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广东老区经济建设的“新革命”
2013-04-29郑会侠
郑会侠
去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讲话成为了广东今后工作的前进方向和行动指南,时至今日,全省人民对此仍耳熟能详。
现在跟国家明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只有短短八年,广东实现“两个率先”意味着还要快人一步。广东省内还存在大量欠发达地区,《南方日报》的《广东老区发展忧思录》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地指出广东老区不应被遗忘,老区的发展需求已迫在眉睫。当邻近省份都利用老区建设撬动其经济建设新龙头之时,广东的老区却依旧遗时光而独立。一山之隔两重天,江西赣州,欣欣向荣,百业俱兴,到处皆是火热的建设场面。在山另一侧的福建龙岩,到处响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2012年6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其全方位扶持和优惠“堪比特区”,原中央苏区因此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盎然春天。在《意见》中,明确指明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地跨赣南、闽西、粤东。广东第一个被认定的原中央苏区梅州市大埔县,堪称是全国少有的连国道都没有的县城,《南方日报》特派记者从梅州的高速出口下来,一路曲折颠簸,需要耗费1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县城。让大埔人最近又添尴尬的是,原作为中央苏区,之前,广东提出修建高速公路连通梅州与邻近的福建龙岩,大埔也借此打破仅有省道的尴尬。去年,龙岩路段的高速公路都已修好,但梅州路至今未通。福建永定县下洋镇与一山之隔的广东大埔县茶阳镇,两镇所处的时代看起来像相差了5年,广东革命老区期待经济“新革命”。
《广东老区发展忧思录》,既勾勒了老区发展的路线图,又呈现了广东老区发展的忧患与深思。文中明确指出,国务院出台振兴发展意见老区发展成国家战略,在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中,老区建设应该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杠杆,广东要见贤思齐,在全省狠抓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收获启发和反思,千方百计探寻新机。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今年的工作,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省上下鼓足了气一心谋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广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既然老区与粤西欠发达地区重合度如此之高,老区的问题是扶贫开发的问题,也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而,各级党政率领老区人民以老区为抓手,以扶贫开发为依托,发动起粤东西北地区超常规发展的新引擎,既是对我党红色血脉的继承、弘扬和坚守,又是“先富起来”的广东在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用市场经济方式对“共同富裕”的新突破、新探索、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