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童话有好看的翅膀
2013-04-29伊宁
伊宁
爱教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谈起班级,谈起学生,谈起教学,话怎么就那么多呢?别说三天三夜,就是三十天三十夜也说不完。当她打开话匣子的时候,表情也会随之丰富,一种角色扮演的满足感翩然跃动于眉眼发梢,让人不由得感叹:多可爱的孩子啊!多好的教育啊!那些颤动着金粉微粒的细节,正扇动着好看的翅膀向你飞来,徐徐地,有如童话一般。
熟悉她的人都叫她娟子。在永吉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永远不乏好老师,像娟子这样爱教育的大有人在,但像娟子这样痴迷的,似乎还真的找不出第二人来。
学年组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除了班级自动化管理,还应该做点啥呢?这时候,校园里的春天刚刚发芽,一丛一丛的绿从地皮下钻出来,从树梢上钻出来,也从娟子的睫毛下钻出来,她笑着把含在嘴里的笔往空中一举:“明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因为兴奋,她忘了自己还在课堂上——笔尖蚕食纸张的声音刷地刹住了,仰起一张张嫩嫩的只属于小学二年级的脸蛋来——他们还不会问,但会笑,老师一笑,就会有几个附和着“嘻嘻嘻”“嘻嘻嘻”,然后也不知是真开心还是抑制不住开心,笑声在教室里花枝乱颤,痒的不行了。娟子连笑带喘地拍拍手,说:“别笑,这是秘密,明天告诉你们。”于是,为了秘密收起笑声,感觉自己跟老师关系好的又会在放学后打来电话,小声问:“老师,是什么秘密啊?”“明天告诉你。”哦,太神秘了,夜晚也不可思议地变长了。第二天,不知娟子从哪儿弄来了几个花盆,往窗台上一放,一会儿领几个男生去花坛里抠土,一会儿又嘱咐女孩子们把花盆擦干净。忙活了一整天,临近放学的时候,她眨眨眼睛,对孩子们说:“秘密就在那——”她随手一指花盆,“我们班的种植园,今天建成了。明天,大家带一些种子过来,小组合作种植物。”就这样,当别的班级为应付检查而不得不形式主义一下的时候,娟子实实在在地领着孩子们玩上了。他们种花种草,养蚯蚓,养金蝉,养小鱼,养水藻,有时候还允许孩子们把家里养的“小宝贝”带来给同学摸一摸。
为此,孩子们写了很多观察日记。
“今天,开始种西红柿了。我们先把土装进花盆里,然后挖了几个小坑,最后把几粒种子放进坑里,用小手轻轻拍了几下。我多么希望种子快点长出来呀!种完种子后,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条养了一个月的小蚯蚓。我们抓起一条胖胖的小蚯蚓,把它轻轻地放在了花盆里。不一会儿小蚯蚓就不见了,原来它是钻进泥土妈妈的怀抱里去了。我们把‘希望埋在了花盆里,我们多么希望种子快点发芽、长出叶子呀!”
“认识含羞草,是因为郝东旭把含羞草介绍得非常有趣。终于有一天,郝东旭把含羞草带到班级,一下课大家就跑到电脑桌前去看含羞草。我们一用手碰它,它的叶子就耷拉下来,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时候风一吹,叶片也会合拢。我们很奇怪,后来问老师,老师查资料说,含羞草合拢叶片是为了避免暴风雨的摧残。”
“今天,王老师拿来一个筐,让我们猜猜筐里装的是什么。还没猜呢?小白兔就露出了小脑袋。大课间的时候,王老师怕小白兔饿着,就挖了婆婆丁,小白兔吃得津津有味。王老师用手拽着小白兔的耳朵。我发现它的眼睛是红色的。王老师拽它耳朵的时候,它是不是哭了?它好像说,疼,别拽我。”
“今天,我们研究出了小白兔爱吃的七种蔬菜,它们分别是大白菜、蒲公英、紫甘蓝、胡萝卜秧、胡萝卜、白萝卜和蘑菇。这些它都爱吃,尤其蒲公英和紫甘蓝,小白兔最爱吃。老师说这些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小白兔爱吃什么。”
“昨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六条小鱼宝宝。小鱼宝宝真可爱,长得像小蝌蚪,又像小逗号。因为我们不知道小鱼宝宝吃什么,老师就让同学查查看,查清楚后,同学带来了鱼食。这时,六条小鱼宝宝已经死了一条,我很伤心,又让同学给喂金蟾了?真不开心。”
……
每当读起这些稚嫩的句子,娟子都会笑,她说做什么都不白做,你看,不用教,孩子们就会写作文了,而且刚刚小学二年级啊。跟那些只会抱怨学生“文章太空洞”“缺乏生活体验”的老师相比,娟子是不是棋高一着?更妙的是,小小种植园在秋天的时候结出了小柿子,丝瓜爬到了窗户上,孩子们的期考成绩也出奇的好。
接下来,娟子和孩子们从种植园出发,向百科进军了。研究蚕虫,在解剖过程中认识蚕宝宝的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系统;研究玉米黄豆,知道了玉米是单子叶植物,黄豆是双子叶植物;研究金蟾和小蝌蚪,发现跟金蟾放在一起的小蝌蚪全都不见了,原来金蟾是杂食动物,“划拉啥吃啥”;研究水藻,发现显微镜下竟是一只只美丽透明的喇叭虫……多有趣的生活啊!孩子们能不热爱这样的班集体吗?他们摇头晃脑地唱娟子写的班歌:“小小笋芽尖又尖∕破土而出勇向前∕小小笋芽甜又甜∕雨后彩虹梦圆圆∕小小笋芽鲜又鲜∕风中劲舞不畏难∕小小笋芽盼又盼∕长成翠竹向蓝天∕咿呀咿呀啰哩嗨∕啰哩嗨呜嗨——∕伸出我们的小手腕∕爱心长满竹林间∕捧起我们的小心愿∕笋芽中队星灿灿……”那种跟娟子极其神似的自豪感流溢着泥土的纯正气息。
王开岭说:“善良有多深,才情和关怀力就有多大。”孩子们会永远记得《阿尔卑斯的爱》。那是圣诞节的早晨,娟子突发奇想,把阿尔卑斯山和阿尔卑斯糖联系起来,给孩子们编了一个关于“阿尔卑斯的爱”的小故事: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那里覆盖着厚达2000米的冰层。传说,谁能爬上阿尔卑斯山,谁就能得到最高的爱。要是赶上圣诞节了,圣诞老人就会把象征最高的爱的阿尔卑斯糖送给小朋友,并祝愿他永远幸福。你想得到这样的爱吗?
孩子们听得入神了,都很期待。这时,电脑里传出圣诞音乐,教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位老师拎着一只装得鼓鼓的圣诞老人的大袜子进来了,他告诉孩子们,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刚刚来过,请他将象征最高的爱的阿尔卑斯糖送给孩子们,并祝孩子们圣诞快乐!“噢……”孩子们乐疯了。他们用小手握着糖,舍不得吃,舍不得碰,他们说,那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世界上最高的爱。可他们一点也不知道,那是娟子老师精心策划的一个童话啊。
她的童话有好看的翅膀,可以飞进幽深的微观世界,可以飞向青青的芳草地,可以飞过茂密的翠竹林,可以飞上皑皑的阿尔卑斯……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飞到哪里就飞到哪里,因为爱是一种超能力,爱让教育变神奇。
爱教育的人很多,但像娟子这样痴迷的……一定都跟童心在一起!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第三十五中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