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看台
2013-04-29
90幅明清扇面亮相国博
春天已经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览从国博所藏扇面中遴选了90幅明清时期作品,展示了不同阶层的社会名流对书画艺术的认识与探索。展品中既有文征明、董其昌等书画家的即兴之作,也有林则徐等官绅、学者的感怀之笔,笔墨情趣之外也道出了他们对自然风景的依恋与人情世事的感慨。
藏书印“对话”藏书票
俗话说“春天时节好读书”,藏书印与藏书票联展也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藏书印和精美细致的藏书票刻制演示,都能在展览现场尽收眼底。众所周知,中国文人用藏书印为自己心爱的图书打造印记,而藏书票则是西方人的藏书图标,这一“东”一“西”共赴展览,相信能碰撞出让人惊叹的火花。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4日。
湖南省博加入谷歌艺术计划
日前,湖南省博物馆正式登陆谷歌全球艺术计划网站,成为中国大陆地区首个加入该计划的公立博物馆。据了解,自去年与谷歌(Google)确立合作意向后,湖南省博物馆遴选了T形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商代铜象尊等馆藏的50件艺术珍品作为第一期推出内容,其中包括38件器物和12件书画。值得一提的是,藏品的选择突出了地方特色,如最负盛名的马王堆汉墓文物,此次就有十余件入选。另悉,目前全球已有212家博物馆加入了谷歌的该项计划。
西安交大博物馆开门迎客
历时9年筹建的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于日前正式开馆。据了解,该博物馆目前已开放有历代艺术文物馆、陕西秦腔博物馆、书法碑石馆、西部农民画馆、邢良坤陶瓷艺术馆、书法展厅共五馆一厅。秦汉瓦当、西汉铜镜、汉代陶乐舞俑、青铜墙铁弦壶、铜印等珍贵藏品均能在该博物馆中见到,而西部地区的农民画、艺术大师的剪纸作品、来自民间的木偶皮影,以及秦腔服饰、经典剧本等也一同亮相,2000余件藏品让观众一饱眼福。据介绍,这些展品绝大部分来自社会捐赠。
上海推出艺术品保税机构
以艺术品国际交流、贸易为核心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已现身浦东外高桥保税区。据悉,作为国内开展艺术品保税展览服务的机构,目前通过该中心进出海关的国内外艺术品都可以不用缴纳最低为到岸价格货值24.02%艺术品暂时进出口保证金,这大大减轻了艺术品展示公司的资金压力。目前该中心已与法国国际巴黎大皇宫手工艺品展览会、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香港等知名国际艺术展开展合作,为参加这些艺术展的中国贸易商提供保税服务。
台北新艺术博览会玩“蜕变”
第三届台北新艺术博览会(Art Revolution Taipei)将于5月3日至6日在台北世贸三馆登场,来自40个国家的254位艺术家、1800件作品参展。本届博览会秉承了前两届“以艺术家为核心、整个展场即为一庞大艺术品”的特色概念,并以“蜕变”为主题。主办方要求每一位参展艺术家至少有一件作品是未曾创作过的题材,或以不曾用过的媒材来创作。另据介绍,本届博览会将有20%展位属于学术性、实验性、前卫性的艺术展示,期使能孕育出如英国达明·赫斯特、美国杰夫·昆斯等极具代表性的台湾当代艺术家。
锦州古玩文化节5月开锣
5月18日至20日,第8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将在锦州古玩城举办。此次活动由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辽宁省文化厅、锦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锦州古玩城等单位承办。活动主题为“游世园 觅古玩”。回流文物、特色藏品等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届时,将有众多回流文物进行展示与交流,还将举行古玩地摊大集、现代字画拍卖和专题展览等活动。
咸阳成为文化遗产日主场
6月8日,我国将迎来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日前,国家文物局对外宣布,本届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城市为陕西省咸阳市,主题为“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据介绍,主场城市活动将凸显全民参与的特点,为此,当地将举办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蛟龙转鼓”展演、“陕西文物之美·乾陵杯”摄影图片展、乾陵博物馆“武则天时代”主题展、汉阳陵东阙门遗址模拟考古现场发掘、文物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
土司遗址欲申遗
日前,湖北、湖南、贵州三省相关负责人齐聚长沙,召开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次联席会议,正式推动土司遗址联合申报世遗。土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主要存在于少数民族,土司遗址是代表中国历史上一种统治制度的实物证据。唐崖土司城遗址始建于元代初期,相沿18代,历时470余年,是湘鄂川黔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土司城遗址。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近日,“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发布,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等10处考古发现获选。此次入围的考古项目中,几乎每一个都让考古界为之惊喜。例如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所见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据悉,该评选至今已持续23届,200余项重大考古成果得到了保护和利用。
隋炀帝陵墓现身扬州
据江苏省扬州市文物局证实,扬州市邗江区于近期发现的两座古墓的其中一座,被确认是隋炀帝陵寝。已经发掘的隋炀帝墓包括墓室、耳室和甬道,长8.2米,宽约5米,只能算中小规模的墓葬,在墓葬内,考古人员发现了铜铺首、玉腰带、铜钱和铁钉等十几件文物,数量虽少,但等级很高。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志”、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等字样,这些信息均与史料记载相符。相关人士表示,两座古墓仍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发掘和考证。
广州闹市发掘万件青花瓷
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数日考古勘探和发掘,在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原大三元酒家地块发现近万件青花瓷器堆积,其数量之多在以往的广州古城考古中极为少见。目前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均为日常生活用器,时代以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为主,主要来自粤东地区窑口,其中也包括不少日本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