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榴中的世界

2013-04-29王活

群文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审美空间艺术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空间设计注重空间装饰形式,甲方在意的也往往是空间的材料和色彩等形式上的内容。但是如今的環境下,人们的审美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强调并追求着更高的生活品质。那么对空间设计的宗旨与内容也重新定义,其中空间的文化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关键词:空间;艺术;文化;审美

一、研究历史背景

(一)空间的装饰提升到了科学高度。以往的装饰可以称为装修,一群会制作的工人师傅就可以开展装饰工作。工地上一阵锤锤打打便是工程的诞生过程。人们都是相互模仿,追求的是是否有顶角线;墙裙有没有处理等形式上的内容。工人很容易的接到工程,并且能够主导受益方的思想,主导着施工。

(二)人们的审美普遍提升。受益方的欣赏水平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而提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上更多的优秀设计作品流入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接受到更多的设计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水平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空间设计的丧失创造性,相互抄袭。空间作品千篇一律,创作成本与抄袭成本相差很大,产生了大量的复制品,复制品没有其独特性。

(四)空间的文化不同于文化空间,不是文化空间的专利。空间设计的文化性不是只有文化空间才有,空间的存在就产生了文化要素,各种空间设计都要加强文化因素的建设。

二、石榴的文化属性

(一)石榴原名安石榴。石榴有许多美丽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天浆等。丹是红色的意思,石榴花有大红、桃红、橙黄、粉红、白色等颜色,火红色的最多,所以留给人们的颜色是火红的,农历的五月,是石榴花开最艳的季节,五月因此又雅称“榴月”。

(二)石榴是中外结合的产物,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被人们喻为繁荣、昌盛、和睦、团结、吉庆、团圆的佳兆,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和独具特色的民间石榴文化,石榴籽粒丰满,在民间象征多子和丰产;

(三)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许是因人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

(四)石榴花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成熟的美丽。石榴花成了古代年轻女子的代称,男子被女人成熟的美丽所征服。

三、空间设计的文化内涵

(一)空间设计要像石榴文化一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多元化已成为今天信息时代设计的主流,但在当前“多元化”的背后,不是百花齐放的繁荣,而是各行其是的芜杂,新颖时髦的词汇掩饰不住模仿的痕迹,任何空间设计都有其地域性、时代性等特定的文化属性,设计创作是要充分发掘属于这个空间的文化内涵,有内涵寓意的空间作品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空间布局中各空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空间设计要像石榴多籽空间一样,空间的结构虽然很复杂,但是空间层次清晰,脉络明显,给人空间节奏上的韵律感。在空间大小、包含等形式上加以协调,最后给人空间中的赏心悦目的享受。平面功能的规划,在日常生活用中密不可分的,设计师水平的高低、空间设计的优秀与否就在此体现,空间的利用率,空间通行的方便性,空间功能的使用性,是在这个环节上体现,设计师的构思在此可以初露端倪,没有好的平面规划,势必都会出现缺失,丧失生活中必要的功能。

(三)空间构成形式的色彩文化。石榴给人热情、浪漫就是因为它鲜红的色彩。那么空间氛围的营造来源于空间色彩的运用。设计师贝希表示,色彩可以塑造空间,也可以分隔空间。墙面的颜色能影响房间的氛围,浅色的墙面让房间有开阔感,显得清爽。深色的墙面让房间有紧凑感,更亲切。很多时候,可以利用色彩的特性,如用同样明度的不同颜色,从视觉上把一个大区域分成两个或更多独立的区域,为每个区域制定不同的色彩主题。这样的话你不需要隔断,就能分隔出不同的空间,节省更多空间。

(四)从色彩到空间设计的本质。设计的本质就是合理的规划空间功能,使人达到精神上的享受。空间设计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色彩等炫耀的因素上,而是要回归到本质。

(五)空间材料的文化品味。空间设计到空间成型,对装饰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是空间设计成功的关键。针对空间复杂的层次关系,材料的面积和数量要有主次之分,材料的运用要切合空间文化内涵。比如,主题为爱情的情侣餐厅,选择材料的质感就要尽量柔和,像不锈钢等过于刚性的材料都会给空间文化带来破坏,那么在运用这些刚性材料时就要做好材料的二次修饰,运用曲线等弱化刚性的感觉。

(六)空间信息交流的文化性。空间有功能性的要求,不同的空间功能对信息的处理是不一样的。比如办公空间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就是要保持畅通,我们可以借鉴石榴的信息处理系统,做一个仿生学研究。空间的主次要找到,然后从主导的核心空间出发,向次要的子空间发散进行,各个子空间也增加联系,让信息形成一个隔阂的文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日)宫宇地一彦.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德)劳埃德.建筑设计方法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活,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科技学院教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审美空间艺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纸的艺术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