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中纵队神枪手“日本良”

2013-04-29黎信

源流 2013年5期
关键词:机枪日本

黎信

“日本良”是粤中纵队老战友对张玉良的称呼。许多人都以为他是日本人,其实他是中国人,原籍台湾省新竹县。他有个日本名字“佐滕政一”,里面包含着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张玉良1924年生于日本铁蹄下的新竹县山村,全家八口,一贫如洗,他4、5岁时就光着脚跟父母上山打柴卖。7岁时因为没钱上小学,爷爷奶奶和父母再三思量,只好让他进了南庄免费日本小学校。那是专门对中国儿童实行军国主义奴化教育,将其培训为驯服工具的学校,老百姓望而生畏。可小玉良长大了,读书也不能耽误呀!学校学日文,讲日语,小玉良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毕业时能看懂一般日文书报,日语也讲得很流利。日本人规定,南庄小学毕业生都要进“壮丁队”集训。这是日本人侵略中国补充兵源的预备队,小玉良当然也不能例外。他学习射击技术特别刻苦,集训结束时成为一等优秀射手。

1940年,日本侵略军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为打通内陆通往东南亚战线,日军首先从台湾出兵占领海南岛,激起当地人民强烈反抗。日军急从台湾抽调“壮丁队”到海南岛镇压人民的反抗。张玉良同500多台湾青年一同来到海南岛,被编入第十五警备队,统统改为日本人的名字。张玉良改名为“佐滕政一”,穿上日军服装,成了“正式”日本军。

“壮丁队”士兵多是台湾新竹县人,老乡在一起亲如一家,而班长以上军官全是日本人,他们把台湾士兵当成奴隶,随意打骂,士兵对当官的恨之入骨。一次,士兵拉了老百姓几头耕牛,准备杀了改善伙食,张玉良对他们说,我们都是从农村来的,现在正是春耕季节,把耕牛杀了农民怎么耕田种地呢?大家听他说得有理,就把耕牛送了回去。此事被日本班长得知,把张玉良捆起来毒打,他当时年轻力壮,又有一手好拳术,反把那班长狠狠揍了一顿。岗田龟中队长为此把他关押起来,后因新竹县老乡求情,才把他放出来。

不久,日军在一次搜捕中,从山洞里捉到七八个游击队员,岗田龟叫张玉良用机枪射杀。张玉良不忍心残杀自己的同胞,可军令又不能不执行,他急中生智,故意把机枪撞针弄断,气得岗田龟要枪毙张玉良,幸亏司令部通知岗田龟去开紧急会议,他便命令把张玉良关押起来,待后处置。这件事惊动了张玉良的乡亲们,大家都很担心。张小东自小和玉良一起长大,亲如手足,决定助其虎口逃生。当晚10-12点是张小东岗哨,趁日本军官晚上找女人寻欢作乐、士兵赌钱之机,张玉良扛上机枪,掖了两个手榴弹,悄悄地逃出军营,向着上次牵老百姓耕牛的方向去找游击队。当他说明来意后,村民表示欢迎,并由民兵送他找到琼崖抗日游击总队。经领导审查,相信他是起义士兵,欢迎他弃暗投明,并介绍他加入抗日救国同盟会。

日本投降后,我方领导决定给抗日救国同盟会会员发路费,让他们各自回家与亲人团聚。张玉良要求留下参加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向他耐心解释,抗日同盟会是台湾革命骨干,你回老家后,继续发展壮大同盟会力量,推动革命事业,保卫神圣宝岛是更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张玉良高高兴兴踏上归途,万万没有想到,途经海口时,被国民党扣留,蛮不讲理地把他强行投进台湾士兵俘虏营,又被编入国民党伪自卫大队,当了机枪手。张玉良又气又急,决心寻机逃跑。一天晚上,有个老兵痞赌钱上了瘾,正轮到上岗放哨,请求张玉良代他上岗。张玉良暗自高兴,他扛着机枪站了一会岗,便消失在茫茫夜幕中。

张玉良走了一天一夜,终于找到了粤桂边区游击总部。总部团长郑世英、政委陈兆荣接见了他,经详细审查,欢迎他的正义行为,安排他在连队当机枪手。从此,张玉良获得新生,成为我的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员。他的日本名字“佐滕政一”永远消失了,但大家仍戏说他是“日本仔”,叫他“日本良”,于是“日本良”便成了张玉良的代名词。

一开始大家并不清楚他有一手过硬的射击技术。记得有一次实弹射击练习,发给他10发子弹,只见他先用机枪打靶,5发中48环,引人注目;接着,再用步枪对准四五丈高的椰子树,连打5发子弹,只见两个椰子应声掉下,三个椰子水洒落一地,围观的战友们都鼓掌叫好。此后,“日本良”神枪手的名声便在部队传开了,人人知晓。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广西的武装,下令严密封锁、围剿。在这种情况下,游击区处境十分困难,粮食弹药供不上,指挥员要求打仗注意节约弹药,要做到弹不虚发。部队领导决定:抽出各连骨干办射击训练班,培养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日本良”担任了主教练,耐心地手把手纠正学员的动作,对基础差的同志特别辅导,很快为部队培训出一批批射击能手。“日本良”高超的射击技术,在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里并没有得到发挥,他只是消极怠工应付上司。进入人民解放军大家庭,他才大显神威。在“曲水薄伏击战”、“泮塘突击战”、“烟楼攻坚战”、“塘涵遭遇战”等粤桂边有名的战斗中,“日本良”都起到了突击作用。

1948年春,部队从粤桂边区转战东征,挺进粤中地区,半路被敌军重兵包围在化州县境内,战斗打得非常激烈,部队发起多次冲锋也无法突围。指挥员想到了张玉良,让他用机枪对准前方1300米处敌炮最高点连续射击。张玉良打了两梭子弹,第二梭子弹正好击中弹药箱,引起炮弹连环爆炸,敌阵地顿时乱成一锅粥,我军趁机突出包围圈。1948年冬,部队进军三罗(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横扫各地反动武装、区乡公所,捷报频传。唯有攻打平塘镇时,敌退守石山,死守一坚固石洞,从枪眼里喷射出强烈火舌,使突击队无法接近。指挥员叫张玉良用机枪对准火力点,连续扫射两分钟,突然石洞枪声哑了,因子弹打进石洞四面反射,敌人伤亡惨重,我军一鼓作气冲上去,40分钟便结束战斗。经过战斗考验的张玉良,被上级党委批准参加中国共产党,并晋升副连长。

新中国成立了,“日本良”欢欣若狂,急盼早日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与家人团聚,但国民党盘踞宝岛,令他有家不能回。他发出感叹:“我欲明天同把晤,山长水远路漫漫!”

1950年,“日本良”转业,被安排在广东阳江县工作,成家立业,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台盟联谊会会员,先后任公社武装部部长、副站长、副经理、副厂长等职。他为人忠厚老实,清廉公正,从未提过薪、升过级,“文革”时仍是股级,工资50多元。

“文革”中“日本良”遭受迫害,先作为当权派批斗,后又以“日本特务”、“刽子手”等罪名关进牢房,被折磨得身心皆损。妻子也受到牵连,被游斗,革职送回农村。“日本良”于1987年退休,当时退休金不足50元,生活之窘迫可想而知。然而这些磨难没有压倒“日本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没有动摇他对党的信念。他带病参加政协工作,参加台湾同盟联谊会工作,作好回台探亲的打算,无奈百病缠身,经济拮据,一直未能如愿。

1987年11月,张玉良过早地离开人世,享年63岁。

猜你喜欢

机枪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M240通用机枪
机枪射击十八式
探寻日本
爱加戏的机枪——“大盘鸡”
M134 机枪
机枪与“蝴蝶效应”
《黄金时代》日本版
那些被“黑”的机枪们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