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业成为优化品德教学的点睛之笔
2013-04-29胡建设
胡建设
作为一名优秀的品德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品德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就品德课的作业究竟该如何设计才能让作业成为优化品德教学的点睛之笔进行了探讨。
作业品德教育画龙点睛没有作业的品德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作业,学生的品德形成是欠缺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品德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品德作业的设计与布置。那么,品德课的作业究竟该如何设计才能让作业成为优化品德教学的点睛之笔呢?
一、动静结合,边玩边学
教材文字、图片呈现的都是静态的,而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那么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白纸一张,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要想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给学生一个乐做的理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品德课的“作业”是一种快乐的作业,是一种好玩的作业。这种作业边玩边学,“润物细无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玩”,使“静态”的学习材料“动”动起来,“活”起来,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同时,通过玩可以帮助学生拉近与生活世界的距离,寓教于玩,玩中求进。比如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计说唱、书写、绘画、实物或采用卡通式、卡片式、图表式等带有玩的性质的作业,这样,就可以突破传统品德作业的静态模式,彻底改变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的特性。通过一些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相配合的作业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讓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如在教学《走进大自然》时,可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玩”,去仔细地观察大自然:用相机拍摄的照片来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用录音机录下各种声音来反映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也可以用节目、绘画诗歌等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大自然现象的特点,用一颗童心去寻找新的发现,避免填鸭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玩”中深入地体验作业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学习《和小树一起长大》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我们播种春天”的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课前都动手种一棵小树或种一盆小花活动。又如,教《走进社区》时,课后安排“童眼看社区”摄影作品展览评比。将学生上交的照片编号写上题目,在教室的学习园地展览出来。并要求全班学生浏览照片,把自己最喜欢的三张照片的号码写下来。最后统计获得支持度最高的六张照片,公布获奖者名单,给以适当的奖励。
二、小处入手,实践积累
生活无小事,小事见真情。在品德教学中有些目标太大不易操作,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切入点小、易于操作的作业,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从小目标入手,积少成多,最终实现大目标。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最寻常、最普通的真实小事,感受真情实意,领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之后,不失时机地布置了渗透感恩思想的作业题:请你回家替母亲梳一次头,或者替父母洗一次脚,或者给父母写一封感恩的信。以作业为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亲子氛围,在学生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带回来的“家长作业评价表”中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孩子在完成作业中体会到家人的辛苦,并从本次的“感恩行动”获得了回报家人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再比如,教学《走进社区》时,布置学生到社区里为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比如帮社区打扫卫生,比如帮邻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帮老人活动室的爷爷、奶奶敲敲腿,唱唱歌,并要求有社区证明的回执。通过这些小事,培养孩子们对社区、对社区成员的爱心和责任感。实践证明,很多生活中看似极小的一些细节,却是小事不小,很容易点燃学生精神世界里感恩的情感火花,并且最有可能使火花变成熊熊烈火,照亮学生整个精神世界。这样,从小目标出发,不断积累,并向大目标迈进,逐步完成了品德学科的导行任务。
三、化难为易,由表及里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明白某个道理、学习某种品质或了解某种社会现象。很多内容涉及德性、品行、情感、个性、文化等精神性的东西,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距离,并且大多是经过概括的抽象条文,难免缺乏情趣,有些还有可能枯燥,难懂,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性、综合性的作业帮助学生把品德教学中的知识点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把抽象、空洞的条文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采用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更多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现实生活中进行锻炼、提高,由表及里,深入浅出,让具体的资料和生动的事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如在教学《向邪教宣战》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孩子搜集有关邪教组织的资料: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一些邪教组织?他们分别有哪些可耻的罪行?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要邪教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中我又引入了“天安门自焚事件”“陈福兆投毒杀人案”等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案例记录邪教组织犯下的滔天罪行。课后,还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作业:当有人向你作邪教宣传时,你该怎么抵制他?因为有课前作业和课后作业的铺垫,上课时明确任务有的放矢,课堂上避免了空洞乏味的灌输和说教,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时空穿梭,体验感悟
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个大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所以教师要尽量设计一些体验性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回到社会大课堂里去学习、去思考。体验,是教育中学生情感的生发剂,“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然而,社会中的“生活事件”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也有发生在距离我们较远或特远的(时间和空间上都是远距离的)。如何体验这些远距离的生活事件呢?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架设“时空隧道”让他们自由穿梭。电影、电视、照片等都是很好的“时空隧道”。有了这些手段,体验才更有趣,更真实,更丰富;感悟才更积极,更深刻,更完整。学生才能在心灵的不断碰撞中建构知识、理解人生、感悟人生。
比如,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一课时,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在学校网站观看电影《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让这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历史故事,通过电影屏幕情景再现,用活生生的画面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从而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同时在课前或课后也可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中华之剑》,了解我国缉毒、禁毒工作的现状,认识公安干警工作的危险性和艰难性,从而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做到自觉抵制毒品,检举与毒品有关的一切犯罪活动。
总之,品德课仅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不管是知识,还是实践,必须借助课外作业进行合理补充和有效延伸。好的作业能发展学生的良好品格,大大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为品德课堂教学画龙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