不通,本气不能升举”“心痹者脉不通, 则心气郁”“肝痹则气血两衰”“脾痹者,本脏不足,不能散精”“痹气在肾,肾气不行”。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对五脏痹的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作了系统分析,理法方药俱备。秦景明补辑《症因脉治》第一次把五脏痹列为“内伤痹证”,强调了内伤所致五脏痹的发病机理,均按其症、因、脉、治进行了规范性分述。《医宗金鉴》从病邪由浅入里内传五脏的演变规律分析:“痹病日久,内传所合之脏,则为五脏之痹。其人中虚受邪则难治多死,其人脏实不受邪,复还于外,则易治多生”“若无胸满而烦喘之证,则是脏实不受,余脏仿此”。晚清时期林佩琴、费伯雄等医家博采众长,总结大量五脏痹辨治经验及其方药。近代中医文献系统论述五脏痹的甚少,20世纪80年代初李济仁著《痹证通论》,李志铭著《痹证论》,两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五脏痹作了探讨。路志正等主编《痹病论治学》,总结痹病常见23种证候,并对五脏痹的脉因证治作了整理归纳。
5 五脏痹与西医相关疾病
现代风湿病中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出现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时与五脏痹的描述非常相似[7]。运用五脏痹理论指导现代风湿性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具有多系统损害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1 肺 痹 根据其证候特点,肺痹相当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呼吸系统损害继发的肺间质纤维化等。最常见的为系统性硬化症及其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而且是主要的死因。当系统性硬化症累及肺时,可发生肺广泛纤维变及囊肿性变,以至肺功能不全,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或伴咳嗽、喘促、胸痛等症[7]。系统性硬化症除累及肺外,还可累及消化道,表现为食管排空障碍,胃、十二指肠和小肠张力低,蠕动缓慢,故会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症[11]。这些表现与肺痹的“烦满喘而呕”描述十分相符。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也会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痹证状[20]。另外,还有人认为“从症状学及发病过程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可能与肺痹是同一类疾病”[10,15]。
5.2 脾 痹 根据其证候特点,脾痹相当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进行性营养不良症等累及消化系统者。当咽、喉、食管、膈、肋间肌及括约肌受累时出现发音、吞咽及呼吸困难,呕吐,大小便失禁等,还常伴发恶性肿瘤,以胃癌、肺癌、鼻咽癌为多见,与典型脾痹描述相似。其实,多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累及消化系统病变,均可见脾痹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胃肠损害,或并发出血;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肌肉萎缩;白塞病肠壁或肠黏膜血管炎造成的腹泻、腹痛;系统性硬化症因胃肠道壁的平滑肌或吞咽肌受损而出现的吞咽困难、食管反流、胃炎、结肠炎等[7]。
5.3 心 痹 根据其证候特点,心痹相当于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热并发心肌炎,以及血管炎的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并发症肺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导致肾动脉狭窄等。实际上许多结缔组织病均可造成心血管受累,出现类似心痹的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病变的发病率约为50%~60%,以心包积液为多见;系统性硬化症的心肌常发生弥漫性纤维化和肺动脉高压;肌炎/皮肌炎的心电图多有ST-T改变等。无论哪种结缔组织病,心肌受损均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7]。
5.4 肝 痹 根据其证候特点,肝痹相当于纤维肌痛综合征、精神性风湿症、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肝损害、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肝肾淀粉样变等。如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肝淀粉样变形时,可见肝区不适、肝肿大;合并肾淀粉样变形时,则“上为引如怀”。也有人认为是坐骨神经痛出现精神情绪等肝气不疏等症状,当夜卧变换体位时,压迫了疼痛部位,会出现“夜卧则惊”的现象[11]。肝痹究竟属于何种结缔组织病,颇有争议,尚无定论。但当结缔组织病出现肝损害时,如自身免疫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等,常既有关节疼痛症状又有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腹水等内脏病变,均可参照肝痹论治[7]。
5.5 肾 痹 根据其证候特点,肾痹相当于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病、大骨节病等。最典型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当正常的腰段生理曲度消失,胸段生理弯曲显著后凸,髋关节强硬,颈项前倾,躯干在髋关节处屈曲、前弯呈弓形时,恰与“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的肾痹相符[20]。氟骨病常因氟沉积于脊椎、盆骨及肋骨等处而有明显的腰痛、髋关节痛、脊柱骨痛,严重者则因韧带骨化引致脊柱弯曲畸形,也可出现肾痹表现[11]。若引起肾脏损害时,可出现尿少浮肿、腹胀,与《内经》之“善胀”相同。不过多种结缔组织病都可以出现肾损害,如病理证实几乎10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约50%可发生狼疮肾炎;干燥综合征则至少有40%患者有远程肾小管的病变。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过程中留意观察,不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易出现腹胀,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肾脏损害。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有人主张结缔组织病出现肾脏损害时,均可按肾痹论治[7]。
6 五脏痹的治疗
6.1 《内经》对五脏痹的论治 遵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对五脏痹的治疗可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同治,总之要辨证论治为宜。《内经》具体论治五脏痹多在针刺等综合治疗方面。如在《素问·痹论》中提出针刺治疗五脏痹的原则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具体治法如肝痹刺肝经的俞穴太冲,心痹刺心经的大陵穴,脾痹刺脾经的太白穴,肺痹刺肺经的太渊穴,肾痹刺肾经的太溪穴。除针刺外,《灵枢·寿夭刚柔》有“寒痹熨法”,《灵枢·经筋》有“马膏膏法”等。
6.2 后世医家对五脏痹的论治 《内经》对五脏痹的药物治疗未进行论述,因此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发挥,其中《圣济总录》详细论治了五脏痹,列有肺痹方5首,脾痹方7首,心痹方5首,肝痹方8首,肾痹方7首。细察《圣济总录》五脏痹诸方,在补中温经、散风寒湿的基础上,加入各脏针对性药物,如肝痹以酸枣仁、五味子酸以入肝补肝,心痹以远志、龙齿宁心安神,脾痹以附子、白术温振脾阳,肾痹以牛膝、独活、杜仲、天雄壮肾健腰,肺痹以陈皮、苏子降气平喘。在总结历代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辨证更为细致,较《内经》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12]。明代医家对五脏痹治疗总结出“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王肯堂提出:“五脏痹宜五痹汤,心痹加远志、茯苓、麦冬、犀角;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等;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肝痹加酸枣仁、柴胡。”费伯雄在《医醇賸义》中用桑朴汤治疗肺痹,通阳抑阴煎治疗心痹,三灵汤治疗肝痹,消阴来复汤治疗肾痹,安贞汤治疗脾痹。现代名医赵炳南在治疗红斑狼疮殃及五脏时,对热毒攻心者,用紫石英以镇心,莲子、远志、川黄连以清心;对热毒及肾者,用枸杞子、女贞子、山茱萸以滋阴补肾;对热邪伤肝者,用女贞子、赤芍、白芍、玉竹以养肝益阴等。李志铭自拟肺痹汤、脾痹汤、心痹汤、肝痹汤、肾痹汤治疗五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近现代医家在《素问·痹论》及历代文献的启发下,根据五脏痹发病机理和不同症状,提出了五脏痹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6]。导药祛邪:运用祛风除湿散寒或清热之品加上引导之药,使药能达病所,以驱邪外出。调整五脏功能:根据不同的脏痹证候,分别加用对各脏具有特殊功能的药物 [15]。
调和营卫:在五脏痹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整体功能,使营卫恢复和谐,抗病力增强,才能防止复感外邪[21]。
7 预 后
五脏痹病程长、病位深、邪气盛而正气虚,故预后较差。正如《素问·痹论》所说:“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说明五脏痹严重者可以致人死亡。《内经》所说的“入脏者死”对临床五痹的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可见多种风湿病,特别是弥漫结缔组织病发生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后,病情加重,治疗棘手,预后不良。对于没有达到严重程度的脏器损伤,症状较轻,缠绵发作的五脏痹,则称为“痹聚于脏”,以示区别,应当及时正确地治疗,病情可缓解[22]。故《内经》指出正确针刺治疗,五脏取其俞,六腑取其合,各分刺之而病可愈。
8 小 结
五脏痹是按五脏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五脏痹侧重于反映风湿病的五脏病位。这种按五脏组织的分类是风湿病按病变部位分类的方法之一[1],五脏痹可以作为风湿病的二级病名。五脏痹多继发于五体痹之后,是一种内外合痹。五脏痹虽有基本相同的病因病机,但由于五脏功能各异,因而必然各有相对独立的证候特点,故有分证立名论治的必要[15]。以五脏痹论治风湿病,体现了中医“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特点。五脏痹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中医认为西医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某些血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出现肺纤维化、肝纤维化、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肝肾等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时,表现有五脏痹的症状,应按五脏痹论治。中医药通过调节脏腑机能以改善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状态比西药更有优势。随着对风湿病研究地不断深入,五脏痹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然而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不妥及挂一漏万难免,敬希同道指正,共同进一步研究和发掘。
9 参考文献
[1]娄玉钤,娄玉州,娄多峰.浅谈痹病的分类[J].中医正骨,2000,12(9):21-22.
[2]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7-68.
[3]李满意,娄玉钤.五体痹的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35-41.
[4]娄玉钤.风湿病分类之我见[J].中医正骨,2006,18(12):50-52.
[5]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6]唐书松.《内经》五脏痹初探[J].新疆中医药,1987,7(3):26-27.
[7]董振华.从《内经》五脏痹理论探讨风湿病多系统损害的治疗[J].北京中医,2006,25(6):347-350.
[8]童学彪.五脏痹实质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6):6-7.
[9]杨坤,余达,王玉兴.试论《素问·痹论》的痹证层次发病观[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2):13-15.
[10]朱晓娟,周蕾,李晓君.《内经》五脏痹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6):24-26.
[11]陈俊蓉,陈利国,王华强.浅谈《内经》五体痹与五脏痹发病关系[J].四川中医,2012,30(4):44-46.
[12]李海峰,周国琪.从五脏痹看宋代辨证方法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5-6.
[13]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14]穆青.《黄帝内经》论“痹”[J].黑龙江中医药,2006,49(1):5-6.
[15]胡志坚.浅谈五脏痹[J].新中医,1982,14(4):1-4.
[16]刘承利.谈治五脏痹[J].新疆中医药,2000,18(3):58.
[17]蒋连泓.五脏痹临床研究浅识[J].天津中医,1997,14(5):232-234.
[18]娄玉钤.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141.
[19]赵正孝,吴娅娜,蔡光先.浅探《黄帝内经》脏腑痹的证与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2):29-30.
[20]仝小林,李济仁,秦德平.《内经》五体痹证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5(1):1-5.
[21]李进,陈玉梅.从《素问·痹论篇》探讨痹证的治疗方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21.
[22]刘语高.学习《内经》理解痹证[A].首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西北学术会议暨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