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嫦娥心 悠悠诗人情
2013-04-29马灵仙
马灵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古诗两首》之《嫦娥》。
【教学过程】
吟诵品诗韵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七巧》讲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它讲的是哪个民间传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
“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南子·冥训》
师:谁给大家讲讲这个传说呢?(指名讲)
师:奔到月球上的嫦娥生活得好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人李商隐的《嫦娥》。
(生自由读,师指导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正确、读流畅。谁来读读?
(指名几个学生读)
师:读诗,还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谁再来?(按七言诗前四后三的节奏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读诗,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读了这首诗,你感觉到了什么?(孤独、凄凉……)把你的感觉送到朗读中去。
(生齐读)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但朗读要有梯度、有层次,“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情绪”就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韵美,为全诗的朗读定下基调。】
遥遥嫦娥心
师:现在,你感觉到嫦娥在月宫里生活得好吗?(不好)
师:你是从那个字感受的?(悔)“悔”就是——后悔。
师:嫦娥后悔什么?
(引导学生以诗作答)——生1答:嫦娥应悔偷灵药。
嫦娥后悔什么?——生2答:嫦娥应悔偷灵药。
嫦娥后悔什么?——生齐答:嫦娥应悔偷灵药。
师:是呀,嫦娥一定十分怀念人间的生活!每当夜深人静时,每当孤独寂寞时,她一定会回忆起在人间的幸福画面(出示课件引导说话)。
平时,后羿打猎她?摇?摇?摇?摇 ?摇?摇。
逢年过节时,一家人?摇?摇 ?摇?摇?摇。
生病时,?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
【设计意图: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领悟与解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层面,才能找到思维激活的支撑点。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将符号化的文字还原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学生与嫦娥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情感的共鸣。】
师:而如今,欢声笑语还有吗?(没有)有的只是——生答:碧海青天夜夜心。天伦之乐还有吗?(没有)有的也只是——生答:碧海青天夜夜心。丈夫的关心还有吗?(没有)有的还只是——生答:碧海青天夜夜心。
师:同学们,现在你觉得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寂寞、孤独……)
身在月宫,心在人间,这又是一颗怎样的心?(痛苦、煎熬……)
是啊,所以她怎能不后悔呢!——齐读: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打破了传统的逐句讲解的古诗教学法,而是通过捕捉诗眼“心”,这既是嫦娥之“心”,更是诗人之“心”。走进了嫦娥之“心”,再去感悟诗人之“情”就水到渠成了。】
悠悠诗人情
师:嫦娥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诗人又是如何得知的?“知人论诗”,让我们走进诗人当时的生活——
(阅读资料)
师:从这份资料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幸、怀才不遇……)
【设计意图:“诗言情,词言志”,诗其实就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才能真正读懂诗。渗透学习古诗应当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来体会诗人情感的方法。】
师: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月千里寄相思”,诗人又是怎么度过这个中秋之夜的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学习1、2两句。(生读、思考、圈画)
师:这一晚,诗人睡了吗?(没有)哪些词告诉我们诗人没有睡?(相机理解“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
师:在这本是团圆之夜,你觉得诗人最希望谁陪伴在身边?(妻子)但是,漫漫长夜,有妻子相伴吗?(没有)陪伴他的是——生读:云母屏风烛影深。有亲人团聚吗?(没有)陪伴他的是——生读:长河渐落晓星沉。
师: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彻夜未眠、孤独……)看着如此孤寂凄冷的诗人,你想到了谁?(嫦娥)是啊,在诗人眼里,这孤居广寒宫,孤独无伴的嫦娥不正和自己一样吗?于是,诗人自然有了这样的猜想——生读: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哪个字告诉你,这是诗人的猜想?(应)“应”在这儿是什么意思?生答……
师:就这样,诗人情动而辞发,这首诗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全诗,生齐诵)
【设计意图:想象此时的诗人“最希望谁陪伴在身边”,不仅丰富了古诗的内涵,更是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借机点化出诗的创作由来。再加上老师发自内心的深情朗诵,学生完全沉浸于古诗的意境中,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拓展品诗风
师:李商隐的一生就是这样和“愁”字紧紧相连,他把满怀的愁绪都写进了他的诗中。他怀才不遇而忧伤感叹,他曾这样写道——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夕阳楼》)他壮志未酬而抑郁终生,他曾这样写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他生离死别而痛苦不堪,他曾这样写道——(音乐响起,播放歌曲《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生齐诵《无题》)
师:面对如此忧伤的诗人,你难道就不想送他一句诗吗?(生自由谈)
(课件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让我们把这句诗送给天下所有像诗人一样失意不幸的人吧!(齐读)
【设计意图:呈现诗人另外三首诗的诗句,学生收获到的绝不仅这些诗句,更是丰富了对诗人的认识,更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文化的积累。“以诗劝慰、以诗作答”是本节课的亮点,旨在变古诗的语言为学生的语言,得意又得言!】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