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ro/E的冲压复合模具设计探析

2013-04-29徐永礼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模具设计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Pro/E的冲压复合模具设计,首先分析了零件图及加工要求,接着分析了冲压件工艺、确定了冲裁方案,并探讨了复合模具的设计,最后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复合模具结构设计,其中包括冲孔凸模设计、落料凹模设计、凸凹模的设计、用Pro/E进行零件装配四个方面。该模具设计利用了Pro/E的零件设计与装配功能,不仅降低了模具设计的成本,还提高了复合模具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设计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复合模具;冲压件工艺;模具设计;冲孔凸模;落料凹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1 概述

在进行模具设计与加工的实际工作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是CAD/CAM软件,该软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将其运用到实际设计与制造中,不仅能够提高速度,还能够提高效率。Pro/E是CAD/CAM软件当中的具体代表性的一款,其性能良好,功能强大,在模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具有广泛的运用空间。在设计和制造工作中,如果运用Pro/E软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和制造工作,不仅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作量,还显著地提高了设计和制造效率。文章以变压器硅钢片为例,介绍了基于Pro/E的冲压复合模具设计过程,希望能够使人们对这一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对模具设计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2 零件图及加工要求

为了让人们对该软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文章以变压器硅钢片为例(如图1所示),介绍Pro/E在软件设计和制造中的具体运用。设计和制造该模具的材料是硅钢片,厚度为0.5mm。

3 冲压件工艺分析与冲裁方案的确定

该冲裁件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就使用的材料来看,该冲裁件的材料是硅钢片。该零件图属于自由公差尺寸,就冲裁件来看,它有很多很多的小孔,并且孔边距也非常小,由于具有这方面的特征,凸模在受到外力影响的时候,极易发生损坏。

在设计和制造该工件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最基本的工序。如果是运用复合模具,在零件成型的时候,往往只需要使用一副模具就能够达到目的。就整个模具的结构来看,它的结构非常紧凑,精度高,适应范围广泛,能够满足精密仪器的实际需求。此外,该模具适应了批量生产的实际要求,因而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该模具质量良好,压料冲裁不会发生弯曲现象,冲裁件的精确度能够有保证。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是落料冲孔复合模具,既能够保证质量,又能够提高速度,适应了模具生产的实际需要。

4 复合模具设计

设计是复合模具相当重要的工作,对接下来生产制造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相关的要求,做好设计工作,为以后的制造做好准备。

4.1 总冲压力的计算

4.2 冲裁间隙的确定

间隙的确定是设计中相当重要的工作,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如果间隙过大,冲孔件的尺寸就会大于凸模尺寸;如果间隙过小,冲孔件的孔径就会变小。出于这种考虑,在间隙的取值上,必须合理,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按照冲模设计手册的相关规定,在取值上,最小值Zmin=0.06mm,最大值Zmax=0.08mm。

4.3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4.3.1 落料。对该零件来说,它的形状比较复杂,并且料很薄,根据这种情况,在加工的时候,既运用凸模也运用凹模。对于冲裁模初始双面间隙,在取值的时候,应该注意最小值Zmin=0.06mm,最大值Zmax=0.08mm,在落料的时候,应该以凹模为基准,然后再配做凸模。当凹模磨损之后,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分析:尺寸变大为A类、尺寸变小为B类、尺寸不变为C类,磨损系数都是0.5。经过计算,三类尺寸都符合要求,在进行匹配的时候,应该保证双面间隙值在0.06~0.08mm之间。

4.3.2 冲孔。在冲孔的时候,也应该以凸模为基础,并配做凹模。计算凸模刃口尺寸,并做好配置工作,保证双面间隙的合理取值,一般范围应该控制在0.06~0.08mm之间。

5 复合模具结构设计

5.1 冲孔凸模设计

在该模具设计的时候,其关键内容是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凸模的强度与刚度,因此,必须注意以下相关问题,按照以下程序进行设计。

5.1.1 校核承压能力。凸模材料允许的压应

力为:

根据设计要求,凸模的最小直径为3.25mm,大于1.33mm,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5.1.2 校核抗纵向弯曲能力。在冲裁的时候必须限制凸模的自由长度。

凸模的细长部分为12mm,小于25.6mm,满足冲孔抗纵向弯曲能力。具体的冲孔凸模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5.3 凸凹模的设计

首先绘制二维截面,在截面绘制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拉伸,拉伸之后,就完成了基本特征创建。接着选择钻孔平面,按照相关规定,选择中心轴定位方式,指定圆孔的直径与深度,完成工程特征圆孔的创建。最后完成凸凹模的零件创建,具体图形如图5所示:

5.4 用Pro/E进行零件装配

在单个零件设计完成之后,创建新的组件,然后进行零件装配,装配过程中,会显示相关的约束条件:贴合、对齐、插入,两个零件的坐标系重叠。图6是利用Pro/E设计的总装配图。

6 实际应用

模具设计完成之后,将该模具应用于广西恒顺电气有限公司,该模具顺应了变压器厂的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7 结语

总而言之,Pro/E具有强大的零件设计功能与零件装配功能,文章介绍的冲压复合模具设计正是结合了产品的特点,并利用了Pro/E的这种功能,从而设计出了一套复合模具。该设计满足了零件现代设计和制造的实际需求,不仅节约了设计和制造成本,还能够有效地保证模具的精度,减少设计和制造时间,提高设计和制造效率,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吕琳,王正立,欧邦伟.发动机油底壳冲压模具设计[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5):54-55.

[2] 梁允魁,胡元,王长江.基于Pro/E和MasterCAM在冲压模具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11,(1):234-235.

[3] 张永军,韩静涛.冲压模具的多媒体演示系统[J].金属世界,2011,(2):69-71.

[4] 王德鹏.高职冷冲压模具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9):188.

[5] 谭海林.热冲压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及模拟分析[J].模具制造,2012,(11):28-31.

[6] 蒙以嫦.在《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引入UG软件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装备制造技术,2012,(11):234-236.

[7] 孔炎,梁辰,赵蒙,等.汽车端盖零件的冲压模具设计[J].精密成形工程,2012,(6):129-131.

[8] 吴艳花,耿煜,雷俊杰.基于Pro/E的六角垫圈冲压模具设计[J].湖北农机化,2012,(4):61-62.

作者简介:徐永礼(1956-),广西贵港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模具加工及金属材料技术。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Pro/E的开关盒注塑模具设计
行李舱盖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探讨补偿回弹冲压件模具设计的方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高专“模具设计”课程中“课程设计”的设计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基于CAE技术的注塑模具设计
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脚踏板翻边模结构设计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