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013-04-29黄朝晓
黄朝晓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挑战进一步增加,表现为遗产税效应更为复杂,对经济效率损害可能更大,如引发资金外流、征收成本提高、避税途径和渠道增多、公平作用及财政作用弱化等。中国台湾的简税制、低税负、高免征额遗产税制度降低了遗产税对经济效率的损害程度和有效发挥遗产税的调节功能。因此,建议中国的遗产税借鉴中国台湾经验,实行简税制、低税负、高免征额遗产税制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遗产税 资金外流 公平和效率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但也带来贫富差距过大的难题。为此,社会各界建议开征遗产税的呼声不断。但经济全球化使遗产税效应更为复杂,不少国家纷纷取消遗产税。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哪些挑战?该如何选择?本文试作一些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开征遗产税面临的挑战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征收遗产税可能导致效率损失加大 损害效率是不少国家主张取消遗产税的理由之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征收遗产税可能导致效率损失加大,理由有二: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征收遗产税可能加剧资金外流趋势;二是经济全球化使遗产税制度更为复杂,征收成本更高。
1.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征收遗产税可能加剧资金外流趋势。获得更高收益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套利行为变得异常便利。遗产税是影响资本收益的重要因素,遗产税的征收与否影响一国资本流动。近30多年来,为了吸引国际资本,加拿大(1972年)、澳大利亚(1977年)、中国澳门(2001年)、中国香港(2006年)、新加坡(2008年)、奥地利(2008年)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取消遗产税。[1]取消遗产税后,明显提高部分国家及地区吸引国际资本的竞争力。如2006年香港取消征收遗产税,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提供数字,2006年流入资金较2005年多约一万亿元,增长达二成一。近几年,新加坡投资移民成为中国大陆高端人士投资的理想之地,澳德华移民公司总经理谢炎武认为,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令该国吸引力大增。[2]
取消遗产税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资本吸引力,这意味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征遗产税将降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资本吸引力。特别是我国开征遗产税可能加剧资金外流趋势。中国尚未征收遗产税,但资金外流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富豪移民潮。中国富人移民的驱使因素主要包括法律风险、高税赋、子女教育、医疗条件、食品安全、环境品质。[3]二是中国富豪有强烈的避税动机。移民的原因之一是规避中国的高税负。这意味着在法律保障、子女教育、医疗条件、食品安全、环境等影响富豪移民的主要因素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之前,开征遗产税极有可能使富人向海外转移财富的趋势加剧。
1.1.2 经济全球化使遗产税制度更为复杂,征收成本更高。遗产税具有偶发性、一次性特点,征收面较窄,在多数发达国家,遗产税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1%左右。[4]尽管组织财政收入不多,但遗产税税制复杂,征收成本极高。1998年美国遗产税收入230亿美元,而征税成本高达480亿美元。遗产税是美国最复杂的税制之一。仅遗产税纳税申请书的填写说明书就有22页,而纳税申请书长达41页。据美国国内收入署的估计,正确填写此申请书的时间需一周,但实际要完成此项工作则需要4周时间,因此大部分的纳税人都聘请专业律师来完成此项工作。[5]日本全国从事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资产税的职员约占全部职员的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产的国际流动日趋频繁,税务管理人员在如何认定境外资产、如何对这些资产征收遗产税等问题上,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加,这要求一国政府必须适应全球化的进程,修改遗产税制,加强对境外遗产税的征收管理,由此导致遗产税制更为复杂,征收成本更高。
1.2 经济全球化削弱遗产税财政收入功能和调节贫富差距功能 遗产税最主要的作用是调节贫富差距,其次是组织财政收入。能充分发挥遗产税作用的前提是征税的有效性,富人们形式多样的避税手段使征收遗产税的国家难以获得期望达到的效果。经济全球化更是为富人们增加避税渠道和途径,加大了遗产税的征税难度,对税收征管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是跨国公司、电子商务、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现代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得巨额资本交易、大宗贸易和信息技术的转移通过网络瞬间完成,并游离于传统课征手段之外,税源监控难度加大,逃避税现象日益突出。由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詹姆斯亨利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截止至2010年,全球超级富豪在海外避税天堂藏匿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21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到2010年为止转移到外国避税的资产高达1.189万亿美元。[6]显然,在资本流动越来越便利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里,对富豪们征收遗产税愈加困难,遗产税的财政收入功能和调节贫富差距功能被削弱。
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征收遗产税的建议
尽管遗产税税制复杂、征收成本高,不符合效率原则。为了调节贫富差距,多数国家依然开征遗产税。中国贫富差距已超越警戒线,需要遗产税调节贫富差距。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基尼系数在2010年达到了0.47。这一数字已超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0.4的警戒线,达到部分拉美国家的水平。[7]
开征遗产税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降低遗产税对经济效率的损害程度和有效发挥遗产税的调节功能?这方面可以借鉴中国台湾遗产税改革经验。为了吸引资金回流,2009年1月,台“立法院”通过“遗产及赠与税法”修正案,“遗产及赠与税法”将原来实行的最高税率50%的多级税率,调降为单一税率10%;遗产税免税额由700万元(新台币,下同)提高至1200万元,赠与税免税额由111万元提高至220万元,分期缴纳由12期延长为18期。[8]该项改革在台湾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台当局降低营业税、遗产税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影响下,台吸引外资首次实现3年来正增长,2011年前11月台当局核准外商赴台投资金额44.8亿美元,同比增长34.6%。[9]
中国台湾遗产税改革为什么取得较好效果?关键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税制目标由注重公平向兼顾公平和效率转变,实行简税制、低税负、高免征额遗产税制度。简税制降低了税收成本,低税负有利减弱富豪避税动机,高免征额保护了作为社会稳定基石的中产阶层。总的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台湾的简税制、低税负、高免征额遗产税制度降低了遗产税对经济效率的损害程度和有效发挥遗产税的调节功能。因此,建議中国的遗产税借鉴中国台湾经验,实行简税制、低税负、高免征额遗产税制度。首先是简税制,最好实行单一税率,如果是多级税率,税率等级不应超过3级。其次是低税负,具体税率多少,参考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向境外转移资本的成本,税率不应与向境外转移资本的成本相差太远。否则诱发资金流失。最后应实行高免征额,以培育和保护中国中产阶级。
参考文献:
[1]张永忠.富豪移民潮与遗产税的延伸[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
[2]周畅.投资移民新加坡受高端人士青睐[EB/OL].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7/14/content_3210870.htm,2010-07-14.
[3]胡祖六.中国富人移民潮创造世界纪录[EB/OL].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203/0015692.shtml,2012-03-12.
[4]韩晓琴.遗产税赠与税开征的效应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02).
[5]邵培德.美国遗产税面临的挑战——兼论我国开征遗产税不宜操之过急[J].涉外税务,2001(04).
[6]严钰.富人焦虑遗产税的画外音[EB/OL].http://epaper.kingmall.com/html/2013-01/01/content_18793.htm,2013-01-01.
[7]BCG:中国贫富差距拉大[EB/OL].http://www.ibtimes.com.cn/articles/20110602/quanqiucaifu_all.htm.
[8]高大林.台湾地区遗赠税率降至10%遗产1846万以下免税[EB/OL].http://www.chinataiwan.org/xwzx/bwkx/200901/t20090113_815336.htm中国台湾网:2009-01-13.
[9]朱磊.台湾2012年选后的经济发展形势与策略(上)[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2-02-29/content_5282846.html,20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