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经典 且看蔡司“十大名镜头”

2013-04-29王安禾

中国收藏 2013年5期
关键词:鲁道夫蔡司广角镜头

王安禾

几百个光学厂家、上万款摄影镜头,摄影家和收藏家偏爱有别,要从中挑选“十大名镜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在笔者的收藏中,有一些是蔡司摄影镜头。蔡司的名气不需多加赘述,今天介绍的这十款在笔者看来,可以称得上是蔡司镜头中的经典。当然,个人的看法难以避免主观,这些镜头在藏友和读者心中究竟分量多重,希望通过分享来倾听大家的评说。(注:排名不分先后)

普罗塔(Protar)

是1890年蔡司的开创者保罗·鲁道夫设计的第一只无像散正光摄影镜头。其不但开创了摄影镜头的新纪元,也为蔡司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罗塔琳斯(Protarlinse)

诞生于1894年,为两组八片4+4双正光对称式消色差镜头,其设计原理以普罗塔为基础。1901年,一支用在8×10英寸相机上的普罗塔琳斯标准镜头的价格,相当于当时欧洲普通家庭一年的总收入。

普兰纳(Planar)

1896年保罗·鲁道夫研发,第二年投向市场。这种结构的摄影镜头,不但成像品质高,还可根据需要生产大口径摄影镜头、近摄微距摄影镜头。

天塞(Tessar)

保罗·鲁道夫于1902年设计。天塞镜头对球面相差、色差、像散有良好的校正,不仅中心部分鲜明透亮,边角区域的细节也有非常好的表现。它能够鲜明,锐利地重现黑,白,灰影调,使黑色达到了最大密度,有着“蔡司的鹰眼”称号。天塞镜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引得一众公司效仿。

索纳(Sonnar)

1929年,设计师Bertele设计出蔡司索纳,将他早期设计的ERNOSTAR和早期的SONNAR结构做了非常成功的改进,他被称为索纳之父。

标塔(Biorta)

1927年蔡司设计师莫特设计。二战前,标塔的生产量很少,最为珍贵的是为120胶卷爱克山泰66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配置的Biotar 10 cm F2镜头。二战后,标塔只在东德耶纳生产,最著名为Biorta75mm F1.5镜头。

标刚(Biorta)

标刚(Biogon)。在索纳发展基础上诞生于1932年,用于同年生产135旁轴相机康泰时。它即使全开光圈,也能赋予全部的影像范围几乎完美的解析度和色彩饱和度,影像边缘的不失真,桶状变形有非常好的修正。它是世界广角镜头的标杆,一般不配置于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迪斯塔刚(Distagon)

二战后,蔡司研发了迪斯塔刚广角逆焦镜头。即利用光线折返加大镜头后镜片与底片之间的距离,便于单反相机中的反光板起落。

萄普刚(Topogon)

高兹在1926年和蔡斯合并,萄普刚结构是在高茨的hypergon结构上设计的。1933年,其取得专利。同年为航空摄影生产超广角镜头Zeiss Topogon 100mmF6,视角有100度,畸变非常小,分辨率非常高。

泰利-天塞(Tele-Tessar)

由著名光学设计师W.Merte在1921年于天塞的基础上开发的一款中长焦距摄影镜头结构。其镜身短,体量轻,成本低,至今仍然广泛使用,缺点是光圈小。

猜你喜欢

鲁道夫蔡司广角镜头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挑选超广角镜头该看什么?
尼康与ASML、蔡司达成12亿元赔偿协议 以解决专利诉讼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封面故事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安全驾驶进行到底 蔡司×奔驰大事件
浑身“长满”滤镜的手机壳
化解视觉挑战 提升驾驶体验 蔡司驾驶型镜片
——划时而至的驾车新伴侣
22款超广角镜头 横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