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海珠区书画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考

2013-04-29刘昕

群文天地 2013年5期
关键词:海珠区书画艺术书画家

刘昕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书画资源是指一切与书画相关的可开发利用的元素,其不仅限于书画作品,还囊括了书画名人名家,书画的展示场所,书画艺术家的故居、纪念馆,书画艺术高校、培训基地,书画艺术产业等,范围非常广泛。由于书画艺术的历史悠久,我国对书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一直比较重视,尤其是近些年,国家对于文化的发展力度不断加强,使书画艺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广州市海珠区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拥有十分丰富的书画资源,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保护这些书画资源,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海珠区书画资源的概况及保护现状

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其岭南水乡的优美景色吸引了众多书画家,书画资源丰富,素有“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

历代出身或曾居住在海珠区的书画家人数众多。清末便有岭南画派的始祖、隔山画派的创始人居巢、居廉,超然画派的杨永衍、蒙而著等,近代有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等,现代有关山月、黎雄才等,当代更是人才辈出。除了书画家之外,海珠区还有很多书画名人的故居、纪念馆,如居巢、居廉的故居十香园,何香凝与廖仲恺曾居住过的双清楼,岭南画派纪念馆等。此外,海珠区还有广州美术学院等书画艺术高校和培训基地。

近年来,海珠区的书画艺术不断的发展,对于书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不断加强。完成了二居故居十香园的一期修缮保护工程,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十香园纪念馆,成为海珠区书画艺术交流的一个平台;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广州岭南书画艺术节”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复赛,得到了海内外众多书画家的支持和参与;启动了“国家级生态村”小洲村的景观整治工程,吸引了一大批书画艺术家进驻其中,等等。这些工作充分体现了海珠区作为岭南画派发祥地与“广东省民族民间(书画)艺术之乡”的实力,同时展示了海珠区书画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优秀成果,为海珠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书画资源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海珠区的书画资源在近年来得到保护、开发利用,但是利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资源分散,保护利用程度不均

海珠区有非常丰富的书画资源,但是资源比较分散,管理方面也分属不同机构,除属于海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外,有一部分属于教育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管理,在区文广新局内部,有些也分属博物馆或者文化馆,没有一个专门的负责书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部门之间相互不统属,在资源的整合、维系、调动与协调利用之间就存在了比较大的难度,也造成了保护利用的程度不够均衡,甚至有些不够被重视,例如十香园纪念馆是最近两年才修复建立的、双清楼的修复则刚刚开始着手、而黎雄才和关山月故居更是鲜有提及,这使得承载书画的历史资源得不到发挥,也就无法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书画家来到海珠区。

另外,海珠区没有一个专门负责书画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管理机构,这使海珠区的书画资源流动性比较大,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尤其是不能很好的维系一批岭南画派的大师,很多书画家们反而对东莞可园等地更感兴趣,对于海珠区这个岭南画派的发祥地来讲,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展示手段单一,不能够吸引社会的关注

目前,海珠区对于书画资源的展示,主要是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形式比较单一。展览的优点在于其够直观,观众可以直接的欣赏到书画的美感。但是,这种临时的书画展览,往往只是书画作品的简单陈列,并不一定能突出书画的特点,也没有专业的讲解队伍向观众进行讲解介绍,观众看展览往往是走马观花,体会不到书画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也不了解书画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书画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展览是比较大众化的展示形式,全国各地、每个书画家都可以用这种手段展示作品,每年国内的书画展览数不胜数,所以,单一的展览形式并不能突显海珠区书画资源的特色,也就造成了对观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不够,不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如何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展示海珠区的书画资源,突出海珠区独有的特色资源,提升社会影响力,使书画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教育功能突显不足,发展不均衡

书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代代传承是其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以教育功能是书画资源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如何能更好的发挥书画的教育功能,也是书画能否更好发展的关键所在。海珠区的书画教育功能在现阶段来说,体现的不够突出,发展比较不均衡。海珠区有广东地区最优秀的美术院校———广州美术学院,主要是培养高校人才,广东地区甚至华南地区的美术爱好者都心向往之,而出自广州美院的艺术人才也受到相关行业的青睐。但除了广州美术学院外,海珠区就鲜有专业型的书画教育院校,尤其是中学,更缺乏对书画教育的培养。这样,在书画教育上就出现了比较大的断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的艺术培养应从小抓起,并要能持之以恒,海珠区在这方面明显存在这不足。

此外,在海珠区的一些书画展示地中,很少开发青少年的互动项目,不能吸引青少年到馆参观学习,这样,就不能使更多的青少年受到书画艺术的熏陶,对青少年的素质发展造成缺陷。

三、对海珠区书画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在提倡文化大发展的今天,书画资源的保护利用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海珠区对于书画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跟上文化大发展的步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海珠区书画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

(一)对海珠区书画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发掘和整理,做好总体规划

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海珠区对区内的书画资源进一步展开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整理,特别是在对历史上出身于或曾经居住在海珠区或到过海珠区的书画名人名家、名家故居、书画家的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以两次普查的数据为依托,面向社会征集相关文史资料及书画作品,并组织专门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鉴定和评估,建立完整的档案和相关数据库。

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书画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近、中、远期总体规划。并争取把总体规划纳入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在规划的指导下,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建立完备的书画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

(二)对书画资源重新进行整合,突出重点,打造海珠区书画资源的品牌和亮点

海珠区的书画资源内容丰富,但是相对比较分散,没有重点和中心。要发展书画艺术,必须要打造品牌,突出亮点。十香园是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又是广东省近代最早的美术教育基地,在海珠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的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十香园纪念馆自2007年开馆以来,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书画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海珠区可以以十香园为品牌,重点发展,以此为中心,打造岭南书画艺术园。目前,十香园修缮保护(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工,二期工程即将启动,而周边三万六千平方米的修建性保护规划已着手设计。在未来的规划中,十香园纪念馆将以建设“岭南书画艺术大师的成果展示地,当代书画名家的艺术创作地,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培养地,广大市民文化休闲的旅游地”为目标,并以十香园纪念馆作为研究岭南书画艺术和维系海内外书画艺术名家的核心,将十香园及其周边地区打造成岭南书画艺术园,使其重新成为广州市乃至整个岭南地区书画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三)开辟书画资源保护管理的新途径,建立完整的保护、开发及研究体系和相关管理机构

海珠区现存的书画资源保护利用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享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现有的私人收藏家和书画爱好者人数众多,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动这些民间力量参与到书画资源的保护当中去,不仅吸纳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可以扩大书画资源的保护范围,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例如2008年,十香园纪念馆便在区政府的促成下,动员省内的一个大企业董事长向纪念馆捐赠了两幅居廉的真迹,另外由于其影响力逐步扩大,香港的著名私人收藏家也主动捐赠了一幅居氏后人居曦的作品。这些都大大显示了社会民间力量的可发动性和可吸收性。为了更好的吸收社会力量,还可以成立相关的书画资源保护基金会和管理机构,将书画保护基金的捐赠和使用情况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可以使社会资金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参与其中,对书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大有裨益。

书画艺术是中国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代的很多艺术形式也都是书画的衍生,保护利用好书画资源,传承书画艺术的重要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忽视了书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就有可能造成文化艺术发展的缺陷。只有重视、加强对书画资源的保护利用,才有可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才符合我国文化大发展的总方向。所以,对书画资源的保护利用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

参考文献:

[1]沈毅玲.诏安书画资源产业化模式探讨[J].东南传播, 2010(6).

[2]沈乾生,陈惠强.从书画资源到书画产业[J].闽南日报, 2009(5).

[3]杨垒.装裱与保护历史书画遗产[J].东南文化,2000(11).

[4]赵杨.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5]董雪梅.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6]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

[7]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海珠区书画艺术书画家
比臭大赛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中华书画家》征订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四)
书画家要力戒“三气”
书画艺术殿堂学生作品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2015年会胜利召开
伍文胜书画艺术