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危机与改革

2013-04-29张剑荆

中国经济报告 2013年5期
关键词:雅安呼唤创造性

张剑荆

4月20日上午,就在本刊准备付印之际,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截至本文发稿时, 在此次地震中,196人死亡,上万人受伤。

地震灾难成为一个媒介,将共同体锻造得更加团结。地震发生8秒钟之后,消息就通过个人微博传递出来,在接下来的48小时,微博上有关地震的各种报道和评论达7000万条。由全媒体参与的报道和叙述,迅速形成了巨大的舆论场,动员起了中国社会各个角落的人们,关注雅安,参与救援,奉献爱心,人们的热情如此之高,以至于出现了“爱心堵车”,竟成了救灾的障碍,这是没有出现过的现象。无远弗届的信息传播,把灾区与灾区之外的人们紧密地连接起来,“我们都是雅安人”,危机和灾祸,成为强化认同的积极力量。

对地震之类外生危机的思考,把我们引向对危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审视。后者恰恰是本期封面专题所关注的内容。

地震之类的危机是强化还是削弱一个社会的团结,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内部关系,历史上,因自然灾害导致国家混乱甚至瓦解的事例,并不鲜见;在抵御自然灾害中国家或群体得到强化的事例同样也不鲜见。在这里,自然灾害是外生的危机,它通过一个社会的特定状况起作用。梳理历史不难发现,对人类组织的兴衰起根本作用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明、生态在内的人类组织自身内生的危机。

正如汉语“危机”二字字面上显示的,危机并不必然是坏的、消极的,危机还包含有机会等积极的一面。从经济学角度看,后一种含义中的危机,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而对于人类组织来讲,如果没有这一似乎是循环往复的破坏性过程,就很难实现自我更新。

在经济活动中,承载创造性破坏过程的,是企业家。危机可以看作是此前阶段累积起来的诸多矛盾的释放,是对此前固化了的经济秩序的颠覆,同时,应对危机的过程,将激发起企业家的创造精神,形成新的技术、新的企业组织、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在美欧等国家就激发了大量的创新活动,在政治领域是“撒切尔-里根革命”,在企业领域则出现了微软这样的企业。相反,在那场危机中没有受到损害、反而大发石油财的国家,如前苏联,在接下来的年代里,却遇到了严重的危机,竟至解体。

本刊刊登的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开始转暖。最近5年多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波及到我国,但由于我国总体上处在危机的外围,受危机影响不大。这自然是值得庆幸的。但是,我国的反危机措施,加上一直以来形成的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造性破坏过程?“他们的危机”在我们这里是否导致了巩固旧的发展方式的后果?抑制企业创新的政商联结的关系,不仅没有受到危机的冲击,反而变得愈加顽固,这究竟是福音还是警示?

当然我们并不是呼唤危机,我们呼唤的是危机意识,正如我们不可能呼唤地震而是呼唤对地震的预警那样。我们最感到担忧的,是企业活动更深地被嵌入到权力体系中,从而失去了创造的活力。为了证明这样的担忧不是多余的,我引用一位著名的民营企业家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在很多论坛上对民营企业朋友提出三个劝告:1、不可让政府不高兴;2、不可让银行不高兴;3、不可让国企不高兴。”

猜你喜欢

雅安呼唤创造性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无声呼唤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爱的呼唤
三月的呼唤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穿越时空的呼唤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